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用概要又名宜木瓜、木瓜實、鐵腳梨。為薔薇科落葉灌木貼梗海棠的成熟果實。其味酸,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舒筋活絡,化濕和中之功。因本品酸溫氣香,酸能人肝而舒筋活絡,溫香人脾而化濕和中,故常用于風濕痹證之膜膝關節疼痛、腳氣腫痛、筋脈孿急等癥。為治濕屏腳氣、轉筋腿痛之要藥。對濕阻瀉痢、霍亂吐瀉、轉筋腹痛等癥,亦為常用之品。用法:水煎服;用量:6一15克。
臨證配用
木瓜-牛膝
牛膝
二藥皆有舒筋活絡之功。木瓜兼能祛風除濕,牛膝長于壯筋骨,相配則舒筋除痹的功效顯著。常用于風寒濕痹所致的腰膝關節疼痛、筋脈孿急、麻木不仁或酸軟無力等癥,《御藥院方》以之與巴戟天、小茴香同用,方名木瓜丸。
木瓜-吳茱萸
吳茱萸
木瓜舒筋活絡,吳茱萸散寒止痛。二者皆入肝經,相配有溫散寒濕,舒筋活絡止痛之功。為治療腳氣腫痛及霍亂轉筋的常用配伍。方如雞鳴散。
木瓜-青黛
青黛
木瓜味酸入肝,平肝降氣消痰,《本草拾遺》謂其“止嘔逆,心膈痰唾”,青黛清熱解毒,瀉肝清肺。二藥相配,肝火得清則不犯肺,肝氣得斂則有助肺氣之肅降,共奏清肝斂肝肅肺止咳之功。治療肝熱犯肺引起的久咳不止、咳嗽痰黃者有較好療效。
木瓜-秦艽
秦艽
木瓜柔肝舒筋,活絡止痛; 秦艽散風除濕,通絡止痛。二藥相配,祛風濕而不溫燥,通經絡而不猛峻,為風藥之潤劑,治療風濕痹痛,筋脈攣急等癥有較好療效。對小關節及下頜關節疼痛拘緊者,尤為相宜。
木瓜-桑枝
桑枝
木瓜酸溫性澀,斂中有散,能祛風濕,舒筋脈,調營衛,止痹痛;桑枝味苦性平,能祛風濕,通經絡,緩筋急,止疼痛,二藥合用,相得益彰,祛風除濕,舒筋緩急的功效顯著。對風濕痹阻所致的筋脈拘急、肌肉酸痛以及肢體麻木等癥有良效。
木瓜-茯苓-白術
茯苓
白術
木瓜芳香醒脾,化濕和中,能理脾胃,下冷氣,化飲食,止吐瀉;茯苓、白術益氣健脾。祛濕利水。三藥相配能升清降濁,化濕和中,調和脾胃,治療濕困脾胃所致的吐瀉腹脹以及水腫、臌脹等癥每有良效。方如實脾飲。
現代研究
木瓜的化學成分中主要為簡單酸類化合物,其中有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抗壞血酸、反丁烯二酸、黃酮、鞣質等。藥理實驗證明,木瓜水煎劑能明顯抑制脾指數,但對胸腺指數、血清溶菌酶、外周血T細胞均無明顯影響,其提取液能明顯降低巨噬細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數。木瓜有抗腫瘤作用,木瓜水浸液對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淋巴肉瘤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木瓜沖洗灌胃對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能顯著降低血清谷丙轉氮酶。木瓜尚有抗菌作用,對恙蟲病立克次體也有抑制作用。此外。木瓜所含蘋果酸能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四肢痙孿,尤其是腓腸肌痙攣。本品還具有抗炎作用。
木瓜有抗炎和緩解四肢痙攣的作用,牛膝能抗炎、鎮痛,故常相配用于關節疼痛、肌肉痙攣疼痛等癥。木瓜能杭炎、緩解腓腸肌痙攣,吳茱萸能鎮痛、止嘔止瀉,故相配可治療急性胃炎、急性腸炎、運動性肌肉痙孿等病,木瓜能抗炎、解痙,秦艽抗炎、鎮痛,相配治療關節炎等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拘攣疼痛等癥有較好療效。木瓜能抗炎、保肝、解痙,茯苓、白術能利尿、保肝、調節胃腸功能,臨床對慢性肝炎、急慢性胃腸炎、肝硬化等疾病所致的吐瀉、腹脹、水腫等癥每相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