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條 關心尊重他人
關愛別人,就是尊重他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愛。
1、成人以身作則,以尊重、關心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和其他人。
如經常問候父母,主動做家務;禮貌地待老年人,如坐車時主動為老人讓座。正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父母與鄰里相處和睦,常常幫助別人,在這樣的情境中生活,幼兒也易于形成尊敬別人、有禮貌、樂于與人交往、關心周圍事情等良好的品德。
2、引導幼兒尊重、關心長輩和身邊的人,尊重他人勞動及成果。在生活中家長們都很關心疼愛孩子,也要嘗試著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
比如說爸爸下班回家非常的累,這時可以躺在床上對孩子說自己好累讓孩子幫著你按摩下,孩子再幫你按摩的時候你要很高興的感謝,這樣孩子嘗試到了關心他人的快樂就會繼續下去。或者提醒幼兒,家人累了,知道讓他安靜休息一會兒,這樣會使孩子逐漸的學會關心他人。
借助故事、圖書、詩歌等給幼兒講講父母撫育孩子成長的經歷,讓幼兒理解和體會父愛與母愛。
唐詩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結合圖片、動畫、聲音,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
再如《孝順的小烏鴉》。烏鴉媽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去捉蟲子喂他。在媽媽的精心撫育下,小烏鴉漸漸長大了,告別了媽媽,開始了獨立生活。小烏鴉身體強壯,很快就成了一個捉蟲能手。一天,他正在吃東西,忽然看見媽媽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在追一只小蟲子。小烏鴉喊了一聲媽媽,就撲了過去。烏鴉媽媽拉著小烏鴉的手,關切地問:“孩子,你現在過得好嗎?有沒有挨餓?”小烏鴉看著衰老的母親,哽咽著說:“媽媽,我很好。您現在年紀大了,該享享清福了。以后,我來養活您,一定讓您吃得飽飽的!”從此以后,小烏鴉天天都去捉蟲給媽媽吃,人們都夸小烏鴉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讓孩子走進故事,感受主人翁的思想、和主人一起對話,激起心靈的碰撞,給別人一份關愛,還您一份真情。
結合實際情境,提醒幼兒注意別人的情緒,了解他們的需要,給予適當的關心和幫助。
如小伙伴不小心摔倒了,幼兒能跑過去主動摻扶小伙伴,關心安慰小伙伴。當孩子們在合作游戲時,告訴孩子要懂得謙讓、善于傾聽,感受合作、體會關心體貼帶來的愉悅。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利用生活機會和角色游戲,幫助幼兒了解與自己關系密切的社會服務機構及其工作,如商場、郵局、醫院等,體會這些機構給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務,懂得尊重工作人員的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如警察叔叔每天為忙碌的人們、來來往往車輛的安全認真地指揮交通;爸爸、媽媽下班后,既要帶孩子又要做家務事、買菜、做飯、洗衣等是多么的辛苦;幼兒通過目睹成人的勞動,從而促進幼兒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
3、引導幼兒學習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差異。
如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可以相互學習。
利用民間游戲、傳統節日等,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幫助幼兒感知文化的多樣和差異性,理解人們之間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友好相處。同樣的世界,同樣的精彩。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您還可以帶孩子到兒童福利院看望小朋友,為他們帶去祝福、或表演節目、或大家一起手拉手做游戲。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讓幸福、歡樂與我們同在!
4、情商和逆商傳遞給孩子。孩子有沒有逆商,能不能承受打擊,能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孩子有沒有情商,跟人打交道是不是流暢,是否能贏得周圍朋友的信任這種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
不要吝嗇對他人的稱贊。稱贊,像加油站,鼓勵人們充滿信心,不斷向前。又像溫暖的春風,消除人們的疲勞,滋養人們的心靈。
善于微笑。微笑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讓人感知友好、善良,親密,孩子具有了這種陽光燦爛個性的能力,也是對他人尊重,對他人的關愛。讓愛住進每一位孩子的心田,溫暖你我,快樂你我!
陽光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