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四大名著《西游記》里的涇河龍王,又有做父親的榮耀,還有幾個很優秀的龍子。
西行路上的黑水河畔,涇河龍王的最小兒子小鼉龍霸占了黑水河水府后,貪吃唐僧肉,又進一步作法,用狂風和水流將唐曾卷進了河底。
在黑水河原主河神的陳情聲訴下,孫悟空順藤摸瓜,來到西洋大海,找到了西海龍王。
驚慌失措之中,西海龍王敖順道出了小鼉龍的來歷:父親是涇河龍王,因與長安城里的袁守誠打賭失敗,涇河龍王在渦龍臺被魏征監斬后,隨母親來到了西海地盤。
無所事事,居無定所,又無處可以安身,西海龍王只得暫讓小鼉龍在黑水河畔,修身養性,待有機會后委以重任。
不成想,小鼉龍卻不守本分,奪了河神水府之地,還將唐僧和沙僧捉了去。
“源易緣”注意到,小鼉龍是涇河龍王最小的兒子,也可以說是尚未成器的兒子。
但這并不代表,涇河龍王的后代不優秀、不出眾。
在西海龍王與孫大圣的對話中,小鼉龍還有8個有本事的哥哥。
其中:長兄是小黃龍、二兄小驪龍、三哥青背龍、四哥赤髯龍,分別任職于“江、河、淮、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瀆”之神職。
而小鼉龍的五哥徒勞龍和七哥敬仲龍更有出息,一個供職于西天如來佛祖前司鐘;一個擎守在玉皇大帝的靈霄寶殿前。
剩下的六哥穩獸龍和最小的哥哥蜃龍也不簡單,分別就職于鎮守神廟宮殿屋脊和威居太岳武當之地。
可見,西游神話中,除了小鼉龍給涇河龍王一族,摸了黑,其他的哥哥都很爭氣,也讓父親倍感榮耀。
“源易緣”留心發現,在《封神演義》和《西游記》等中國的神話故事中,玉皇大帝身邊的近臣托塔李天王一家,在三界中威名顯赫,家族神仙涵蓋于天庭和佛道。
相比較而言,涇河龍王一族,雖然比不上李天王一族,除了在三界中的8個優秀兒子,還有強大的“娘家”靠山——四海龍王。
在神話的世界里,就是這么富貴的一個家族,有這么多優秀的賢兒郎,有權有勢的親戚,涇河龍王卻還是因為與袁守誠打堵,上了渦龍臺,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和大好前程。
涇河龍王,又為何會有這樣的結局下場呢?結合原著,“源易緣”認為,或有以下原因:
從一開始,涇河龍王本可以不死。
涇河內有好多的下屬,他不該屈龍王之尊,親自到長安城;更不該不顧神仙的身份,與袁守誠執意打賭!
明明知道自己賭輸了,涇河龍王卻心中不甘認輸,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賭一時之氣,逞一時之快,故意下錯時辰,克扣了下雨點數,有意違背了玉帝旨意。
天庭有天庭的制度。無心為過,尚有情可愿;明知故犯,就罪不容恕了!
涇河龍王的兒子們,都很不錯,分別就職于天庭和佛教道教工作。
但如果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龍子們所供職的部門并非特別的有實權之位。
雖然徒勞龍和敬仲龍,分別服務于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但敬仲龍的職責是守護擎天華表;而徒勞龍則是佛祖前司鐘的。
“華表”,是神殿建筑物前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相傳還是部落時代的一種圖騰標志,古稱“桓表”;
“晨鐘暮鼓!”而“司鐘”的意思,應是敲響清晨的鐘聲,傳遞時間號令等。
西海龍王告訴孫悟空,涇河龍王被殺后,妹妹無處安身,才將她和孩子們收留,恩養成人。
這說明,涇河龍王與袁守誠打賭遇害時,龍子們都還尚小,興許當時也沒有工作。
網絡中有觀點稱,涇河龍王之死,是西天取經過程中的一個“陽謀”。
因此,就有人認為,涇河龍王是犧牲自己一個,成就了自己的孩子們。
作家張愛玲有句經典語錄: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人到中年不如狗!”
涇河龍王有難,可孩子們尚小,卻又無力相助。有時,人最怕的就是處于這種青黃不接、無人相助的尷尬地步。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
參考資料:《西游記》、《封神演義》、《中國神話》、《中國民間傳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