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蘊章說啟功先生只擅于寫小字,不善于寫大字,并披露啟功先生為許多場館景觀商鋪所題的匾額都是后期經過放大處理的。田蘊章先生所言是否屬實于此不作評論,僅言田先生此語其實蘊含著一個書法道理:善寫大字者,未必善于寫小字,原因并不在于書法造詣的高下,而在于對不同書寫工具的熟練度不同。嚴格意義上,也可以推翻古人關于“書不擇筆”的論斷。
(▲單字大小1.3厘米)
大筆寫大字,小筆寫小字,寫多大的字就選多大的筆,這才符合規律。比如賈平凹先生就常用大筆寫小字,線條就像是廣告排筆劃出來的。硬筆寫字,筆尖粗細基本決定了線條的肥瘦大小,再厲害的硬筆高手也不可能用硬筆去寫榜書,單字字幅的大小肯定有個合理的區間,在這個區間之內,硬筆可以充分發揮其優勢,寫出和諧的點畫與結體。
抱庸認為,硬筆單字字幅的合理區間大約是5倍筆尖——20倍筆尖。大于這個區間,字的點畫就纖細薄弱,結體就空飄松散;小于這個區間,線條就扭巴粘貼在一起,遠看就是一個一個的小黑蛋蛋。
硬筆單字字幅的最優區間是10倍筆尖——15倍筆尖。在這個區間內,硬筆的點畫線條與結體可以比較完美的結合,便于突出表達線條質感與結體的形態。以中性筆為例,筆尖為1.0的中性筆,它的單字字幅合理區間為0.5厘米——2厘米,最優區間是1厘米——1.5厘米。
(▲單字大小1.2厘米)
硬筆寫字,成功更在細節,精彩見于微末。硬筆字雖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對線條結體神質的要求并不遜于毛筆,也是同樣要求每一筆每一畫都要見筆法章法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練把握硬筆單字字幅與筆尖粗細的關系,無論是臨寫還是創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單字大小1.5厘米)
抱庸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