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令##詩詞#
1、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金朝·王庭筠《絕句》
2、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宋代·晏幾道《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
3、一片冷香唯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 清代·納蘭性德《夢江南·新來好》
4、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唐代·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5、青山相待,白云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 — 元代·宋方壺《山坡羊·道情》
6、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 唐代·王勃《別薛華》
7、三千丈清愁鬢發(fā),五十年春夢繁華。 — 元代·喬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8、塵埃滿面三千里,一笑相看似夢間。 — 宋代·韓元吉《初見龜山塔》
9、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 宋代·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10、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五代·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11、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 宋代·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12、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 唐代·杜牧《遣懷》
13、南風(fēng)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 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14、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 宋代·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二首》
15、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 宋代·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16、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 宋代·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17、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 五代·李煜《烏夜啼·昨夜風(fēng)兼雨》
18、夜月一簾幽夢,春風(fēng)十里柔情。 — 宋代·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19、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 元代·唐珙《題龍陽縣青草湖》
20、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閑人不夢君。 — 唐代·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21、夢里青春可得追?欲將詩句絆余暉。— 宋代·蘇軾《和子由四首·送春》
22、夢里瞢騰說夢華,鶯鶯燕燕已天涯。 — 宋代·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
23、夢回人遠(yuǎn)許多愁,只在梨花風(fēng)雨處。 — 宋代·辛棄疾《玉樓春·風(fēng)前欲勸春光住》
24、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宋代·陸游《沈園二首·其二》
25、遠(yuǎn)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兩漢·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26、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 清代·納蘭性德《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
27、鎮(zhèn)長獨立到黃昏,卻怕良宵頻夢見。 — 五代·顧敻《玉樓春·拂水雙飛來去燕》
28、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宋代·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29、長安如夢里,何日是歸期。 — 唐代·李白《送陸判官往琵琶峽》
30、一夜西風(fēng)吹夢去,不辭關(guān)險入山城。 — 清代·洪繻《和蔡君念淙因夢見憶二首》
31、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唐代·李商隱《錦瑟》
32、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唐代·陳陶《隴西行四首》
33、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清代·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34、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后疑。 — 唐代·王昌齡《長信怨》
35、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 唐代·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
36、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 清代·納蘭性德《采桑子·明月多情應(yīng)笑我》
37、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 — 宋代·晏幾道《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38、記不分明疑是夢,夢來還隔一重簾。— 清代·納蘭性德《赤棗子·風(fēng)淅淅》
39、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 宋代·晏幾道《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
40、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 宋代·蔣捷《梅花引·荊溪阻雪》
41、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 宋代·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42、閉門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夢回。— 宋代·蘇轍《游西湖》
43、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 宋代·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44、青海不來如意夢,紅箋暫寫違心字。 — 清代·納蘭性德《滿江紅·代北燕南》
45、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 宋代·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46、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游絲。 — 清代·納蘭性德《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
47、關(guān)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 宋代·晏幾道《生查子·關(guān)山魂夢長》
48、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宋代·陳摶《歸隱》
49、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宋代·朱熹《偶成》
50、歸夢碧紗窗,說與人人道。 — 宋代·晏幾道《生查子·關(guān)山魂夢長》
詩詞如一杯醇香的美酒。品味其中的詩意,仿佛品味生命的美好,讓人在閱讀中得到靈魂的滋養(yǎng)。一起來品詩頌詞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美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