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山下壓了500年后,孫悟空災衍期滿,被西天取經的唐僧救出。
拜唐僧為師西天取經途中,師徒兩個人的“蜜月期”還沒有過多久,便產生了誤會和隔閡。
真正將事件擴大的是,兩人來到了骷髏山白虎嶺白骨洞,遇到了一個會變化多端的尸魔——白骨精。
白骨精道聽途說,聽人講吃上一口唐僧肉,就能長生不老,于是玩兒命又不怕死地,三戲唐三藏。
唐僧不識白骨精的真實面目,看到孫悟空接二連三地打死了良家女子一家三口,有損陰德,有違佛門慈悲,一怒再怒之下,趕走了大徒弟孫悟空。
遭遇師父逐趕,孫悟空猶覺世事無常,感慨頗多,望著高空下的汪洋大海,不禁嘆息一聲:我不走此路,已經500多年了。
過了東海,就是東勝神洲花果山。從孫悟空的嘆息聲中,“源易緣”注意到,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后,再也沒有回過他的老家。
五百年滄海桑田,五百年山河巨變,500多年過去,孫悟空的老家又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呢?
此時的孫悟空的內心中既充滿了期待又感到不安。
果然,當孫悟空騰云駕霧過了東海,低按云頭至花果山時,定睛一看,不覺心里涼了半截。
眼前一幕,猶為凄慘。四大名著《西游記》原著中描寫道:花果山上,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巖倒塌,林樹焦枯……
原來,孫悟空大鬧大宮,被壓在五行山下后,二郎神率領著梅山七兄弟,放了一把大火,將花果山及神仙洞府燒得一干二凈。
看到凄慘景象,孫悟空感到悲催之際,聽到了有人在喊:大圣爺爺,你回來家了?
“齊天大圣”——多么熟悉的稱呼,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只是,在他落魄之極的時候,還有誰能想起他500年前,讓他感到榮耀光環,又令他忘乎所以,給他帶來巨大磨難的“稱呼”呢?
孫悟空納悶好奇的時候,花果山里的荊棘山凹里,跳出七八只小猴子,一起將他圍住,不住向他叩頭。
孫悟空愛憐地望著這些猴子們,問:你們為何不玩耍,一個個還要都潛藏起來呢?
小猴子們回答:自從大圣爺爺被擒拿到上界,我們被獵人硬弩強弓、網扣槍鉤地捕捉傷害……只能藏在深澗中,不敢出頭!
那么,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500 之久,不曾回過花果山,為何花果山的小猴子們,還能一眼認他出呢?
今天,“源易緣”就結合《西游記》原著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花果山中,一股澗流之水奔流不息。突然一天,猴子起對這條河流起了興趣:想知道此河流的源頭在哪里?
順流而上,猴子們在山澗的源流處,看到一股瀑布飛泉:“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潺流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孫悟空是第一個勇敢探尋“水簾洞”的猴子,因此被尊為“美猴王”。
除此之外,孫悟空赴海外拜師菩提老祖學得一身真本領后,還有緣得到菩提祖師的賜名——姓孫,名悟空。
不僅孫悟空有了姓,就連花果山4萬八千多只猴子們一門,都有了姓。
您看猴子們是怎么說的:大王既姓孫,是老孫,我們都是二孫、三孫、細孫、小孫——一家孫、一國孫、一窩孫……
盡管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相信,做為猴族的老祖宗——孫悟空的威名事跡,會源源不斷地在花果山流傳開來。
孫悟空的手下有四個老猴,后來也成了花果山的四大健將。分別是:兩個赤尻馬猴,被封為馬、流二元帥;兩個通背猿猴,被封為崩、芭二將軍。
孫悟空反了天庭,被玉皇大帝派下十萬天兵天將,布下十八架天羅地網后,這些猴子們曾與72妖洞的妖王們,一起對抗過天兵天將。
這些猴子們既隨孫悟空一起打過硬仗,也一起偷吃過孫大圣從天庭中盜回的仙酒、仙品……更一起跟著孫悟空倒過霉,有一部分猴子們被捉拿到了天庭。
為何500年過去了,這些猴子們還能一眼認出孫悟空,這是因為,他們也飲過瑤池蟠桃宴會上的瓊漿玉液,也修了個長生不老,還有一些猴子,在孫悟空大鬧地府時,猴子的生死簿,被孫悟空都一一注銷了。
孫悟空帶領花果山的猴子們,雖然有過一些毀滅性的打擊,但還是有一部分猴子們艱難的活了下來。
孫悟空是猴族們的首領,也是猴子們引以為傲的美猴王。他不禁帶領猴族們有了地位,不再受欺負,還讓猴族們越來越強大,給猴子們帶來了不少具體的實惠和好處。
壓在五行山下500年間的孫悟空,雖然遭了磨難,但相信猴子們也會口口相傳有關孫大圣的一切事跡。
孫悟空與猴子們的感情像一家人,這種親情不會因為悟空的成敗和榮辱而淡化,相反,經過考驗的親情,由感而生,由感而發,是剪不斷、抹不掉的。
加上,孫悟空偷吃了那么多蟠桃,和太上老君的仙丹,煉就了長生不老術,不僅其容貌不會變,其聲音也不會變。
果然,孫悟空納悶小猴子怎么知道是他回來,猴兒們誠懇地回答:剛才聽到大圣爺爺的志音,特來接見,還請多多扶持照顧!
猴哥雖然500年沒在花果山出現,可500年間,花果山從未停止關于猴哥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