如何讓我們的未來美于夢想?這是我看完《聽丁小平先生講課二三事》之后引發的問題。
我們都對未來有十分強烈的憧憬,比如希望有一段純粹、真摯的愛情,希望能有一個和睦、溫暖的家庭,希望能有一份讓自己不再為房、車而擔憂的工作……然而卻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或大或小的憧憬多破滅了,我們不再容易那么動情,我們的心漸漸變得冰涼,我們逐漸地忘記了曾經的夢想,不得不面對現實的一地雞毛。
是的,讓自己的現實或者未來盡量接近一點夢想已經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談讓我們的未來美于夢想了。然而,這篇文章的作者卻談到“我們祝福他人的時候往往會說:‘愿你的未來美于你的夢想!’然而有多少人能夠如愿呢?我想自己應該算是一個。”那么作者是如何辦到讓未來美于夢想的呢?我想,答案就是選對了人生方向,跟對了人。所謂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如果我們選擇了錯誤的道路,越是努力勤奮,結果也就越糟糕。
關于丁小平老師,網上曾有大量的在我看來是誹謗的質疑。比如質疑他北大教授的身份,這種質疑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直接去北大相關部門問一下就能清楚的事兒,卻通過質疑來混淆視聽,貶低一個人,這是很可恥的。如果能拿出一些“查無此人”的文件,那么就完全用不著質疑了。比如關于其學術成果,只是以一句“民科”來否定一切,而不愿意就其研究進行學術討論,這也并非是求真的態度。
我也曾和丁小平老師有一些接觸。印象比較深的是他遇到問題時表現出來的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比如他曾和一些學生在河邊干活,當時工程量比較大,任務也比較艱巨,大家心里畏難了,丁老師看到這個狀況,說了一句“老子的尊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堅持帶著大家一起去把任務完成了。后來看到丁老師寫的一些人生感悟,里面也提到了“任何時候悲觀都是沒有依據的,只要善于謀劃,一切都是幸福和樂觀的前提。” “只要時間和空間沒有限制死,任何東西都不是最后結果。”等,這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激勵著我前行。
丁老師也有著一顆純粹的關愛學生的心。記得2017年的夏天,我們一群同學在一個小村子里辦了一個夏令營,丁老師過來給我們講課。他講了一上午的課之后,中午休息的時間到了,同學們都各自吃飯,放松與休息。這時有同學去問丁老師問題,丁老師就在講臺上,十分熱情地解答同學們一個一個的疑惑,飯都沒有顧上吃。
丁老師對做研究也有著極大的興趣。在這個專業分工十分細化的時代,很多人挺難想象一個人能掌握好幾個學科的知識,但這是現實存在的。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沒看到,就否認其存在。關于其學術成果,《丁小平的學術思想及其啟示》一文中有較簡練的概括。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我想,這樣回顧下來,也就能更容易理解作者為什么說他的未來美于夢想了。
相關鏈接:
《聽丁小平先生講課二三事》:https://zhuanlan.zhihu.com/p/336957624
《丁小平的學術思想及其啟示》:https://zhuanlan.zhihu.com/p/3307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