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理解和寬容營造和諧溫馨的師生關系,樹立班主任的良好形象。
教育的許多問題根源于師生之間的關系,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讓學生安心學習,教師盡心施教。高中學生雖說比初中生更為成熟穩重,但其性格特點主要為不甘寂寞,喜好交際,渴望刺激和冒險,情感仍易于沖動,想法也較成年人容易偏激。大多數老師其實對孩子是懷著愛和關心的,但欠缺用一種恰當的交流風格來表達出他們的愛和關心,常體現出一種“我才是對的,你必須聽我的”的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不能容許學生對自己有絲毫的反抗。或是偏愛好學生,忽略甚至歧視后進學生。而敏感的學生則往往會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語而對老師有成見,個別甚至會因此而對該老師任教的學科產生厭學情緒,成績一落千丈。有些學生的自尊心是很強的,曾聽說過有學生因為老師在忙得團團轉的時候對他說了一句“你上課的時候怎么沒聽課,下課了又來問”,他從此再不向這位老師請教任何問題了;也曾聽說過有位老師批評學生“你怎么盡跟這些落后的同學交朋友,自己也跟著落后了”,從此鄙棄老師的為人,認為老師對班中同學缺乏愛心。師生之間的情感是通過學習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累積而來的,為師者不可不慎獨,謹防“禍從口出”,既使自己的形象受損,又對受教育者產生巨大的心靈沖擊。
如果出現師生關系緊張,教師首先要從了解學生做起,改變單邊思維模式,嘗試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明白到學生是成長中的個體,有很多思考不成熟的地方。而教師自己雖說比學生有更多的話語權,也不一定就是全對的,要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質疑的權利和一定的自主空間。記得在高考前一段時間,我因生病請假了幾天,上班后發現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放松了,認為自己復習了這么久,學得差不多了,學習時間明顯減少,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這一段時間年級提供給班級選擇的文體活動都比較多,有些同學心思散漫,向我提出利用當天的自習課安排集體唱歌娛樂活動,我基于他們的表現一口拒絕了。當時有部分同學情緒很大,有位性格潑辣的女生還當場破口大罵。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第一反應是十分生氣。但當我冷靜下來,我知道不能向學生發火,因為這樣做無濟于事,處理不好反會影響備考情緒。另外,我也反思自己的出發點雖好,卻過于獨斷,是否抓得過于嚴格,會否欲速而不達?于是,我想辦法將活動調整到周末,讓班干部告訴學生在周末放假前才進行放松活動的理由,并找來那位女生,懇切地告訴她我這樣做的原因。我及時說出了
自己的看法,同學們理解了班主任反對的理由,而且我也做出了更為合理的安排,既沒有耽誤考試,也讓他們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師生之間就這樣達到了有效溝通。由此,我明白到,真正的溝通絕不是一種單方的意圖,而是教育者發出的信息被受教育者真正地接受。關鍵時候,作為教育者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可過于呵責,而應該在對自己有成見的學生面前表現出理解和寬容的一面,表現出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風度,虛懷若谷,心中能容得下每一位學生,容得下學生對自己的批評和指責,如春風化雨般去感化學生,贏得學生對自己最終的認同。
二、以冷靜和旁觀的姿態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建設團結的班集體。
首先,是強化和諧氛圍,讓學生學會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制造問題。面對學生之間的糾紛和種種心理問題,教師應展現幫助的態度,并給予有益的幫助,而不要為學生去判斷孰是孰非,以免造成彼此不服氣。班中的新疆學生因為遠離家人,長期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中,視野不夠廣闊,彼此之間難免會較本地生宿舍更多一點摩擦。其中有一個女生宿舍的個別同學,自高二以來就有一些爭執,進入高三以來,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加,小糾紛也就升級了,一些生活小事也成了引發矛盾的導火索,甚至有一位女生提出了調換宿舍的要求,要求老師為她主持公道。這時如果我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態度,問題可能暫時平息下來,卻不能得到根本解決,倘若矛盾在高考前爆發,后果就很嚴重了。我吸取了高二時因為學生向老師爭寵而引發矛盾的教訓,沒有過度介入事件之中,不置褒貶,而是承認雙方學生的感受,分別要求她們學會忍耐,不要反擊對手,避免公開爭論,減少摩擦和挑釁;最后,找到她們都信任的學生干部,讓她們坐到一起,互相交換意見,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我還找到了她們彼此的朋友介入勸解,事情很快就平息了。在事件中,當事人學會了自我克制,寬容和諒解他人,處理事件的班干鍛煉了調解矛盾的能力,而班主任也相對比較輕松地置身事外,靜觀其變,避免了泥足深陷,影響正常的管理工作和備課計劃。
其次,是恰當點撥,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真誠做人。宿舍生活中,有因為同學打鼾導致失眠而苦惱的,有因為性格孤僻而受到孤立的,有因為言語沖突而悶悶不樂的……班級學習中,有因為別人成績突飛猛進而嫉妒不已的,有因為好友不肯為自己講解習題而火冒三丈的,有因為他人咳嗽影響自己而引起口角的……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些都是些小事,但小事處理不好,年輕人血氣方剛,睚眥必報,便會成為大事。而班主任不是消防隊員,不可能事事都介入,這時教師平日的引導和同學之間的輿論所起的作用就相當大了。我提出了一個處理問題的總原則,就是要求所有同學在處理問題時,都要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再以對方可能有的思維方式寫下他對自己的看法和可能有的感受,仔細斟酌然后再采取行動,不要以為自己都做對了,別人都是錯的,采取行動時想想這樣做的后果,多點反省自己愿不愿意別人這樣對待自己。平時相處時,學會使用接納性的語言,如“我有些地方做得也不好”、“我相信你能夠……”、“讓我們好好談一談”之類,盡量不使用主觀性、拒絕性的語言如“你錯了”、“我不會相信”、“你到底想干什么”之類。
此外,還要培養能為班主任排憂解難的班干部隊伍。我懇切地提出班干部和朋友對于身邊同學的糾紛不可視而不見,而要積極參與調解,幫助他們糾正認識上的偏差,必要的時候可求助老師。高三一年,由于教師的多次教育和學生之間的自我教育,我們班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在這樣的班集體里,每位學生都得到了成長,新疆女生相安無事,畢業時全都相擁落淚,依依不舍,本地同學和新疆同學之間更是執手相送,難分難舍。彼此幫助,自我約束,給自己,也為他人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共處時光。
三、以自主管理和集體活動讓學生找到班級歸屬感,化解壓力,充分備考。
高三學生心理壓力較大,抑郁、焦慮的軀體化癥狀均高于高一、高二學生,過長的學習時間、沉重的心理壓力,使他們為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學而煩躁、擔憂、沮喪、消沉,個別同學甚至會因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嚴重損害心理健康。這個時候,班級的勤奮向上的學習風氣,宿舍的放松的生活環境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健康的成長來自他們對自身所處世界的信任和參與。所以,高三以來,我嘗試著為全體同學營造一個刻苦備戰高考的學習氛圍,與此同時,讓學生對業余時間進行自主管理,并利用班會課、體育鍛煉等集體活動轉移他們對自身學習狀況的關注,學會放松和調整身心狀態。
備戰高考,我們班是最早進入狀態的班級之一。我充分利用了學生剛進入高三的最佳激勵時機,請來了上屆能說會道的師兄師姐為大家傳經送寶。上屆考上一本的馬媛媛同學將自己的高三經歷娓娓道來,極富感染力,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一節課的班會課上成了兩節,同學們紛紛提出對高三學習生活的疑問,咨詢學習方法,馬媛媛同學同學則來者不拒,有問必答,為我們班開始高三學習生活打響了第一炮。此外,我和班干部們每天利用板報和標語進行宣傳,定期更新關于高三的勵志文章和學習經驗介紹,每周利用班會進行思想動員,安排學生對高三進行自我設計,到月末分組討論,班經交流學習策略和心得體會,對自我的學習狀況進行總結反思。班中定期評選學習之星,樹立勤學榜樣,并讓這些同學現身說法,談理想,談志向,談感受,最終帶出了濃郁的學習氛圍,讓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始終高漲。
但只談學習的高三,必然是枯燥乏味,缺乏長久的戰斗力的。作為班主任,千萬不可忽視體育及其它課外活動,如校動會、球賽、文化藝術節等,應及時制定一個合適的實施計劃,它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習目標的實現也極為有利。體育及課外活動中學生表現出的積極進取、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學習中同樣需要。我們班在班際拔河賽中實現了最初看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橫掃文科班,沖擊理科強班,全體同學由此熱血沸騰,空前的團結,表現在學習中則為加倍的自信和投入。尤其是一些成績落后的同學,在一次次參賽獲取的勝利中受到了啟迪,學習更為自覺和刻苦,成績也隨之突破學習瓶頸,而成績提升了,學習勁頭也更大了,竟因此進入良性循環階段。我放手將班會課交給班干部,讓他們自己設計一些有益的班級小競賽,游戲活動,讓全體同學充分參與,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這樣的活動,班主任和班干部如果能及時總結提煉,對表現突出的同學和有需要提振士氣的同學加以表揚,并指出這些精神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號召學生把這種精神遷移到學習中,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樣的活動中,班主任要留心觀察每位同學的表現,提示主持活動的班干部要讓性格孤僻和自卑的同學都有參與的機會,并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實力,展示自己的特長,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在班集體中找到自己的座標。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自然界講究生態平衡,班集體也自有其相對穩定的學習生態環境。高三班主任的責任就是為學生創造有效的學習生態環境,讓學生在其間既能夠養精蓄銳,休養生息,又能夠銳意進取,沖關折桂。擔任高三班主任的這一年,有很多失敗的教訓,也有不少成功的實踐。“經驗 反思=教師的成長”,這一年啟迪我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要有愛心、責任心、寬容心和大智慧,精心呵護學生的成長,細心為學生的成功鋪路,用心激揚學生的青春意氣,為學生獲取最終的勝利果實竭盡心智。為此,我將繼續努力。
七星客 譚慶娟老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