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伊利蒙牛,有喜有愁

產能過剩、消費疲軟,乳企巨頭正在尋找新的增長點。



王莘文 |莘 辛曉彤
編輯 | 余樂
8月底,伊利和蒙牛相繼發布了其2023年半年度報告。
作為國內乳企巨頭,兩家公司的成績單均有各自的亮點:伊利繼續保持全品類優勢,奶粉、奶酪、冰淇淋等業務實現了雙位數增長;蒙牛總營收同比上升7.1%,在增速上超過伊利,縮小了與后者的差距。
但是,在國內消費市場疲軟、原奶嚴重過剩的大背景下,兩家公司也面臨著各自的問題:伊利的營收增速達到七年來最低,蒙牛則是利潤下降、增收不增利。
伊利和蒙牛的基石業務——液態奶正面臨增長乏力的現狀,兩家也正在拓展新的增長點。下半年,乳企在奶粉、奶酪第二增長曲線及冷飲等高毛利品類的市場競爭將越發激烈。
“中國乳業整體進入到消費相對過剩的階段,同時也走到了從基礎營養向專業營養加快轉型的階段。”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他認為,加快產品創新、技術儲備,拓展全新賽道,將是伊利和蒙牛下一階段的競爭焦點。
從股市的反應來看,蒙牛乳業發布中報后,股價總體呈現出上漲走勢,截至9月11日,公司股價報收27.0港元/股,較發布中報前上漲12%;而伊利股份中報發布以來,股價走勢整體向下,9月11日伊利當天收盤價為人民幣26.11元,較發布中報前下跌2.6%。

高增速時代結束,增收難增利
從營收增速上看,蒙牛的表現好于伊利。
2023上半年,伊利營收同比上升4.31%,增速低于疫情暴發的2020年,為近七年來最低。反觀蒙牛,上半年收入為511.185億元,同比上升7.1%,在增速上超過伊利,也高于蒙牛2022年上半年和全年的水平。
此消彼長之間,伊利與蒙牛之間的營收差距正在縮小。2023上半年蒙牛營收為伊利營收的77.2%,而2022年這一數字為75.2%。
但是從利潤來看,兩家公司之間的差距卻在拉大。2022年報中蒙牛凈利潤為伊利凈利潤的56.2%,2023半年報中則下降至47.9%。
伊利上半年的扣非凈利潤為57.97億,同比減少1.55%。毛利率、凈利率亦有所下降。蒙牛的經營利潤增長29.9%,但權益股東應占利潤卻下降19.5%,至30.2億元。
蒙牛官方對此的解釋為“期內應占聯營公司收益減少,去年同期其他金融負債公允值收益及出售子公司收益合計10.154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無此項收益?!?/span>
不過,從其財報中的支出數據可以發現,業務經營費用上的增加也是其利潤同比減少的一個原因。業務經營費用總額包括銷售及經銷費用、行政費用及其他稅項與其他附加費,這一項數據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4.2億元,占集團收入的32.0%。
2023年上半年,蒙牛的銷售及經銷費用為139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出12億元。其中產品和品牌宣傳及行銷費用較去年增加13.4%。財報中解釋,這是為了配合戶外消費場景的復蘇而采取積極的渠道銷售執行和推廣策略。產品宣傳費用主要用于線下銷售推廣活動。
橫向比較來看,蒙牛在銷售費用上的支出也確實突出。在2023年半年報數據中,伊利銷售費用與其毛利潤之比為52.9%,而蒙牛的這項數據是70.8%。
于伊利而言,上半年費用支出變化較大的類目是在管理費用與研發費用上,分別同比上漲8.78%和11.79%。財報將主要原因歸結于合并澳優上半年的管理費用與研發費用,而同期收購后僅合并第二季度。
從兩家公司的負債情況來看,上半年,伊利總負債增加200多億元,從2022年同期的673.5億元增長到880.9億元。資產負債率從去年上半年的56.99%上升到62.22%,這個數據接近伊利同期九年來62.76%的最高位。
而蒙牛的資產負債率也略有上升,從2022年的57.52%上升至59.4%。
在宋亮看來,今年消費疲軟、原奶嚴重過剩的大環境下,伊利和蒙牛還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業績單。

消費疲軟,產能過剩
從市場整體情況來看,乳品行業整體面臨著產能過剩、整體消費疲軟的問題。伊利在中報里也指出:“國內經濟處于復蘇期,消費品行業面臨著消費信心不足、需求增長乏力、新生兒數量減少等挑戰,短期內乳品消費規模較上年同期有縮減?!?/span>
據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23)》,2022年全國奶類產量4026.5萬噸,同比增長6.6%;乳制品產量突破3117.7萬噸,同比增長2.0%。
產能增加的同時,市場需求卻沒有同步跟上。尼爾森IQ發現,2022年乳制品行業銷售額增速同比去年全渠道下降6.5%。酸奶品類銷量增速全線收縮。

圖源:尼爾森IQ
受高飼養成本、原料奶單價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上游牧場也正經歷著“寒冬”。2023上半年,澳亞集團、西部牧業、原生態牧業等多家上游牧場的財務數據幾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西部牧業總營收和凈利潤雙降,原生態牧業凈虧損增加。
原奶產能嚴重過剩,乳企選擇收奶噴粉,也是乳企業績放緩的因素之一。噴粉是指液體的生鮮乳經過滅菌、噴霧干燥等處理,成為奶粉狀態。當生鮮乳過剩時,乳企通常選擇噴粉,以便于儲存。噴粉需要付出水電、人工、物流倉儲等成本,業界普遍認為企業噴粉1噸要虧損1萬多元。宋亮表示,國內乳企目前噴粉庫存量在30萬噸左右,其中蒙牛和伊利的噴粉庫存量在20萬噸左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伊利利潤增速減緩、蒙牛利潤下跌。
業績放緩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品牌為應對市場消費力不足而施行了更多的打折促銷措施,尤其是在高端產品上。我們調研了北京多家商超,發現整箱的蒙牛特侖蘇牛奶(250ml*12)基本都在六七折左右,伊利的整箱金典純牛奶(250ml*12)則在七八折左右。這兩款牛奶分別是兩個品牌在高端液態奶市場上的代表產品。
隨著消費市場復蘇,下半年業績或將回溫,宋亮表示生乳價格在四季度會有小幅反彈,企業整體利潤預計呈正增長態勢。然而上游牧場同期都在虧損,壓力仍會傳導到伊利和蒙牛這些乳企頭上。
蒙牛乳業業績發布會上,集團高級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高飛表示,當前的市場環境對消費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種影響并不改變行業長期的成長性。為了未來確定性的增長,當下需要進行一些戰略上的布局,比如順應趨勢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在調整產品的過程中加大創新力度等。
在中報業績說明會上,伊利也釋放出積極信號,“下半年隨著宏觀經濟面逐漸改善,公司會積極把握行業復蘇的機會,希望下半年無論是收入還是利潤都能取得較好的增長?!?/span>

尋找新的增長點

作為國內乳企的基石業務,伊利與蒙牛的的液態奶業務均展現出增長乏力的問題。液態奶包括超高溫滅菌奶、乳飲料、酸奶以及低溫鮮奶。伊利上半年液態奶營收424.23 億元,同比減少1.1%。蒙牛液態奶營收416.4億,同比增長5%,但也低于公司總體營收增速。
單看液態奶業務營收,蒙牛與伊利相差并不大,但兩家公司總營收相差了150億元。主要差在了冰淇淋、奶粉、奶酪這三項業務上,蒙牛的這三個分部營收合計84.59億,占比不到15%,還不及伊利上半年冷飲品類營收。
業務結構上,蒙牛液態奶業務營收占比超八成,整體營收過度依賴液態奶業務。伊利的液態奶業務占總營收的比例則不到65%。
荷蘭合作銀行曾指出,伊利和蒙牛兩家公司都打算進軍中國不斷增長的奶酪、黃油和冰淇淋市場。2021年,蒙牛正式收購妙可藍多、艾雪,也可看出其升級產業結構、拓展新賽道的野心,但今年上半年交出的這份成績單,只能稱得上是差強人意。
作為高毛利乳制品,冰淇淋是乳企所求的新增量業務。伊利上半年冷飲業務(主要生產冰淇淋、雪糕)營業收入 91.58 億元,同比增長 25.54%。同期,蒙牛冰淇淋業務收入43.1億元,同比增長10.4%。
在奶粉、奶酪這兩項上,伊利也更勝一籌。伊利的奶粉及奶制品業務(包括奶酪)實現營業收入 135.21 億元,同比增長 12.01%,成人奶粉業務零售額市占份額為市場第一。蒙牛的奶粉收入18.9億元,奶酪業務因為妙可藍多的并表,顯示收入22.5億元。

蒙牛2023上半年銷售收入細分數據
為了搶占乳制品賽道的市場份額,打造高端“新品”成為了兩家乳企的共同方向。
伊利上半年推出的新品對總營收的貢獻超15%,有機乳品、乳及植物基健康功能營養品等相關業務,為公司整體業務發展貢獻出更多增量空間。其推出的新品包括伊利“金典”A2β酪蛋白有機純牛奶、“金典”活性乳鐵蛋白有機純牛奶、“舒化”安糖健無乳糖牛奶、“金領冠”新一代配方嬰幼兒奶粉、“須盡歡”低 GI 系列冰淇淋等等。
蒙牛也在堅持高端化與品類結構的改善驅動。盧敏放在蒙牛業績會上稱,“產品背后靠價值驅動,消費者們購買產品看的是價值,不是價格?!辈还馔瞥龉δ苄援a品,還從各種成分上下手,引領乳制品行業高端化升級。特侖蘇持續擴大高端市場份額,保持有機純牛奶細分賽道第一。在常溫酸奶、低溫鮮奶、奶酪等業務上“更營養”“高端化”,營養賽道推出生牛乳 “鮮酸奶”。旗下品牌每日鮮語市場份額持續提升,高端產品線占比提升。還在2023年2月,正式進軍專業營養賽道,推出運動營養品牌邁勝,開辟了國內液體蛋白補充劑新賽道。
除此之外,伊利還在7月推出新品現泡茶。這并不是伊利首次進軍茶飲市場,此前伊利在2022年就推出了旗下首個國潮茶飲品牌“茶與茶尋”,該品牌定位為“新派國潮茶飲茗家”,產品主打“添加了益生菌的0糖果茶”。
據北京商報報道,相關從業人士對此表示,“相比之下,乳制品的市場份額一定程度上已經飽和,但茶飲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伊利作為乳制品行業的領軍企業,擁有較強的品牌知名度和聲譽,或許新業務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從財報中,我們還發現,海外市場的拓展情況也成為兩家乳企上半年著重突出強調的業績亮點。
伊利2023年上半年海外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19.9%。截至 2023 年6月底,伊利產品銷往 60 多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產能達1,618萬噸每年。蒙牛2021年正式收購的艾雪,也讓蒙牛冰淇淋海外業務持續突破,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場銷售收入達7.9億元,占此項業務營收的20.3%,位居印尼市場份額第一、菲律賓份額第二,并正式進入越南、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市場。
宋亮認為,蒙牛冰品切入了東南亞市場,跟當地氣候、市場環境相契合有很大關系,其他品類還不夠時機。東南亞市場的產品大都來自乳企在當地的自建工廠,且原料大多進口于國外。因此東南亞地區對于乳企來說,主要還是起到開拓新市場的作用。
在國內,下沉市場將為乳制品行業帶來更多的市場增長空間。截至6月底,蒙牛常溫奶業務已覆蓋鄉鎮2.6萬個,系統化覆蓋鄉鎮網點超過80萬家。從產品出發,滿足不同消費者群體的細分需求,進而挖掘乳制品行業的新興增長點。

王莘莘

 微信:Nikko0021

 躺平人手握逆襲劇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乳企的下半場
乳業年報盤點:伊利、蒙牛營收差距擴大至110億,“雙寡頭”瓜分七成市場
伊利股份可以買了嗎?
乳制品
伊利股份 VS 蒙牛乳業: 溯十年之路,展乳業新周期
繼續增持妙可藍多,蒙牛的奶酪野心有多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田县| 南溪县| 景谷| 沽源县| 达日县| 晴隆县| 临海市| 五台县| 香格里拉县| 黔东| 兴仁县| 亳州市| 昭苏县| 和龙市| 凤山市| 承德县| 澄迈县| 赣州市| 和硕县| 涿州市| 山西省| 蓬安县| 游戏| 革吉县| 石首市| 闽侯县| 哈密市| 文安县| 夏河县| 连山| 隆德县| 邹平县| 察哈| 淳化县| 云南省| 晋宁县| 兴和县| 大兴区| 古浪县| 如东县| 南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