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岳飛是一位偉大的抗金英雄。他生于北宋末年,年輕時便懷揣著一顆愛國之心,毅然投身軍旅,為宋朝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忠誠和勇氣一直激勵著后世之人。
只可惜,岳飛被秦檜等人構陷,被朝廷誤會,慘遭殺害,至死都沒能實現自己的心愿?;钪臅r候,他也曾度過很多不被理解的時光,以至于只能借筆消愁。
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首岳飛很悲涼的詞作《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這首詞短小精悍,生動地表現出英雄岳飛最深的苦悶與孤獨,只看一眼,就能被驚艷到。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岳飛〔宋代〕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紹興六年(1136)至紹興七年(1137),岳飛計劃北上滅金,大舉收復中原。然而,由于主和派的干涉和阻撓,多名主戰派人士被罷免或殺害,令抗金復國形勢岌岌可危。此詞即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岳飛內心的悲憤苦悶,都體現在這首詞中了。
本詞上片寫醒后的感懷。
起首三句“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形象地描繪了深夜時分,詞人從夢中驚醒的情景。昨天夜里,蟋蟀不停地鳴叫,我從戰場殺敵的夢中驚醒,已經是夜里三更(相當于現在的晚上十一點)了。
“寒蛩(qióng)”意謂秋天的蟋蟀,蟋蟀的叫聲都可以聽得那么清楚,說明環境十分安靜。
“千里夢”指千里之外殺敵的夢。
接下來的三句“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寫詞人夢醒之后的活動。起床之后,我獨自繞著臺階步行,形單影只,簾子外面的月光十分朦朧。
此時,環境相當清冷。但于詞人來說,故園遭到敵人的侵略和踐踏,內心的痛苦和不安,遠比夜的孤冷更甚。
下片直接抒發心中對故園的懷念之情,以及對有志者才難展、有志者事難成的悲憤感慨。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是岳飛前半生的真實寫照。從年少意氣,到頭發斑白,他大半生的時間都用來抵抗金人、建功立業了,家鄉的松竹都已經老了,自己離家已經很多很多年了,早就回不去了。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為了排遣苦悶,詞人想用瑤琴來吐露內心的怨恨與惆悵,可是知音稀少,哪怕將琴弦都彈斷了,又有誰來聽呢?
一邊是年邁功微,報國無門,知音少遇,懷才不遇;一邊是奸佞排斥,內外勾結,為了私利不恤國家安危。在現實生活中,“知音”究竟到哪兒去找?詞人孤軍奮戰,心力交瘁。
收尾三句,耐人尋味,這就是詞人內心壯志難酬的憂憤慨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