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經歷了24個朝代,而這24個朝代中,有408個皇帝曾統治執政。那這些皇帝都是哪里人呢?答案是全國各地。
那就是說,如今中國的大多省份都曾經誕生過皇帝,但有一個大省在歷史上人才輩出,但卻從未出過皇帝,是哪個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相信大家心里都已經知道答案了,對,就是山東省從來沒出現過皇帝。
人家都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句話對山東而言,絕對是個例外。
那山東省為什么從古至今頻出人才卻沒能出一個皇帝呢?這就得將他與中國出現皇帝最多的省份來做一下對比,也許我們就能從中找到答案。
有這么一句話,“秦川自古帝王鄉”,說的就是秦川地域出現了很多的帝王。那么800里秦川是現今中國的哪個省份呢?
正是陜西、甘肅一帶,據統計,陜西在歷史上出現了20多位皇帝,而被譽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就出自于此地。
甘肅歷史上出現過十位皇帝。在古代,甘肅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處于黃河上游,又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是曾經最繁華富裕的地方,被稱為中華文明的發源之一。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這么多皇帝的出現呢?還是因為秦川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進可東出中原大殺四方,退可獨臥西北堅守。
就拿秦朝來說,秦朝有著兩大關,潼關和函谷關,這是西北入中原的必經之地,反過來講,也是中原進西北的必經之地。
從古至今,這里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想打敗秦國,就得先過了這兩關再說,而他們則被秦始皇牢牢的拴在手中。
他們就像是給秦國套上了一層厚厚的護盾,別人進攻秦朝的力量會被這兩大關削弱一半,而秦始皇的進攻別國則是事半功倍。
而且他們的存在也讓秦朝能夠沒有后顧之憂,打得過,皆大歡喜,打不過,直接退回死守,讓人無可奈何。
而這優越的地理位置也給了他們更多的機會,所以歷史上秦川地區才出了很多皇帝。而山東的地理位置則沒有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沒有什么易守難攻的關隘。
當然,這只是地理位置上的理由。
再來對比一下他與江南地區,江南是出過帝王的,比如孫權,而山東一個皇帝也沒有,這是為什么呢?
同樣的沿海,同樣的肥沃土地,不管是農業、漁業還是工商業,歷史上的山東都不弱。那他究竟差在哪里呢?
首先正是因為山東地區土壤肥沃多平原,適宜糧食種植也適宜人的生存發展。所以百姓生活富足安穩,自然不會沒事找事兒的拼著身家性命去謀朝篡位。
其次就要從孔子說起,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是最得儒家思想真傳的省份。孔子出生于齊國,在齊國開業授課,有天下門徒三千,創立了儒家思想。
同時,他還撰寫了一系列儒家思想的書籍,儒學思想對山東后代有著極大影響,儒學思想延續至今,影響最深的地域依舊是山東。
孔子
儒家的道德理念是講究個人的修養和道德建設。以孔子來講,不管當今皇帝多么昏庸,你都不能去起兵造反。
皇帝昏庸自然是皇帝的錯,但你起兵造反就是大逆不道,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加之儒家講究為政為德,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拋棄德行,以仁愛之心施于他人。
所以,因為儒家理念的禁錮,讓山東歷代人才總是壓制自己的“叛逆”思想。所以山東從古至今沒有出現過皇帝,這便是與當地的文化氛圍和思想觀念有著直接的聯系。
雖然沒有出現皇帝,但歷史上有很多名將都是山東籍,比如寫出《孫子兵法》的“兵圣”孫武,他不僅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更是被西方稱為“東方兵學鼻祖”。
再比如赫赫有名的抗倭英雄戚繼光,四庫全書收錄了他所撰寫的兩部兵書,抗倭十年,為朝廷解決了沿海地區的隱患,又北擊蒙古部族,不僅保衛了國家北部的安全,還為蒙漢的和平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沒有皇帝的出現,這不能說明什么,畢竟如今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每個省份和人民的努力。
而如今的每個省份地區都有各自需要承擔的責任,那你知道如今的山東承載著怎樣的功能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圖片及故事素材均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