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晚唐為何盛產艷情詩?歌頌同性愛情的詩詞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大膽直白的描述,香艷濃烈的畫風,這就是中晚唐詩詞最鮮明的風格特點。中晚唐為何會盛產艷情詩?這些詩歌的開放的尺度到底有多大?與盛唐時期的詩歌又有怎樣的區別?同性愛情詩歌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一、中晚唐詩人寫艷情詩詞蔚然成風

艷情詩成為了中晚唐時期最流行的詩歌題材,其顯著現象就是,在這個時期涌現出了一大批寫艷情詩的作者,諸如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溫庭筠、李賀、元稹、魚玄機、韋莊等等。他們雖然在文學成就上各有不同,創作技法上也各有所長,但真正能讓世人銘記的作品,大多都是他們的艷情詩。

白居易的許多長詩都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諸如世人耳熟能詳的《長恨歌》、《琵琶行》等,但這些作品其實都是艷情詩。白居易的這些詩歌敘述了不同社會階層女子對愛情的追求和向往,尤其是在情色方面的描繪既生動又準確。如《井底引銀瓶》描述的就是女子不顧封建禮教約束,與男子“淫奔”的故事,這首長詩中有這樣一段:

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

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

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鬟逐君去。

這幾句詩中的描寫雖然有些隱晦,但意思很明確——女子與男子一見鐘情,相約在南山松柏樹下暗通款曲,最后女子跟著男子私奔了。這樣的描述在古代可謂是十分大膽與直白了。這首詩的結尾是一個悲催的結局,女子因私奔而遭到男子家人嫌棄,最終不得不離開男子。從立意上看,白居易這首詩具有批判社會現實的意義,但從創作手法上看,它還是屬于艷情詩的范疇。

白居易供養了不少歌姬和舞女,有名有姓的就有二十余人,不在冊的更難以盡數。因此,他吟詠歌姬、舞女以及娛樂、宴飲的詩歌也有很多,其中大多都表達了要及時行樂、游戲人生的主旨,如這首《與牛家妓樂雨后合宴》:

玉管清弦聲旖旎,翠釵紅袖坐參差。

兩家合奏洞房夜,八月連陰秋雨時。

歌臉有情凝睇久,舞腰無力轉裙遲。

人間歡樂無過此,上界西方即不知。

白居易這些詩歌描寫的場面雖然香艷,卻還都有底線,許多敏感場景和畫面都是點到即止,留給讀者自由想象。相比之下,他的好友元稹在詩歌中對情色的描述則更為奔放,如元稹的長詩《會真詩》中有這么一段:

戲調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低鬟蟬影動,回步?塵蒙。

轉?流花雪,登床抱綺叢。

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

眉黛羞頻聚,朱唇暖更融。

?清蘭蕊馥,膚潤?肌豐。

??慵移腕,多嬌愛斂躬。

汗光珠點點,發亂綠蔥蔥。

這首詩最早記錄在元稹的《鶯鶯傳》中,張生成功調戲鶯鶯并與之私會,這一段就是對他們床笫之歡的精彩描述。大多數人認為,《鶯鶯傳》中的張生原型就是元稹自己。元稹少時曾與崔家之女鶯鶯有過一段纏綿悱惻的情緣,令他終生難忘,便將這段往事寫成小說,后來更是被王實甫改編成了著名戲曲《西廂記》。

對于白居易和元稹的艷情詩,后世學者頗有微詞,不少人認為他們的這類詩歌荒唐膚淺、浮艷庸俗。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類艷情詩不僅代表了當時人們對自由愛情的向往,也引領了中晚唐艷情詩歌的興盛發展。

二、中晚唐艷情詩適用于各種場合

中晚唐時期,詩人對艷情詩創作的熱情空前高漲,在任何場合下都毫不避諱,以此為樂乃至以此為榮。

不管是在皇庭相府的隆重宴會上,還是在朋友相聚的私人家宴上,吟唱艷情詩都是當時普遍的社會風尚。例如,溫庭筠的《舞衣曲》就應該是在宮廷宴飲上所作:

藕腸纖縷抽輕春,煙機漠漠嬌娥顰。

金梭淅瀝透空薄,剪落交刀吹斷云。

張家公子夜聞雨,夜向蘭堂思楚舞。

蟬衫麟帶壓愁香,偷得鶯簧鎖金縷。

管含蘭氣嬌語悲,胡槽雪腕鴛鴦絲。

芙蓉力弱應難定,楊柳風多不自持。

回顰笑語西窗客,星斗寥寥波脈脈。

不逐秦王卷象床,滿樓明月梨花白。

溫庭筠這首詩寫得雖然艷麗,卻還中規中矩,畢竟是在大型正式場合,不好過于孟浪。但是,在私底下的朋友聚會上,詩人們則少了拘謹和約束,才情的釋放更為放蕩和不羈。如,李郢在朋友“張郎中”家里聚會時,寫下了一首詩《張郎中宅戲贈二首》:

薄雪燕蓊紫燕釵,釵垂簏簌抱香懷。

一聲歌罷劉郎醉,脫取明金壓繡鞋。

謝家青妓邃重關,誰省春風見玉顏。

聞道彩鸞三十六,一雙雙對綠池蓮。

李郢的詩詞向來以老練沉穩著稱,而他上面這兩首詩描寫的場面既香艷又別開生面,可見中晚唐文人在宴會或各種娛樂場合寫艷詩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就像公文寫作一樣,沒有任何不妥當的地方。

除了宴會娛樂場合之外,文人之間日常交往和書信往來時,也會用艷情詩互相酬答,以此來傳遞情感。白居易、劉禹錫同朝為官,是同事,是好友,更是詩友,他們相處近二十年,相互唱和的詩詞就有數百首,集成冊的唱和詩歌多達四卷書。例如,白居易寫了一首《春詞》:

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

斜倚欄干背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

劉禹錫立馬就與他和了一首《和樂天春詞》: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這兩首詩采用“步韻”的原則,十分嚴謹的一唱一和,共同描繪了一個閨中思春少婦的形象,構思精巧幽趣,用詞端莊典雅,是艷情詩中的文藝小品。可見,文人間的溝通方式就是與眾不同,把普通人的七情六欲說得如此清新脫俗,令人嘆為觀止。

另外,中晚唐的詩人們更多的是用艷情詩來歌頌愛情、記錄生活、表達日常的情感,他們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寫進詩歌里,不管這件事有多么細微,都是他們良好的創作靈感和源泉。例如,韓偓就專門寫了一首《詠手》來歌頌女子的芊芊玉指:

腕白膚紅玉筍芽,調琴抽線露尖斜。

背人細撚垂胭鬢。向鏡輕勻襯臉霞。

悵望昔逢褰繡幔,依稀曾見托金車。

后園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蕪又折花。

這首詩雖然是手的特寫,但經過韓偓的這樣描述,一位活色生香的女子形象俏然立于紙上,讓人對她嬌美的容顏以及絕代的風姿充滿了幻想。

可見,中晚唐時期,艷情詩可謂充斥了詩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是一個十分普遍的詩歌題材。

三、中晚唐時期艷情詩歌的風格多變,開放尺度不一

縱然都是艷情詩,但在不同作者、不同場合及不同心境下寫出來,風格也是迥異的。晚唐時期的艷情詩大致能分為以下四種風格類型:

一是風流飄逸型。這種風格的艷情詩清俊舒朗,行文上如鶴舞長空,往往體現了作者放蕩不羈的個性和恃才傲物的情懷,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杜牧。

杜牧生性風流,在各地為官時都有情人,每次與情人分別,他都會留下詩歌作為贈別。現在流行的網絡語“春風十里不如你”就是化用自杜牧《贈別二首》中的詩句“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然而,我個人覺得,最能表現杜牧瀟灑風度的詩應該是這首《留贈》:

舞靴應任閑人看,笑臉還須待我開。

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

讀杜牧的贈別詩,從來不覺悲凄,反而有種灑脫和豁達的情愫浸潤在字里行間。上面這首《留贈》除了有同樣的灑脫和豁達之情外,更有一種舍我其誰的自信,和來日方長的從容氣度在里面,表現出了年輕人那種“雄姿勃發”的氣場,讓人不覺莞爾。

二是朦朧隱晦型。這個類型的艷情詩欲說還休,有滿腹的心事不吐不快,卻又不好意思直接說,因而顧左右而言他,給人營造一種霧里看花的晦澀感覺。“朦朧詩”的主要代表人物非李商隱莫屬,他的詩大多含蓄婉轉,用詞綺麗精巧,情感深沉凝滯而又柔腸百轉。李商隱詩詞中最晦澀的莫過于《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這首詩字字珠璣,意境優美且內涵深重,而且沒人能真正讀得懂它。有人說,這是李商隱表達自己在官場上的失意之情,有人認為它是描寫李商隱失意的愛情,眾說紛紜。

據說,李商隱的情人數不勝數,其中不少還是朝廷重臣的妻妾,甚至還有皇宮里的妃子。在這種情況下,李商隱絕不可能明目張膽地把自己偷情的事情寫進詩里,他只能通過模模糊糊的描述來記錄自己紛繁復雜的情感。正因如此,李商隱的詩反而是最受后世人關注的,大家都不斷地猜測隱藏在這些詩歌背后的故事,也成為了茶余飯后的八卦談資。

三是大膽直白型。這類艷情詩詞的作者從不避諱對香艷場景的描繪,在他們筆下,女性的美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男女之間的激情和愛戀都無比的坦蕩和露骨,開放的尺度非常大。這類艷情詩作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韓偓,他的一首《詠浴》就描寫了一個十分香艷的女子沐浴場景:

再整魚犀攏翠簪,解衣先覺冷森森。

教移蘭燭頻羞影,自試香湯更怕深。

初似洗花難抑按,終憂沃雪不勝任。

豈知侍女簾帷外,剩取君王幾餅金。

韓偓有大量著力描寫女性柔美和男女情欲的詩歌,他的這些詩歌自成一派,形成了具有他個人風味的“香奩體”,在當時封建社會里獨樹一幟。因詩歌尺度過大,韓偓在千余年里沒少受世人的唾棄。但不得不說,韓偓這種張揚的個性和追求解放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為后來詩歌內容的豐富提供了借鑒。

四是清新脫俗型。這類艷情詩雖然描寫的場景也是十分的香艷,但用詞非常的講究和典雅,營造的氛圍十分的高雅清新,詩詞中的意境比較悠遠,也容易被普羅大眾所接受。這類作品的代表人物就是溫庭筠,他的詩詞大多都是描寫閨中女子的生活場景,充滿華貴富麗之氣,正如這首《更漏子》: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溫庭筠擅長用精致的場景來烘托詩中曖昧而柔媚的氣氛,從而將那種華美、慵懶的貴族生活表現得活靈活現,又充滿了挑逗意味兒。艷而不俗成為了溫庭筠最為獨特的詞風,正因如此,他被世人尊崇為“花間派”的鼻祖,也是婉約詞風的開啟者。

由此可見,中晚唐時期的艷情詩也不都是一個腔調,而是群芳斗艷、蔚為大觀的。而且,艷情詩中開放的尺度也不一而足,這是由詩人個人的品位和風格決定的。

四、盛唐時期詩歌風格的主要特點

盛唐時期雖然也有艷情詩,但絕非主流,而且這個時期的艷情詩大多都是借以感懷明志,展現風骨,極少直白而露骨地描述艷情。

如果要從整體上概括盛唐時期詩歌的風格特點,那就是雄健清新,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要研究盛唐詩歌,李白、杜甫這兩個人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

李白的詩歌不僅大氣磅礴,更是有著極致的浪漫色彩,不論是《將敬酒》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邁,還是《月下獨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寂,又或是《清平調》里“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柔情,他的詩歌都從骨子里透露出超凡脫俗的仙氣,使人讀來有種凌云翱翔、飄塵出世的感覺,這或者與他少年時的修道游俠生活經歷有關,不是每個人都學得來的。

杜甫的詩歌雖然偏現實主義,但文辭華美,句式嚴整,節奏明快,立意更是高奇,內涵深遠,不論是《絕句》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明媚,還是《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蕭瑟,又或者是《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悲憤,他的詩不僅能給人以聽覺上的享受,還能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更能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

如果從題材上劃分,盛唐詩歌大致可以分為“田園詩”和“邊塞詩”。但不管怎么劃分類別,盛唐詩更多的是表達作者的理想抱負,抒發他們的家國情懷,而甚少談論兒女私情的。

田園派詩人孟浩然官場失意而歸隱山林,他的詩歌多數是表達一種“放下”、“舍得”的豁達心境,如《秋登蘭山寄張五》中“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所描繪的那種恬淡寧靜的鄉村景色,真能把讀者的心靈滌蕩個干凈。

邊塞詩人高適戰功赫赫,他的詩歌更多的是表達一種衛邊戍國的愛國情懷,如《燕歌行》中“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所表達出的沖天氣概,以及視死如歸的霸氣,令讀者為之深深拜服。

可見,盛唐詩歌是以表達作者志向和抒發家國情懷為主流的,這與中晚唐盛行的艷情主題詩歌有很大的不同。

五、艷情詩溯源,同性愛情詩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雖說艷情詩是中晚唐時期的主流,但并不代表在這之前就沒有艷情詩。事實上,艷情詩早在《詩經》里就出現過,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這首《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子衿》是一首極為經典詩歌,雖然現在仍有不少人在爭論,它到底是不是表達同性之間的愛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言辭和畫風極度唯美,以致傳頌數千年都不過時。

艷情詩在各個時期都有,學者們卻一致認為,真正推動艷情詩發展的竟然是地動儀的發明者張衡。據考證,東漢的張衡創作了一首《同聲歌》,這也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五言詩:

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

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思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為羅衾幬,在上衛風霜。

灑掃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戶結金扃,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御,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眾夫希所見,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不難看出,這首《同聲歌》是從女子角度,記錄了令她難以忘懷的新婚之夜的場景,詩歌的最后幾句將新婚夫妻床笫上的動態描繪得活色生香,讓人不覺臉紅。

在張衡的帶動下,艷情詩逐漸變得開放起來,描寫的題材越來越廣,尺度也越來越大。在三國和西晉時期,歌頌同性愛情的詩歌層出不窮,阮籍的這首《詠懷之十二》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作品:

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

悅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盼發姿媚,言笑吐芬芳。

攜手等歡愛,宿昔同衾裳。

愿為雙飛鳥,比翼共翱翔。

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這首詩句式整齊,節奏明晰,用詞華美艷麗,句句經典,讓人回味無窮。可見,古人對男子之間的愛情絲毫沒有鄙視和褻瀆之意,在他們的詩歌里,所有愛情都值得被歌頌、被銘記。在阮籍之后,更多描寫同性愛情的詩歌也紛紛現世,成為了不朽的神作。

所以,艷情詩不是中晚唐所獨有,任何時代它都是人們所關愛的創作題材之一,只不過在中晚唐時期,艷情詩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已,開放尺度也變得越來越大。

六、艷情詩為何會在中晚唐盛行?

文學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而詩歌題材和風格的流行程度,正是體現了社會發展的狀況和人民審美的情趣。艷情詩之所以在中晚唐時期流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治環境影響,國家上層建筑的主體意識直接引導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盛唐時期,唐玄宗在位初始勵精圖治,使得國家政治清明,宰臣賢能,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優秀的政府是民心所向,這個時候的文人墨客心中更多的是理想和抱負,期盼著如何發揮自己的才華,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中大放異彩。所以盛唐詩人的作品里,大多是積極而健康的內容。

中晚唐時期的政治環境恰好相反,君王懶政,藩鎮割據,貪官遍野,國力逐漸衰弱,民不聊生。這個時期的文化人,對政府比較失望,對政治前途不抱過多的期望,轉而將注意力投入到了容易讓人淪喪的感情和奢靡生活上。因此,中晚唐的詩歌大多是浮靡而頹廢的。

二是社會環境影響,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影響著人民的物質和精神追求。

盛唐時期,經濟高度發展,人民物質需求得到極大的滿足,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同時,國家至上而下對文化的追求也是比較高大上的。唐玄宗本身就是個極具文藝氣息的皇帝,他在文化上的造詣以及品位極大地引領了當時國內的詩歌潮流。

而中晚唐時期,經濟和國力逐漸衰退,社會層級出現兩級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這種怪異的社會經濟模式,便催生了畸形的文化產物。同時,國家君主對文化的追求并不熱衷,尤其是后唐君主唐莊宗整日寵幸伶人,貪圖驕奢淫恥的生活,追求感官刺激,這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下面百官和文人的價值取向。富人們的需求被文人們所捕捉,反應窮奢極侈生活,以及填補空虛精神世界的艷情詩就此興盛。

三是文化環境影響,經歷了盛唐時期文化大繁榮,那些高大上的題材和情感內容,早被先賢們寫盡了,優秀綺麗的詩句早已深入人心,同題材的作品如果不能推陳出新、標新立異,很難再度占據讀者的心靈。中晚唐時期,人們空虛的內心只能用情欲和肉欲來填充,而這個領域的詩歌卻還大有可為。因此,詩人們紛紛將創作的精力投入到了艷情詩歌領域。

綜上所述,艷情詩之所以在中晚唐時期出現繁榮景象,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歷史的選擇。即使艷情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不算最顯著,但它也的確是詩歌領域不可或缺的一環。同時,中晚唐的艷情詩為后世詩詞的發展,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值得人們深入研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讀詩札記|細說唐詩三百首之六
初唐詩歌,從纖巧輕浮的“江左遺風”走向豪邁高遠的“盛唐氣象”
李白為什么沒有放手寫艷情詩?
《慶余年》所在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在歷史上處于何種水平?
這100個人代表了中國古代詩詞的最高成就,沒有一個濫竽充數
7個朝代,7首詩,窺探不同朝代的詩歌特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积石山| 大英县| 阿拉善盟| 光山县| 双鸭山市| 浏阳市| 石屏县| 寻甸| 莆田市| 华池县| 凤庆县| 万盛区| 自贡市| 长葛市| 开封市| 湛江市| 晴隆县| 阳西县| 陇南市| 商都县| 南开区| 阳高县| 永修县| 吉安市| 自治县| 太原市| 牙克石市| 三河市| 保亭| 太保市| 蓬安县| 门源| 孝感市| 新宁县| 建瓯市| 承德县| 咸阳市| 随州市| 星座| 都兰县|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