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兩寶,育兒路上踩了不少坑,教育老大時也是頭一次做父母,經驗缺乏,認知淺薄,小學階段隨性發展管理松懈,好在去年還考上了普高,如今高一,學習吃力習慣較差。
在老二身上,我痛改前非,通過網絡書籍學到了不少,有了新的教育理念,在孩子管教上下了很大功夫,如今初二,學習上基本不用我,操心成績也很棒,校次年級前50名,陽光自律,感覺比老大要輕松許多,我的經歷告訴我自己,初中前是多么的重要 現將自己一路上所踩坑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踩坑一
上初中前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生活上家長包攬太多,孩子動手能力差,學習上靠催打吼才能完成作業,導致初中后懶散,自己房間從不收拾,書桌上書包里也是亂七八糟,更令人苦惱的是學習自覺性太差,寫作業偷工減料,除了學校布置的作業外,多一個字都不寫。
踩坑二
初中之前,不注重語文語言積累,書看的太少,甚至幼兒期對于智力開發這塊兒從未操心過,語言功底太薄弱。
導致到了初中語文成績一直低下,提高很慢,滿分120只能考80~60之間,滿分150只能考70~80之間。
而小寶身上,我做的更多投資是親子閱讀,可以說是做到了海量閱讀,從漫畫繪本科普書籍到故事書、散文、名著,都有涉獵,體裁多樣化,也有提前學習古詩文,所以他現在語文成績基本都是100分以上。
踩坑三
初中前沒抓好英語,幼兒期到小學階段也沒有啟蒙英語的意識,因為那時英語考試選擇題多,老大基本上可以考到90分以上,誰曾想初中后斷崖式滑坡,孩子對英語一點興趣都沒有。單詞也沒積累多少記憶力又不好。
踩坑四
初中前對于小四門根本沒有接觸,哪怕是啟蒙一下,也沒有,更不用說提前背誦了,導致孩子到了初中,直接接觸一臉懵懂,還背不住,也沒有時間背,因為學校作業也多,每天晚上12點前沒有睡過覺。
而老二身上,我們在小學就攝入地理歷史物理方面知識,什么ar地球儀、地圖、史記、百科全書…一樣都沒缺少,孩子確實知識面很廣,初中后小四門都很不錯。
踩坑五
高中前沒有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導致孩子理科學習始終不能趕到前面,做題思路不嚴密,跳躍式答題,失分較多。
而老二身上,我從幼兒期就很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每晚睡覺前做個小游戲,講小故事,猜謎語,做舒爾特方格訓練,學跳繩,看有智謀的書籍《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四年級起學習奧數直到六年級。收獲是初中后數學成績一直110分以上,這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媽媽用心孩子才會出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