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馬大夫:95后年輕小伙腦出血,腦出血已不再是老年人專屬
“長期吃藥是老年人的事兒,我自己還年輕著呢!”
每當家人勸小斌去醫院就診,進行規范治療與用藥,小斌都會以此為說辭拒絕就醫。
小斌今年剛剛25歲,但卻已經患上高血壓3年多了。因為家族里的直系親屬都有高血壓,所以,小斌的高血壓有明顯的家族史。但是小斌一直覺得自己年輕,并沒有把自己的高血壓當回事,平時也不吃降壓藥,生活習慣也不注意,每天熬夜打游戲,啤酒燒烤都是常有的事。
本以為自己就這樣一直會受到老天的“眷顧”,怎料近日的一天早上,小斌在外辦理業務時,突然感到乏力,隨即站立不穩,癱倒在地。一旁的工作人員立即撥打120送往醫院。到達醫院時,小斌已經完全喪失意識,呼之不應,醫院通過緊急查頭顱CT,確診小斌是突發“左側基底節區腦出血”,出血量高達60ml。來院時的小斌,血壓一度高達268/140mmHg,這一血壓值,驚呆了在場的所有醫生,正常人的血壓值一般不高于140/90mmHg,而小斌的血壓卻遠超過這個“安全范圍”!醫生緊急為小斌施行了微創的“神經內鏡下顱內血腫清除+顱內減壓術”,清除了腦內血腫,減輕了顱內腦組織受壓的情況,阻止了腦腫脹導致的腦內高壓情況發生。經過近2個小時的手術,小斌終于脫離了危險。經歷了九死一生的小斌,再次醒過來看到親切的家人,感到很后怕,自己才25歲,為什么會得腦出血這種“老年病呢”?同時也開始痛定思痛地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有哪些不良之處。因為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血管硬化、脆弱。氣溫變化、情緒激動時,最容易發生腦出血。但是,近年來,很多慢性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這些以往的老年病,越來越年輕化。年輕人患上高血壓腦出血,很常見的原因是,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年輕,身體扛得住,不當回事,從而不規律甚至拒絕服用降壓藥,生活上經常熬夜,飲食上經常吃高油的外賣,由此導致血壓控制不理想。此時,一旦遭受額外刺激,或者突發意外,或者是身體過度疲憊、精神過度緊張,都很容易引發高血壓腦出血。
甚至有的年輕人,概念里就覺得高血壓這種病離自己很遙遠,有時候,已經有癥狀了,但從來也沒有往高血壓上聯想,一直也沒有及時就診、及時治療,哪天突然腦出血了,去醫院搶救,才得知自己有嚴重的高血壓。高血壓病,沒有感覺并不表示沒有危險,一旦忽視了,等有嚴重癥狀時,往往已經來不及。很多患者沒有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就自認為高血壓好轉而停藥,甚至不服藥。其實,患者即使沒癥狀,一旦確診是高血壓,也應該規范服用降壓藥,不可隨意停藥。一般情況下,高血壓是需要終生服藥控制的。針對高血壓腦出血年輕化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要重視高血壓防治,血壓過高的人十分容易出現腦部血管爆裂的情況,因此平時要按時體檢,如果出現高血壓要及時治療。其次就是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最好能戒煙戒酒,健康飲食,規律生活,保持心態與情緒的平穩。最后一點就是控制體重,肥胖人群容易出現代謝異常,容易導致高血壓和多種慢性病。立秋之后日夜溫差變化較大,天氣開始逐漸變冷,又到了心腦血管疾病多發的季節,高血壓患者要更加注意防范,才能有效預防腦出血等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