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6個民族名稱大全: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畬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
一般來說,漢系民族(歷史上幾乎跟漢族是一個來源,只是民國或是建國后劃出了漢族的民族,以及一直和漢族關系很親近的民族)的民族服飾和漢族的服飾漢服很相近,漢服最大的特點是交領右衽(也就是領子在胸前交疊呈y狀),而那些民族的服飾大多是交領,只不過根據民族不同,有的是右衽,有的是左衽,其實也并不難理解,因為這些民族有些是從漢族分出去的,有些是和漢族親厚并仰慕學習漢族文化來的,除交領右衽外,還有就是和漢族漢服的上衣下裳很相像的,也是兩截穿衣。(樓主可以自己搜索一下各民族的民族服飾看一下,除去裙子有的長有的短什么的,大致都是交領右衽或左衽,上衣下裳)。
然后呢,游牧民族,或者說像滿蒙藏一類的民族,則大多是一段式的,也就是所謂的“袍”,滿族服飾算是比較特殊,從最早的滿洲服飾來看,他們貌似沒領子,有點像現在的圓領T恤的感覺- -。。后來學著加了領子,就是現在的旗袍的那種立領。而其他的民族像蒙族藏族之類的,也可以看到和漢服很相近的交領右衽,曾經看到過藏袍展和蒙袍展,早期的藏袍蒙袍都是交領右衽的,除去細節和紋樣什么的,乍一看和漢服很有相似之處,這也是早期民族關系都很好的見證吧。
后期的游牧民族的民族服飾都有了變化,從交領變成了滿洲的那種立領,也就是現在看到的很多藏袍蒙袍的款式,但交領款式仍有遺留。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和滿洲當年的剃發易服政策分不開的,當時的政策大家都知道,“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漢人全部被逼脫下漢服改穿滿服,而很多人不知道的卻是,這政策其實不只是針對漢族,也針對其他滿族以外的民族,所以交領變成了立領,其實也不足為奇。(所以其他漢系民族的民族服飾,比如壯族一類的,現在看貌似也變成了旗袍狀的立領,其實都是有一段辛酸的歷史在背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