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校生!
疫情傳播期間,中醫藥在疫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大展拳腳,收獲了較好的治療和預防效果。中醫藥的獨特優勢由此引發了廣泛關注,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問題再次引發激烈的討論。
長期以來,傳承數千年的中醫藥文化始終都是以師徒制的形式完成的。現代教育普及以后,師徒制的中醫藥傳承方式逐漸被院校教育模式取代。然而,就現階段的情況來看,中醫藥人才培養仍然面臨困境。如何通過改革教育機制幫助中醫藥人才培養走出困境,已經成為現階段迫在眉睫的任務了。
中醫藥人才培養目前面臨的困境!
1、現當代中醫藥人才培養方式
近代以來,隨著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西方教育方式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中醫藥人才培養也積極引進院校培養模式,“學院派”應運而生。就當前而言,中醫藥大學的人才培養仍以5年學制模式為主,前一階段主要是在學校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后一階段則需要到醫院實習,參加臨床實踐訓練。
2、中西醫結合所造成的不倫不類
中醫和西醫根本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視角,雖然都有一個救死扶傷的共同目標,但在出發點上有著根本的區別。所謂的中西醫結合根本是不可能的,但現在中西醫結合確實是不少中醫藥人才培養的目標。
直接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非中非西,理論講得頭頭是道,卻沒有治病救人的真本事。
3、培養的學生有學歷沒能力
國內的中醫藥大學為數不少,每年的高學歷畢業生也成千上萬。但這數以萬計的碩士博士中,真正會治病的寥寥無幾,甚至他們自己對于中醫都不是非常認可,很多中醫藥大學畢業的學生生病還是需要看西醫、吃西藥的,這就是學歷與能力不對等的現象。
長學制的優勢
長學制主要是指九年制“本博一體”的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要將中醫學的基礎教育同研究生的學位教育,以及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訓相互結合,完成“雙料”拔尖人才培養的目標。
這樣的培養模式顯然留下了足夠的實踐學習時間,給了學生更多的臨床實踐機會,長學制最重要的優勢在于它能夠將中醫藥教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完成拔尖人才的全面培養。終將有益于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中醫藥教育教學的改革路徑?
1、重視師承制的價值
數千年來,中醫藥的傳承基本都是沿用師承制的模式,歷史和實踐也都證明了這種傳承方式的重要價值。近代以來,尤其是中醫藥教育引進西方教育方式以來,效果令人擔憂。因此,重視師承制的價值并逐步將其應用到中醫臨床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2、摒棄“中西醫結合”的論調
所謂的“中西醫結合”卻受到了很多不明事理的人的盲目追捧,中西醫起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維方式,根本沒有結合的可能和必要。這樣的論調根本就是在誤導別人,未來的中醫藥教育應該摒棄這種論調。
3、關注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
理論知識的學習終究是要落實到實踐中去的,是要經過實踐檢驗的,中醫教育教學更是如此。不論多長的學制,都應該將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放在首要位置,會治病的中醫才能算是真正的中醫,也只有培養出能治病的中醫才是中醫藥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