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了中移動的短信,提醒預防養老詐騙。
這個問題,目前可能已經比較嚴重了,未來恐怕還會更加嚴峻。
相比起年輕人,老人的知識結構過時了,綜合水平下降了,他們還普遍存在巨大且一致的精神漏洞,非常容易被突破心防。
雖然小孩子也好騙,但小孩子沒錢,頂多充值玩玩游戲。
如果有其他人群也像老年人那樣,又有錢又好騙,顯然也會群體性地成為詐騙目標。比如大齡——剩男,就為了結個婚,掏空家底還借錢搞來幾十萬,然后女方卷錢直接跑或陪睡幾天拍拍屁股要離婚,這幾十萬就要不回來了。
這種女騙子的段位很低,操作不慎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扮作白馬王子欺騙都市里的大齡剩女,這就安全得多,而且單筆詐騙金額還往往比騙窮男人高。
更穩妥的選擇是欺負孤寡老人。都市里的大齡剩女是有文化有見識的,否則也攢不下那幾十萬一百萬現金。哪天發現不對,隨時能利用各種手段保護自己。而孤寡老人么,可能一直都意識不到自己被騙,等清醒過來也不見得有多少的反制手段。即便是有子女的老人,畢竟隔了一層,可能存在時間差、可能溝通不順、可能子女不孝、可能子女也沒能耐,風險程度被極大程度地壓低了。
所以從定位來講,老人又好騙又有錢還風險小,是相當優質的詐騙對象。
從另一個角度看,各類養老活動本身就是要失敗的。發起方可能沒想騙你,但搞著搞著也只能是騙你。
續命神藥一類專門騙錢的,且拋開不談。
假設有個老板沒打算詐騙,單純想迎合很多老人的需求,搞他們喜歡的帶有一定投資屬性的養老項目,他就做得下去嗎?
很難。
因為養老本身不賺錢,投資更是不賺錢。
而且養老投資不能像年輕人投資那樣通過承擔較長時間的高波動來獲取高收益,必須穩定賺錢,則年回報5%就到極限了(如各類養老保險),本質屬于商業效率很低的收租業務,是偏高端的服務類型。這種方案不太適合普通市民,他們的本金不夠多。
更關鍵的是,你的競爭對手不像你那樣正經做事——投資養老保險、養老院、養老公寓、養生基地,把回報定得很高,每月甚至每天返點、高額分紅、保本高息,一套連招下來,他們搶占了先機。
你不可能像騙子那樣宣傳回報,也不可能像騙子那樣舍得花宣傳費,普通客戶被他們騙走了。
而你的另一些競爭對手,比如某些全國知名企業、當地知名人物搞的養老項目,這倒不是騙子了,可他們牌子響亮,還有現成的接觸高端客戶的渠道,最適合享受市場化養老服務的客戶也沒了。
事情依然不好辦,憋得久了就容易走錯路。
結果目前普通人養老,基本只能靠家庭,政府和企業都不太幫得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