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跟婆婆打電話了,按禮這樣的節日我們應該回娘家的,以前我們沒在家的時候,婆婆他們都會帶著孩子去我媽媽家,可是這兩年,他們也不走了,我們沒在家,他們這對親家,一年估計也不走一次,婆家不往娘家去,娘家不往婆家來,突然覺得,我和老公之間的婚姻,出來有一個共同的孩子,或者說老公也不怎么關心的孩子,我們之間他的還是他的,我的還是我的,公公說,他的腿又開始痛了,我知道這是人老了的緣故,對公公婆婆,我沒有太多的言語,很多事,不知道怎么說,說多了,要么就是嘴上答應,要么就是反駁到底,思想、想法。我們都沒有太多的交集,只是突然覺得,其實我左右不了任何人,在這個看似是都聽是我的家庭里,其實我是最無助的最無力的,
看著這樣明知一大堆毛病,就是不改的老公,一意孤行的他,似乎從來都沒有長大,得過且過,一些話,說多了他不僅聽不進去,還更加的堅持到底的性格,很多人說,他都是聽我的,其實自己卻覺得他是最聰明的,問吃什么,答:隨便,問這件事這么辦?答:隨便......每件事都是隨便這兩個字,最后要拿主意的時候,也是隨便,我做主了,做對了,沒功勞這是應該的,可是一旦決定錯了,我就在這個家成了眾矢之的,我還記得那一年,他小叔去世了,我們一家都沒在老家,我知道我們該去到現場,一家人都在問我,我們要不要回去,我當時說公公婆婆理所當然的要回去,畢竟是做哥哥嫂嫂的,而我沒有上班,帶著孩子,老公一個月就4千的工資,要租房子,還要買奶粉,還要抽煙...本來就是月光族的我們,我的建議是我們就不回去,來回的車費,一家人的又是一千多,老人回去就好了,我們家也算是心意嘛,可是最后我老公卻大聲的吼了我,一下子,我成了眾矢之的,公公婆婆老公,想的都是回去別人看到都回去了才有面子。我一下子 明白了,我終究還是外人。
我總以為,我們為了生活,不得不離開家鄉上班,希望這兩邊的父母互相扶持,多走動走動,互相照應,讓我們在外打拼都少操心一點,可是事實不是這樣的,娘家覺得養了女兒嫁出去,婆家的人來看他們是理所當然,而婆家在每次生日、端午、中秋都去了幾年以后,去年終于不走了,記憶中,母親似乎很久沒去我婆家了,我知道我沒有資格責怪他們,可是心里還是會憤憤不平,生孩子的那一年,剛出醫院的自己,老公不在,婆婆生病,我以為我唯一能依靠的自己的母親,卻說家里有活要做執意回家,無論我如何勸說留下來,我最親的人,終究還是選擇丟下剛出院的自己。現在,特別害怕給他們打電話,電話里,我找了一個輕松的工作,就是她的功勞,供我讀那么多書(其實我就高中畢業,考上的大學也因為她,選擇了放棄),如果我找不到工作,或者很累的工作,就會說供我讀那么多書有屁用,當初是我自己選擇不去念大學的,我多么想問問她,媽媽,如果從小你不是一味的管著我,什么都不讓我做,放學周末放假,都在地里,如果對我大方一點,讓我眼界開放一點,在18歲的時候,我怎么會一無所知的聽你們的隨便我讀不讀書,如果你們但凡分析一下,但凡支持一下,但凡沒有那么一點我自己拿主意的意思,在眼界窄在懵懂無知的那個年紀,怎么會選擇放棄,如今這樣的苦果就變成了你嘴里的當初是我不去讀的,家里的親戚有城里的有見多識廣的,竟沒有一個人告訴我,什么才是正確的選擇。
現在,每當我看著好朋友同樣的成績,選擇同樣的學校,現在卻和我有天壤之別,區別是什么,她有一個支持她的父母,為她拿主意的父母,有一個在她懷孕了,還舍得丟下老家的事趕過來照顧她的父母,而我沒有。照著鏡子里的自己,我才知道,原來自己真的是一無所有,金錢、物質、精神、疼愛。我什么都沒有。
我只能想著不傷害公公婆婆,和他們和平相處,我只能為老公洗衣做飯收拾家里,以他的事為大,我只能想著父母生我養我,不愿他們傷心,可是為什么,我事事以你們為先,事事都想會不會讓你們傷心,可是當我需要的時候,你們要么同仇敵愾,要么撒手而去,這樣的情節一次又一次的上演,我卻只能選擇接受,竟沒有一個人愿意為我犧牲一點時間,愿意為我多做一點事情。
很多次,我想到了死,既然沒有人疼愛我,我還在乎自己身體何用,可是在現在,身體有些疼痛的自己,卻害怕去醫院檢查,卻開始害怕離開。我知道,如果我離開了,對于父母,我只是他們的女兒之一,時間會讓他們平復,至少應該不會傷心太久,對于公公婆婆,我只是一個他們從未生養的外姓女子,沒有我,還會有另一個外姓女子來他們家,對于老公,我只是一個洗衣做飯還有點感情的人,可現實中的感情多么脆弱,又是多么容易遺忘,很快他會有另一個他愛的人陪著他白頭偕老,對于親戚,我只是一個茶余飯后的閑聊話題,可是唯一讓我害怕的,卻是那個十月懷胎歷經痛苦生下的孩子,如果我走了,怎會有人像我如此疼愛于她。突然覺得,自己人生有些悲哀!
此刻,我多么無力,我不是萬能的,有時候只想一個人靜靜的 靜靜的.....也許這就是生活就是婚姻就是我的人生。我改變不了,接受便是唯一的方法。感動似乎都與我的人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