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使巧勁兒",這是人們歷來所推崇的。在當今職場,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聰明,勤奮,干起工作來又非常愛動腦筋,成為了領導和同事眼中"聰明工作"的標桿。
這群人,在網絡上被稱為"司馬他",這是英文smart的譯音,表示做人做事聰明、靈巧。
"人們對司馬他的認可,實際上是對職場情商的重視。"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楊東指出,在職場中,情商的作用有時高于智商。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做事的三分是智商,做人的七分是情商。楊東說,情商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理解和管理的能力和察言觀色別人的情緒、與別人溝通的能力。
一項研究發現,情商對工作的貢獻是智商的兩倍之多,同時,公司的上層領導情商都很高。楊東表示,職場上情商高的人不會只埋頭干活,而是時時與領導保持順暢溝通,不斷按照要求修正工作。他們還善于發現同事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隨時取長補短。
不過,也有人擔心,這是否會成為一些人在工作上耍小聰明的借口?對此,智聯招聘的職業顧問提出,"司馬他"不是投機取巧,它應該是首先干好本職工作,在此基礎上巧妙地處理好各種關系,使自己的成績能夠得到認可。楊東指出,職場情商高不是城府深、心機重。相反,情商高的人做事不傷害人,能自我減壓,快樂工作。
職場人如何修煉高情商呢?智聯招聘的調查顯示,68.5%人認為要懂得如何讓老板滿意,但這并非是拍馬屁,而是及時與老板保持溝通,及時匯報工作。63%的人認為要善于思考和處理問題,51.9%的人認為要懂得發揮自身優勢,33%的人認為要有大局觀,31.5%的人認為要注重實踐并謙虛謹慎等。楊東對此評論道,要學會傾聽,多講肯定的話,對別人提出的話題保持興趣;學會分享經驗,常懷感恩的心;學會自我激勵,釋放壓力,控制情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