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生在帝王家,就注定了一生不凡。尤其是帝王家的皇子,更是如此,因為他們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權力的頂峰——皇位。而在皇子之中最為尊貴的,莫過于太子。所謂太子,是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是國家未來的主人,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自古以來,為了太子這個位置,各代的皇室成員無數次同室操戈,兵戎相見,著名的事件有:唐太宗三兄弟的玄武門之變、康熙各皇子的九子奪嫡等等。
這些事例無不在向人證明著:太子之位是皇子一生最重要的追求。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有人為了太子之位可以對至親兄弟揮下屠刀,也會有人主動辭讓,甘愿退出。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位人物,他本是開國皇帝的嫡長子,一出生就是太子,并且才能也非常出眾,皇帝也并沒有表示過對他有反感,但他卻多次要求辭去太子之位,將皇位讓給了別人。他就是漢光武帝的兒子劉疆。
劉疆的一生本來一開始相當幸運。他的母親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雖然郭圣通一開始是因為舅舅真定王劉揚的原因嫁給了劉秀,以此換得劉郭兩家的政治聯姻。但在婚后,劉秀并沒有對郭圣通另眼相待,反而對其非常寵愛。當劉秀稱帝后,雖然本來想立原配夫人陰麗華作為皇后,但在陰麗華以劉秀和郭圣通共過患難且有子嗣的原因拒絕后,郭圣通順利的成為了皇后。
而在劉秀稱帝的同一年,他和郭圣通的第一個兒子劉疆出生了,在建武二年(公元26),劉疆被冊立為皇太子。這時的郭氏母子風頭一時無二,哪怕在同一年的年初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劉揚因為謀反被誅殺,也沒有影響到郭氏成為皇后,以及劉疆成為太子。可見當時劉秀對于郭氏母子的寵愛。
劉秀對于劉疆的培養,也一直按照儲君的標準在進行著。劉疆出生后不久,劉秀就已經忙著為他選拔賢能的人才作為其老師,甚至在建武十五年(39),還將劉疆的另外兩個同母弟弟分別封為左翊公和右翊公,體現出劉秀希望這兩個皇子能夠成為太子劉疆的左膀右臂的期盼之意。
不過,世事難料,建武十七年(41),漢光武帝劉秀以“懷執怨懟”和“呂霍之風”的理由,將郭圣通廢除了皇后之位,并將陰麗華冊封為皇后。雖然在同一年他就將郭圣通的兒子,原本的右翊公劉輔封了中山王,還封郭圣通為中山王太后,并多劃了一個郡給中山王,以兩個郡來奉養郭氏,而且劉疆的太子之位也沒有受到影響。
雖然劉秀一直沒有表現出試圖廢儲的想法,但生性聰慧的劉疆自己卻很清楚,自己之前當了十六年的儲君,是因為自己是作為皇后的郭圣通的嫡長子,所以于情于理他都應該作為儲君。但現在他的母親已經不再是皇后了,而依照禮法,他也不再是嫡長子。雖然自己沒有過失,但作為庶子而居于儲君之位是不合禮法的。那么若是再繼續呆在這個位置上難免會成為眾矢之的。
于是,劉疆在母親被廢后,就多次通過諸王向父親劉秀傳達自己想要退居藩王的意愿,希望得到劉秀的允許。但劉秀并沒有同意。劉秀也明白,自己廢后一事本來就有些牽強,而太子一方面生性謙恭,另一方面并沒有過錯,自己若是就這樣將太子一并廢黜,難免顯得不近人情。
劉疆雖然沒有被廢掉太子之位,但在這個位置上他也難以呆得踏實。他一直希望能夠得到一個能夠讓漢光武帝同意自己辭位的機會。兩年后的建武十九年(43),劉疆等待的機會來了。這一年,之前被誅殺的卷人維汜的弟子再次妖言惑眾,聚集亂兵,攻入了原武城,漢光武帝派人前去圍剿,但因為叛軍糧草充足,久攻不下,反而自己一方傷亡眾多。
于是漢光武帝向群臣尋求殲敵的策略。這時,陰麗華長子,東海王劉陽主動站了出來,表示這些妖巫只不過一時蒙騙了百姓而已,叛軍中必然在這種情況下有后悔想要逃走的人,但因為城外的圍攻過于激烈,所以跑不了。因此應該減緩攻勢,讓這些人有逃跑的機會,等人跑得差不多了,一個小小的亭長就可以將亂軍制服。
漢光武帝聽后表示贊同,就采用了劉陽的意見,結果果不其然,正如劉陽所說,最后大勝而歸。而這件事后,劉疆覺得自己的位置更危險了,于是接受了講師郅惲的建議,再次向光武帝請求辭位。這一次,劉秀不再反對,答應了他的請求。于是下詔將東海王劉陽封為太子,改名劉莊,即后來的漢明帝,而太子劉疆則退居東海王。
劉疆辭位后,漢光武帝因為他并沒有過失,且辭位有禮,就擴大了他的封國,讓他同時享受魯郡的作為食邑的待遇,下轄一共二十九個縣,并賜給了他很多禮器。劉疆多次表示想要退還東海郡,還讓劉莊幫他向劉秀辭讓。劉秀表示了拒絕。劉疆之后一生謙恭,和漢明帝劉莊也維持著良好的關系,劉莊不但讓劉疆之子承襲了爵位,還讓他的幾個女兒也獲封“小國侯”。劉疆病重時,劉莊還專門讓太醫診治,并讓其他親王兄弟一起前去探病。劉疆死后,劉莊非常難過,雖然以很高的規格為其發喪,但因為尊重劉疆生前意愿,于是葬禮一切從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