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金太祖陵風水之謎

古代社會特別注重保護龍脈,普遍認為挖掘祖陵會導致王氣外泄,龍脈受損,而金太祖陵卻北陵南遷,三次下葬,被稱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帝王陵“搬冢運動”。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金國,或稱大金、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一個政權,創建人為金太祖完顏旻。

金國始建于1115年,建都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后遷都中都(今北京),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開封)。1234年時被蒙古與南宋聯合進攻所滅,共經歷10位帝王。

金太祖完顏旻在位9年,征戰半生,56歲正當英年時(1123年),猝然病逝。

1123年9月,金太宗完顏晟率完顏氏家族子弟和滿朝文武大臣,將金太祖棺停葬于上京宮城(今黑龍江省阿城市)西南,并建寧神殿,四時祭拜。1135年2月,完顏旻被遷葬到一座風水極佳的高山下,曰“和陵”。到了1141年(金國第三位皇帝金熙宗時期),和陵被改稱為睿陵。

1155年11月,金國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顏亮將太祖陵遷到大房山(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區,系太行山余脈)云峰山下,選中了九龍山“主龍”龍首之下的龍銜寺安葬了金太祖,仍號睿陵。這就是歷史上的“三葬太祖陵”的經過。

古代社會特別注重保護龍脈,普遍認為挖掘祖陵會導致王氣外泄,龍脈受損,對于江山社稷是極其不利的事情。當然,如果是祖宗顯靈要求移陵,那就另當別論了。

史書上有這樣一個記載,完顏亮年輕時一直在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市)內演練武藝和攻讀經書和兵法。一日,天氣特別晴朗,他便縱馬獵游,不知不覺中到了金太祖陵前,即下馬祭拜。三拜之后,突然晴天霹雷,頓時大雨滂沱,已然無法返回會寧府。守陵的陵戶們見此情景,便請完顏亮休息一夜,待天明再回。

簡單進食之后,完顏亮獨自一人進入上宮,席地而臥。到了子夜,突然一陣亮光,照得上宮四壁通透,完顏亮張開雙眼,定睛一看,原來是祖父完顏旻的牌位,此刻金光閃閃,他感到非常驚恐,馬上長跪不起。恍惚中,祖父告訴他,他是長孫,命該襲位,稱帝之后,必須做一件事,就是北都南歸、北陵南遷。隨后,牌位靈光頓失,大雨驟停。

完顏亮心里泛起了滔天大浪,隨即出殿,上馬直奔會寧府。是時,恰逢有一個守夜仆人看到海陵王疾馳東去,天上有五彩祥云從天而過,飄向東方。

很快,海陵王有帝王之氣的傳說傳遍了大江南北。待完顏亮弒君篡位登基稱帝后,他念念不忘金太祖吩咐的“北都南歸,北陵南遷”之事。這才有了“一個皇帝,三個皇陵”的說法。

1153年,金太祖陵遷到燕京,完顏亮命令堪輿師找了一年,也沒有找到一處上佳的風水寶地。

從堪輿學上說,一處上佳的風水寶地,前面至少要有兩座“山”,即“朝山”、“案山”,左右還應出現“護砂”。所謂‘朝山”,就是朝臣站立的地方,“案山”則是皇帝放辦公桌“案幾”的場所;從位置上來說,“案”近而“朝”遠。

完顏亮見選陵址之事遲遲沒有進展,就向他的私交,當時的全真教大教主王處一商量。

1154年的一天,完顏亮邀王處一出外行獵,行至大房山大紅谷時,王處一說此處可以選為陵區,大紅谷因谷口外巖石裸露處的一片片石頭和砂土呈現紅色而得名。

行至九龍山時,王處一大喜,只見九龍山的九條山梁由高到低,依次順勢展開,龍條山脊奔騰而下,正中一條高于其他八條,中峰正前方是高聳的山壁,近處則是一處中間低平、兩邊凸起的山崗;東側有連綿不斷的山頭,西側則分布著多個小山包。主峰下泉水環流,終年不息;層林重疊,紫氣繚繞。

九龍山的山形地貌正是風水寶地中的經典:遠方高聳的山壁是“朝山”,近處低平的山丘則是“案山”,左右連綿山崗無疑就是天然“護砂”了,也就是風水學上所謂的“左青龍”、“右白虎”了。

王處一指著山峰走勢告訴完顏亮,正峰的龍頭處可以安葬金太祖,龍子龍孫可葬于側龍處。而“九”謂“多”,預示著大金王朝可以千秋萬世,永不衰竭。完顏亮聽到這些,頻頻點頭贊許。

這時,一頭小鹿突然從草叢中躍起,向前奔去,完顏亮趕忙拍馬追趕,把王處一和一眾侍衛都落在了身后。忽然山路一轉,小鹿失去了蹤影,前面是一座金光閃閃的寺院。完顏亮覺得奇怪,便追進了寺院,但更奇怪的一幕又出現了,恍恍惚惚間,他抬頭看見的不是佛像,而是看到金太祖、金太宗等幾位逝去的先祖竟然坐在香案上。后來得知,此寺叫龍城寺,正好位于九龍山的中峰,“龍頭”上。

這樣,完顏亮更加相信王處一的話了。回到中都(今北京)后,便下令把金太祖、金太宗、兀術的陵墓從東北遷來,把龍城寺的佛像肚子鑿開,安放三位祖宗的牌位。在寺基上鑿洞挖穴,安放了他們三人的靈柩。

至于王處一給完顏亮指點陵寢為何偏偏選在九龍山,后人多有解釋,最具神秘色彩的是,認為金朝歷經九代皇帝,故又稱“九龍”,九代之后,靈氣散盡,金朝也將隨之滅亡了。

蒙古人統一中國后,蒙古人認金國為一家,處處以金國的繼承者自居,對金帝王陵進行了修理,并定期祭祀,金帝王陵一度成為元時有名的“京西八景”之一。

即使到了明朝初年,金帝王陵仍受到明政府的優待。然而,到朱由校當皇帝的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事情發生了變化,金太祖陵遭受了滅頂之災,史稱“天啟掘陵”。

明朝皇帝好端端的為何要跑去破壞金人主墳?這就不得不說到另外一個關外的民族—滿族了。

原來,太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建州各部,于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在東北建國,國號“金”(注:清政權前身,史稱“后金”)。起用這個國號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復興當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國。

后金定都遼陽,舉國一派生機,在和明朝的數次戰爭中,都把明朝擊敗,特別是薩爾濟之戰和遼陽、錦州之戰,更把明朝打得一敗涂地,對大明王朝已構成了嚴重威脅。而明朝時由宦官魏忠賢專擅朝政,腐敗透頂,社會動亂,義軍四起,政權搖搖欲墜。

朱由校眼看內憂外患,憂心忡忡,害怕大明江山就此斷送在自己手上,到了地下無顏見列祖列宗。于是,他病急亂投醫,聽信風水先生的話,認為后金是“金國余孽”,其興起是300多年前入葬的京西大房山九龍山的金帝陵王氣太盛,女真龍運未絕,遂采納了破風水,斷龍脈、泄王氣的“妙計”。

1622年,朱由校派人去九龍山掘陵,金陵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金太祖陵的地面建筑無一幸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天意!完顏阿骨打死后葬在九龍山,竟然暗合了金朝幾百年的國運!
明朝皇帝偷挖大清龍脈 結果搗毀了金國帝王陵
大明王朝為何沒有挖斷滿人的“龍脈”?
北京最早最大的皇家陵寢 房山金陵
朱元璋子孫挖斷了大清龍脈
北京史上第一片帝陵區的消失,朱元璋建陵時特派人來考察,可惜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爱县| 健康| 栾城县| 彰化市| 阿拉善左旗| 贵港市| 宝兴县| 石台县| 龙里县| 扶余县| 新乐市| 雷波县| 遂昌县| 肥西县| 荃湾区| 阜南县| 巨鹿县| 方城县| 达尔| 宜宾县| 谢通门县| 思茅市| 邯郸县| 如皋市| 罗江县| 景德镇市| 松桃| 南部县| 郎溪县| 南充市| 嵩明县| 临漳县| 新巴尔虎左旗| 通河县| 阳信县| 阳泉市| 南乐县| 介休市| 泰兴市| 泽普县|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