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學嘗試教育科學研究院 / 邱學華
談完口算談筆算。
小學數學教材對計算教學改革的總趨勢是“重視口算,加強估算,簡化筆算”。有些人對這句話理解有偏差,以為簡化筆算,就可忽視筆算,甚至取消筆算,說什么計算器能做的事,就不要學生做了。
筆算在小學數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小學生用1年半時間學口算(包括20以內加減法,表內乘除法),用4年多時間學筆算(包括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筆算一般是指列出豎式,書寫計算過程的計算,它便于學生掌握四則運算的概念和運算法則,便于檢查錯誤,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
簡化筆算是指刪去過于復雜繁難、實用價值又不大的內容。以整數四則運算來說,過去有四個循環圈:百以內、萬以內、億以內、多位數;現在只有三個:百以內加減,萬以內四則運算、億以內四則運算。加減法最多是四位數加四位數,乘除法只學到兩位數乘和兩位數除,刪去了用三位數乘和用三位數除。這樣既精簡了教材,又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由于涉及的內容太多,本文主要談筆算加減法中的難點問題及其解決辦法。目前,筆算加減法教學中,學生對算理和法則的掌握問題不大,問題在于學生計算速度太慢,還經常會出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20以內加減法沒有過關,還停留在湊十法和破十法階段。教師可使用加法口訣來解決。
這道三位數加三位數算式,分解以后就是3道20以內加法。如果學生還用湊十法來算,9+7=9+1+6、8+6=8+2+4、7+5=7+3+2,不但思維環節太多,影響速度,稍不留心還會發生錯誤。如果學生用口訣法,僅用3句口訣:九七16、八六14、七五12,不僅減輕了學生的思維負擔,還會算得又快又準。
為了提高減法的正確率和速度,我們可以采用加法口訣做減法。20以內退位減法就是用加法口訣來想加做減的,筆算減法也用這個方法,前后就一致起來。這種思考方法比較簡明,并能大大提高計算速度,減少差錯。
這道筆算減法題,分解以后就是3道20以內退位減法題。如果學生用破十法思考,個位5不夠減向前一位借1作10,15-9,先用10-9得1,再加上原來的5,得6。這樣的思維過程要做3次,一會減,一會加,又要考慮退位,思維環節太多,會造成學生顧此失彼,既影響計算速度,又會經常出錯。據統計,這類題目在四則計算中,錯誤率較高。如果采用加法口訣做減法,想加做減,例2用3句加法口訣就解決了。思維過程簡潔明了。
基于此思路,以后筆算乘除法過程中用到加減法時,也是應用加法口訣,這樣就把四則運算全統一起來了。
進位是筆算加法的難點,學生錯誤較多。教學初期,教師必須運用直觀的方法使學生理解進位的意義,掌握進位的方法。為了防止錯誤發生,各國小學數學課本都在豎式中采用一些助記的辦法。如表1,
以上這些方法都不理想,或影響速度,或容易混淆。特別要指出的是,這些進位方法都是“后加法”,十位上兩個數相加以后再加個位上的進位數。如例1,先算8+6=14,再加上進位數14+1=15,因為先算8+6=14,從而使進位的思維暫時停頓,所以容易把進位遺忘,造成差錯。教學研究表明,采用“先加法”,既能減少差錯,又能提高計算速度。
先加法:
“先加法”把進位數直接加到下一位的第一加數上,保持進位的思維連續性,也就不會把進位數遺忘了。這樣既避免了漏加,又能提高計算速度。這是解決進位難點的好方法。
提高筆算加法的正確率和計算速度的關鍵,在于熟練掌握加法口訣,應用加法口訣計算,每一步只說最后得數。
掌握并運用“先加法”進行進位加法運算,不論其位數多少,都能迎刃而解。
退位是筆算減法的難點,特別是連續退位的減法,計算步驟和思考過程復雜,錯誤率較高。20世紀80年代初,我進行口算量表研究時發現:錯誤率最高的竟是減法。為了防止錯誤,教師采用了多種助記法。國內外小學課本中有如下4種助記法,如表2:
由于連續退位減法思維過程比較復雜,學生初練時可以用上點式記退位點的辦法,幫助記憶。最好用加法口訣,想加做減的辦法。
經過實驗研究,我們上面這種方法比較理想,這樣思維過程簡捷,既能減少錯誤,又能提高速度。這里,加法口訣的熟練運用至關重要。
退位減法中最難的,是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退位的思考過程更復雜。下面舉一例,用常規的方法計算:502-269=233。
上面的思考過程太復雜,既麻煩又容易發生差錯。下面介紹“一次借清”的辦法:
這種“一次借清”的退位方法,縮短了思考過程,50借1改成49,500借1改成499,說理簡明,特別對于理解困難的學生來說比較容易弄清楚。這是我同實驗教師共同發現和驗證過的。
這種“一次借清”的方法,打破原來的逐位退位的傳統方法,拓展了學生思路。如有一次做連續退位減法時,有一個學生還想出如下新方法:
這位學生在“一次借清”的基礎上,又用上“先減后補”的辦法,個位2先減去后補上,再加上1,這個1,是5000改成4999減去的1,使算法更方便。從這例可以看出,計算教學中也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精神。
小數加減法教學中,既要突出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一致性,又要讓學生注意兩者不同的對位法。整數計算中,相同數位對齊的方法是把末位對齊(也就是個位對齊)。而小數加減法中,相同數位對齊的方法是把小數點對齊(實際上是借助小數點對齊做到個位對齊)。教學中教師還必須進一步指出,雖然兩者有不同的對位法,實際上都是把個位對齊。
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一樣,進位與退位問題也是難點,解決的辦法同前面介紹的方法基本相同,這里不再重復。小數加減法所特有的困難,主要是小數位數不同的計算。解決的辦法是初學時,教師啟發學生利用小數的性質,把它們寫成小數部分位數相同后再計算。例如:
綜上所述,本文有3個亮點:第一,用“先加法”解決進位的難點;第二,用“一次借清法”解決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第三,在筆算加減法中熟練運用加法口訣是減少錯誤,提高速度的妙法。在前面20以內加減法教學漫談中,我反復強調熟記加法口訣的重要性,現在在筆算加減法中又顯神威,后面筆算乘除法中將會更加給力。只有20句的加法口訣背熟了,竟有如此大的作用,為什么不用?各年級的數學教師都可以補上這一課,花半小時教一下加法口訣,再花幾天時間讓學生在課外自己練習一下,就能掌握這個“神器”,提升學生的運算水平?!?/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