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公司的名義購買。我今天還特意去咨詢下這個事情,也找了些資料分析了,以公司名義購買看上去是這次限購政策沒有堵上的“漏洞”,實則是普通投資者難以去操作的購房方式。以公司名義購房,除了每年要繳納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以外,公司購房的其他稅收都要比個人的名義高,而且還不是高一點點,成本太高。不僅如此,以公司名義購房購買、轉讓手續繁瑣,風險也很大,因此,即便是理論上講公司購房成立,但實際一算,估計很多人都要放棄了。
二、目前,全島限購的是商品住房,不包括寫字樓和商鋪,因此,如果買不了商品住房的話,其實也可以考慮商鋪和寫字樓。
三、以租代售。目前海南某個知名的地產商已經推出了這個模式,不過這個模式某知名地產商在北京也曾用過,被叫停了。同時,這個方式時間跨度太大,風險難以把握。
四、跟開發商先簽訂購房合同,付款以后,將社保掛靠到一個公司,繳滿兩年社保以后,再申請備案,辦理不動產證。同樣的,存在著風險,畢竟兩年內發生什么樣的政策變化,開放商出現時什么狀況誰都沒有辦法預料。
五、根據限購的要求,自己先交納社保,達到購買條件以后再去購買。其實目前的這個情況,能拿出來賣的未必是好的房源,限購的恐慌讓外地投資者饑不擇食,只考慮投資,沒有考慮風險,急匆匆選一個房子,那與其這樣,還不如先交兩年社保,滿足了條件再出手,目前暫時看看形勢再說。
我是海南街怕達人,關注海南發展,提供海南資訊,喜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