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頂級謀士極其重要,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本文選擇十大謀士,排名不分先后。選擇的標準是:
1、主公信任 2、有所建樹 3、智謀過人
一、智圣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以神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空城計、三顧茅廬、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等。初出茅廬燒夏侯惇、燒曹仁、燒曹操,三把大火名揚天下,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極其推崇,虛構了不少故事。
在民間,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智圣,諸葛弩、手推車、某牛流馬、諸葛錦、孔明燈、孔明鎖、孔明棋、地雷、木獸等相傳是諸葛亮發明。
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并且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認為陳壽沒有把諸葛亮的軍事能力記載下來。
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諸葛亮的一篇《出師表》,感人肺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常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得到劉備的三顧茅廬,君臣相得,歷代文臣一諸葛為榜樣。杜甫詩曰:“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蘇軾贊曰:“密如神鬼,疾如風雷。進不可當,退不可追。晝不可攻,夜不可襲。多不可敵,少不可欺。前后應會,左右指揮。移五行之性,變四時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
二、鬼才郭嘉
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郭嘉是能左右戰局之人,經常出一言,勝數完雄兵。
郭嘉連年隨軍征戰,病逝前,留下計謀。去世后,曹操按郭嘉計謀執行,成功讓公孫康斬殺二袁并降曹,使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兼領遼東。
曹操對郭嘉十分信任,曾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國大事托付給郭嘉。郭嘉去世后,曹操非常傷心,痛哭流涕。赤壁之戰后,曹操不哭戰敗,痛哭郭嘉,認為如果郭嘉在世,赤壁之戰不至于戰敗。
三、冢虎司馬懿
司馬懿與諸葛亮大戰數年,雖然處于下風,但還是可以獨擋。奇謀善策,老謀深算,最終三國都被他家統一了。
四、毒士賈詡
賈詡明哲保身,計謀毒辣,跟隨多為君主都算無遺策。跟隨李催是王允、呂布失敗,跟張繡大敗曹操,跟曹操更是多有奇謀毒計,助曹丕登上王位。
五、鳳雛龐統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助劉備取西川
六、江左周郎
“世間豪杰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安邦重臣,火燒赤壁。
七、相國荀彧
少年被稱為“王佐之才”,曹操稱為“吾之子房”,漢室的擁護者。助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操推薦了眾多人才。荀彧是曹操戰略方面的重要謀士,為曹操多年鎮守后方。
八、謀主荀攸
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贊。荀攸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他生前設奇策共十二計,后失傳。
九、奇謀法正
漢中大戰多獻奇謀,“步步為營”、“聲東擊西”等,大敗曹軍。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隨后追謚他為翼侯,諸葛亮曾感嘆道:“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十、毒士李儒
是董卓的首席謀士,為董卓所親信,大小事宜均與之參謀,堪稱智囊,助董卓雄霸天下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