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經診斷,應給予合理的降糖方案,近期可減輕或消除糖尿病癥狀,預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高血糖狀態等急性并發癥的發生;遠期可減少或延緩心腦血管疾病、失明、截肢、尿毒癥等慢性并發癥的發生。
那么,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治愈呢?
糖尿病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降血糖是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措施。通過合理的降糖治療,多數患者可將血糖控制在目標范圍。血糖達標穩定后,雖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糖尿病卻未治愈。這是因為血糖升高僅為糖尿病的癥狀,并非糖尿病的病因,一種疾病是否能治愈,主要取決于能否根除其病因。
糖尿病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胰島素抵抗或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
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早期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此階段血糖升高的原因為肝臟、肌肉等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導致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由于病程短,胰島β細胞功能尚好,因此通過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等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近期無需藥物降糖,但需長期堅持。部分患者血糖可長期達標,但部分患者血糖可逐漸升高,因此即使生活方式干預已將血糖降至正常,也不一定能治愈糖尿病,需定期監測血糖,觀察病情變化。
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是多數患者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胰島β細胞的主要作用是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一旦發生損傷或破壞,幾乎不能逆轉,且損傷可進行性加重,從而導致血糖逐漸升高。因此糖尿病一經診斷,幾乎達不到治愈的預期。
早期可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口服降糖藥降血糖;隨著病情的發展,降糖難度會逐漸增大,需要多種藥物聯合降糖,從一種降糖藥到兩種降糖藥,再到三種降糖藥,以致最后需要胰島素控制血糖。
雖然糖尿病不可治愈,但合理的降糖治療可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風險。血糖達到16.7mmol/L會增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血糖達到33.3mmol/L會增加高滲高血糖綜合征,血糖控制達標的患者空腹血糖多低于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多低于10mmol/L,因此通過合理降糖且血糖控制達標后很少發生急性并發癥。
慢性并發癥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重點預防的疾病,由于終末期慢性并發癥可增加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因此合理的降糖治療可延長糖尿病患者的壽命。
綜上,糖尿病一經診斷,幾乎無法達到治愈的目的。雖然不能治愈,但通過合理的降糖方案,可減少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可適當延長壽命;如果糖尿病未給予合理治療,病情會呈進行性加重,血糖會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并發癥的發生風險也會逐漸增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