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記憶的幽靈與歷史的書寫
百年張裕88
>《待分類》
2022.02.10
關注
在親歷了疫情爆發以來此起彼伏的種種事件之后,想來所有人都已經比以往更清楚地理解了一點:“記憶”和“歷史”不是一回事。
任何人在遽然遭逢這些變故時,都會產生復雜交織的感受,但這猶如洪水般一浪浪洶涌而來,很快就只留下一地枯枝敗葉,幸存下來的我們無法再返回歷史現場,也不可能記得所有往事,或遺忘、或沉默,又或看著當時的痕跡在身后乃至眼前消失,等最后這些被書寫下來變成“歷史”時,你或許總覺得有哪里跟你所記憶中的那段經歷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通猜·威尼差恭在《圖繪暹羅》一書中曾不止一次說,歷史作為理解世界的多種方式之一,是殘酷的。
這么說是因為,歷史上充滿著形形色色的無情斗爭,而他在回顧這些歷程時一再發現,受苦越深的那些人,往往越是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
事實上,現代歷史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之一,就是挖掘這些被湮沒的聲音,或許可以說,這種“記憶的幽靈”始終在攪擾著歷史的書寫。
早已成為微觀史經典著作的《奶酪與蛆蟲》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從一位16世紀意大利磨坊主的異端思想出發,揭示了現代早期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口頭文化與書面文化之間的差異與張力,以及當時底層民眾對一個烏托邦世界的向往。
這不僅僅是“讓小人物發出自己的聲音”,對歷史學來說也意味著批判的可能性,因為挖掘這樣久已被遺忘的聲音,意味著一種曾有過的歷史可能性,而如果沒有相應的現實關懷,是無法發現這一史料的,又或就算看到也無法理解其中隱含的重大意義。
不過,金茨堡最初撰寫這本書的起因,與其說是“挖掘記憶”,倒不如說是受葛蘭西的啟發,著眼于普通民眾如何感受和理解生活現實。雖然近四十年來,“記憶的幽靈”對歷史編纂產生了深遠的沖擊,但起初意識到其重要性的,并非歷史學家。
法國社會學家莫里斯·哈布瓦赫(1877-1945)在其開創性的研究《論集體記憶》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中,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回應了其師涂爾干的宗教功能主義觀點,即記憶就像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性的建構,是服務于社會當下需求的,他甚至認定純粹個人的記憶是不存在的。英國社會人類學家保羅·康納頓(1940-2019)在《社會如何記憶》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原著出版于1989年)
中,則在同樣強調記憶的社會性同時,也強調了它日常的實踐性。
德國學者揚·阿斯曼自1970年代起就組織有關“記憶”問題的跨學科研究,在《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和《宗教與文化記憶》
(商務印書館,2018)
中,他將記憶引入古典研究,著重考察記憶如何形塑古典文明的集體認同和文化傳承,這相當于是承認了涂爾干-哈布瓦赫的功能論,但他也開創性地指出了文字在記憶塑造中的作用:文字是歷史書寫的根基,有了文字,才將記憶永恒化了,并往往規定了唯一正確的版本。
大致從1980年代以來,隨著西方進入后現代社會和冷戰的終結,“記憶”一時之間成為從歷史學到社會學、人類學乃至文學的熱門關鍵詞。
英國歷史學家杰弗里·丘比特在《歷史與記憶》
(譯林出版社,2021)
中承認,自1980年代初以來,“記憶顯然已成為歷史研究的中心議題”,他從概念的界定到一系列相關議題的展開,系統地討論了記憶對歷史研究的意義,也表明了這一話語的極強的能產性,可以說完全刷新了原來歷史學的范疇和認知。
這方面,最早、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當然是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諾拉從1984年起主編的多卷本《記憶之場》,
(節譯本由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出版)
這是一部標志著史學研究重心從“歷史”轉向“記憶”的里程碑式的巨著。
這不僅僅是史學界內部的思想變動,也應和整個社會1980年代初的后現代轉型密切相關,因為“記憶之場”所著重的,已經不完全是集體記憶對社會的功能性,而是社會意識的歷時性變遷,以及原先那種一元的“歷史”如何變成了多聲部的“記憶”,換言之,唯一正確的歷史書寫已經漸漸退場,如今人們可以用任何方式加以研究和評說了。
在冷戰結束后,隨著鐵幕背后東歐社會的記憶解凍,一大批檔案文獻和歷史記憶重見天日,很多歷史學家在這里挖到了寶藏。英國歷史學家勞倫斯·里斯對二戰歷史的重寫,
(特別是《奧斯維辛:一部歷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大多就基于許多前納粹分子的口述訪談。
與此同時,原本被掩埋已久的沉睡記憶,再度被喚醒過來攪擾生者,波蘭猶太裔作家安娜·比康特令人難忘的《罪行與沉默:直面耶德瓦布內猶太人大屠殺》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就由《鄰人》一書引發的爭議而來,揭開了波蘭人令人難以啟齒的過往:他們不僅是受難者,也曾是加害者,而這正是現在的他們所竭力想要遺忘和否認的記憶。
當然,對大屠殺的歷史記憶,彼得·諾維克的《大屠殺與集體記憶》
(譯林出版社,2019年)
是必讀書,他指明了令人驚悚的一點:“最強大的集體記憶通常是那些怨恨極深的記憶。”關鍵之處在于這樣的記憶是被用于復仇,還是基于對過往的批判認知,開創新的未來。
對經歷了這些苦難的人們來說,那些歷史是房間里不可回避的大象,時時攪擾著生者的現實政治,往往正是這些不同的歷史記憶變成宿怨,對細節的分歧則阻礙著人們達成和解。
《什么也別說:一樁北愛爾蘭謀殺案》
(格致出版社,2021)
表明,在全社會的斷層線上,人們受到不同歷史記憶和社會身份的撕扯,根本不存在一個被所有人接受的歷史敘事。
《民族的重建: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1569-1999》
(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
則回顧了東歐原本同根所生的四個國家,如何各自利用歷史記憶來建構分化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認同.
在此,歷史的書寫本身就折射出民族主義政治的沖突,因而“把歷史留給歷史學家”,實際上是他們好不容易才達成的共識,而這本身表明歷史在現實政治中的重要性已經下降了,歷史學終于可以擺脫原來的重負。
另一些曾被消音的邊緣群體則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來獲得救贖。《被抹去的歷史:巴拿馬運河無人訴說的故事》
(廣東人民出版社,2021)
指出了被美國的敘事所遮蔽的巴拿馬歷史:在美國所移植的“現代性”之前,它就已經“現代”了。
不過,在這方面,絕不只有歷史學家在場,往往倒是文學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有三部女性寫的作品,都呈現了與其自身相關的、立足于當下的紛繁記述:俄羅斯女作家斯捷潘諾娃的《記憶記憶》、
(中信出版集團,2020)
烏克蘭裔德國女作家娜塔莎·沃丁的《她來自馬里烏波爾》,
(新星出版社,2021)
以及印度裔美國女作家蘇迦塔·基達拉的非虛構作品《象群中的螞蟻:一個不可接觸者家庭與現代印度的形成》。
(中信出版集團,2021)
當然,賀蕭在調研陜西婦女口述歷史基礎上寫成的《記憶的性別:農村婦女和中國集體化歷史》
(人民出版社,2017)
更能讓我們看到以往在正統話語之外被遮蔽的女性視角。
對于另一些人來說,挖掘過往的記憶,實際上是批判現實的最強有力武器。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在《忠誠與反叛:日本轉型期的精神史狀況》
(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
中,就從歷史中提取以往的元素,來讓戰后的日本人意識到,像“忠”這樣的概念,并不只有當下所理解的這一種意義,歷史上曾有過其它可能。
事實上,《海洋與權力:一部新文明史》
(湖南文藝出版社,2021)
《千年英歐史:英國與歐洲,1000年的沖突與合作》
(中信出版社,2021)
和《希臘三百年》
(中信出版集團,2021)
也隱含著同樣的意味:對現實政治來說,重要的是挖掘什么樣的過去,通過重新的闡釋,來開創一種新的可能,提供一種不同的身份選擇。
毫無疑問,這些對中國的歷史研究而言,也同樣重要。王明珂的《華
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將人類學引入歷史中來,立足于邊緣,由“歷史記憶”的形成來反思、解構“華夏”這個超級共同體是如何形成的,在此基礎上又如何形成新的民族國家。
這不僅僅是對歷史的一項研究,還提供了研究歷史的一套方法,讓我們看到以往習以為常的歷史敘事是如何建構起來的,而又能從哪些角度入手來加以理解認識。
許子東在《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中,運用普羅普的敘事理論,發現50篇“傷痕文學”小說中,有大量情節元素事實上是重復出現的,也就是說,人們看似是“記憶”,但在記憶時會自覺不自覺地借用大量社會上流行的元素。
這雖然是一項文學批評的研究,但對于我們理解“記憶”的形塑乃至最終歷史如何被書寫下來,卻有著很好的參照意義。
由于社會環境、學術脈絡的不同,國內關于“記憶”的研究,與歐美相比,不曾有那樣的熱度,也沒有形成那樣跨學科交叉的深度,好處之一則是留下了相當多空白。
2021年另有三部著作值得關注:王東杰《鄉里的圣人:顏元與明清思想轉型》
(南京大學出版社,2021)
注意到,顏元固然試圖教化鄉民,但他本人的“圣人”形象卻也正是鄉民的記憶所塑成的。
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
則點明了后來的歷史書寫與原初記憶的不同:“新文化運動”并非像后世所理解的那樣是一個連貫的運動,這個“起點”本身就是復數的。
楊瀟《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
(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
則以徒步經歷感受了西南聯大所遺留下來的“記憶之場”,歷史和記憶融合交織在了一起。
無論是“歷史”還是“記憶”,都是一個幾乎無法窮盡的話題,對于以往受限于文獻材料的歷史學而言,“記憶”的引入也使它敞開了更多可能,甚至有望成為連接文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諸多學科的一個樞紐,因為“記憶”通常都和歷史擺脫不了關系。
之所以要追問這些,與其說是為了那些已消逝的人和事,不如說是為了我們自己,因為只有理解了歷史與記憶,我們才能最終理解和認識我們自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北大歷史系羅新教授推薦歷史學著作十種
書單:2018年歷史學新書(38)
歷史學:時間的科學
托尼·朱特論歷史學
追尋歷史原創精神
麥克尼爾:世界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惠券
優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
仙桃市
|
郓城县
|
自治县
|
古蔺县
|
双流县
|
泰来县
|
湟源县
|
崇左市
|
衡东县
|
鄂伦春自治旗
|
木里
|
平和县
|
方城县
|
子长县
|
永年县
|
淮北市
|
上高县
|
蕲春县
|
峨眉山市
|
镇沅
|
乌兰县
|
巴楚县
|
富源县
|
西贡区
|
彝良县
|
怀化市
|
寻乌县
|
休宁县
|
建阳市
|
西乌
|
嘉峪关市
|
余姚市
|
潜江市
|
新泰市
|
高阳县
|
古交市
|
古蔺县
|
唐河县
|
夏津县
|
武夷山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