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毛婷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后
父母都希望自家娃能擁有大長腿,出色的身高不僅能為外貌加分,對以后工作擇偶都有很大影響,但孩子能長多高其實取決于骨線啥時候閉合,萬一錯過閉合前的最后機會,孩子的身高就回天乏術了。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關于骨骼線
1、什么是骨骼線?
這是指長干骺端與骨骺中間的一層軟骨結構,也被稱為骺板。會隨著人體年齡的增加而逐漸縮短,當軟骨完全骨化后,就會形成這條閉合的線。
而當這條線完全閉合后,骨干會與骨骼連成一體,鈣化之后骨線閉合,骨骼就會停止生長,孩子的身高也就停止了。
2、骨骼線的生長期
A:儲備期(0~1歲):根據研究,這個時期的寶寶平均身長在50cm,1歲之前一年能增長25cm。
B:突增期(12~16歲):這是孩子的青春期階段,平均每年能夠增長7-10cm,整個青春期正常可以增加25-28cm。
C:挖掘期(16~22歲):到了這個時期,大部分孩子骨線已經基本閉合,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做個X光片了解是否還具有生長空間。
其實骨骼線在快要閉合的時候,孩子的身體會出現這幾種“信號”,如果家長抓住了,還能為娃的身高再加把勁。
孩子骨線閉合前,會出現四個信號
1、第二性征明顯
隨著青春期的到來,男孩女孩都會經歷身體形態上巨大變化,也就是第二性征的出現并且越來越明顯。
女孩的胸部開始發育,也會面臨第一次來月經、男孩們則開始變聲,原本稚嫩的童聲突然開始低沉 ,臉上會冒出小胡茬。
這就意味的身高發育將會逐漸放緩直到完全停止。家長如果想孩子能長成大高個,就需要把握住這最后的沖刺階段,一旦骨骼線閉合,怎么做都無法再有突破了。
2、肌肉變緊實
我們都知道小孩的身上肉都軟軟的,捏起來手感非常好,但尤其是對于男孩來說,當家長發現他身上的肉開始逐漸變得緊實,肌肉線條開始明顯,則意味著生長速度正在減緩。
這主要是因為處于快速生長階段的孩子肌肉水分占比較多,而蛋白質和無機鹽含量較少,肉捏起來就比較軟,而當生長速度減緩和停止的時候,肌肉中的蛋白質和無機鹽含量則會增加,所以就會變得更加緊實一些。
因此這個階段的家長需要多給孩子補充營養,適當運動,專家提醒:生長期的孩子過度運動反而會抑制青少年生長。
3、開始橫向長
有經驗的家長應該清楚,在孩子停止長高之前,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橫向發育,也就是不長高只長胖。在女孩子身上更為明顯,這其實也是身高即將停止發育的重要“信號”。
這是由于體內脂肪的增加會促使芳香化酶加快雌激素的分泌,體內雌激素分泌變多之后,就會加快第二性征的出現,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說女孩在來月經之后基本就長不高了。
而且脂肪快速堆積也會阻礙維生素D的合成,影響鈣的吸收,骨骼生長就會變慢,身高自然會放緩甚至停止增長。
4、飯量大增后又下降
在進入青春期后,男孩女孩由于身體的快速發育,體內營養需求高,他們會餓得很快,飯量明顯增加,這是很明顯的一個身高發育高峰期。
而等到這個過程結束之后,飯量自然就會開始下降,也會開始橫著長,這就是說明高峰期已過,孩子的身高已經在逐漸放緩,如果家長不把握住最后的機會,那可能就將娃的身高定格,以后再后悔也沒有用了。
因此想要孩子長成大高個的父母,一定要觀察孩子的身體變化,及時地補充營養,加強魚肉蛋奶的攝入,適當運動,畢竟身高雖然70%靠遺傳,剩下還有30%是可以通過后臺努力逆天改命的。
延伸閱讀:做好這幾點,孩子身高再長10厘米
1、補充營養
食補不如藥補,對于發育期的孩子而言,最好的營養攝入來源就是均衡飲食。
根據中國營養膳食協會的建議:青少年應該保障每日蛋白質、維生素和脂肪等的攝入,每天建議攝入牛奶300-400ml、蛋類50g、魚和肉類50-75g、新鮮蔬果200-300g/150g-250g、谷物類100-300g。
2、加強運動
研究表明,人體在運動時體內的血液循環功能會加快,刺激長骨骨骺軟骨細胞的分裂增殖,進而幫助生長激素的分泌。
因此發育期少年每天至少應該進行30-60分鐘的運動,可以主要以彈跳類、肢體協調類為主,比如籃球、摸高、跳高、拉伸等,不易激烈運動。
3、注意睡眠
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階段是晚上9:00-1:00;凌晨5:00-7:00,只有在這個時間進入深度睡眠,生長激素分泌量能高達白天的5倍。
建議:3到6歲的兒童每天需要保障10-12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小學生需要保障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初中生最好每天能睡9-10個小時,而高中生建議是8-9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