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天天和我閨女膩在一起,有一天她跑過來問我:
媽媽,什么叫作驗孕紙?
我心里一驚,臉上不動聲色地說:“就是一個女人懷了孕,可以用它來測驗是否真的懷上了。如果懷上了,這個紙片沾上尿液就會顯示出兩個紅杠,如果沒有懷上,就會顯示出一個紅杠。”
她說:“哦,那我以后也用得上!”
我說:“你以后也要生小寶寶嗎?”
她說:“生呀,小寶寶多可愛!”
我說:“那你想好找什么樣的老公了嗎?”
她說沒想好呢。
我忽然想到,可以借機樹立一下她以后的擇偶觀,就問她:“你覺得我的老公怎么樣?”
她說你老公還行。
我說你說說我老公有什么優點?
她說你老公愛做飯,還不愛發脾氣......我們小區青青的爸爸就愛發脾氣,她媽媽很不開心,她也就很不開心。
我說他還有什么別的優點沒?
她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想不出來,我試著提示她,我老公是不是也挺努力工作的啊,賺來的錢都給咱們花了。
她說是,你老公天天加班,掙了錢還給你買電腦,有時候我的衣服也是他買。
她自己又補充,說牛牛的爸爸就天天不去工作,在家打游戲,就不是好老公。
我說你說的對,男人不工作,天天玩耍可不行,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她說我長大了就不要這種不負責任的男人。
我說那你說說我老公有什么缺點?
她說你老公愛丟東西,有時候丟錢包,有時候丟手機,還愛把手機摔在地下摔碎了,洗澡的時候總愛帶著水到客廳啪啪走,還經常忘關車燈把車弄沒電了,還愛把臭襪子攢著不洗,出去吃飯的時候還愛看旁邊桌子的阿姨......還喜歡打牌......
她一口氣說了一大串,我哈哈大笑,我說你怎么把這些東西都記住了呀!
她說這都是你說的嘛!
我說那你以后找個我這樣的老公行不?
她說行,但是你老公這樣的缺點還得再改改,才能是個更好的老公。
我心里暗笑,說要不這樣你爸爸回來后,你就讓他把這些缺點都改好,就說你以后還得照著他這樣子找老公呢,缺點多了可不行。
她說行。
晚上她爸爸回家,她就真的管起來,說你每天把自己的襪子都洗了,不要攢起來,習慣不好!
她還給她爸爸提了很多建議和意見。
她爸爸很傻眼,也很慚愧。但閨女說話就是圣旨,晚上就真的把自己當天的襪子給洗了,說努力要當個好男人。
閨女睡了,我跟她爸爸探討這事。我說你還別有意見,女孩子的擇偶偶像本來就先是自己的爸爸。自己的爸爸是個很棒的男人,她就不會被渣男隨便勾走。自己爸爸不好,她不知道好男人什么樣,就很容易掉坑里了。就像豌豆公主睡慣了軟床,接受不了硬板床,大家小姐吃慣了精致食物,就咽不下糠菜。為什么那么多的女孩被渣男騙?很多都是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差,沒有好爸爸。
姚先生表示認可,也感到鴨梨山大。
所謂富養女兒,不是要在金錢上砸出多少投資,而是在情感與生活上給予更多的愛和關懷。
這件事情之后,我就有意識地培養我女兒的擇偶觀。
有一次我們倆跟我媽一起吃飯,我女兒把筷子把得特別近,都快把到筷子底部去了。
我說,哎呀,我家小魚把筷子把得那么低,以后找婆家肯定得離我特別近呀。
她說:“把得低就會離媽媽近嗎?”
我說:“是,你看媽媽使筷子,都把到了筷子的頂部,所以媽媽找婆家就找到了廣西,離姥姥家好遠好遠。”
她說遠有什么不好?
我說遠就不方便啊,媽媽看一次姥姥很不容易,姥姥看一次媽媽也很不容易,我們一年只能見幾次。
她說哦。
我說如果你以后找的老公家也離媽媽特別遠,一年只能看一兩次,你會想媽媽嗎?
她說:“想”。
剛說完“想”字就把眼圈兒紅了。
我看她那個樣子,也不敢再說,就繼續吃飯。結果我女兒還是沉浸在“想”媽媽的情緒里,眼睛里含了淚,又不好意思哭,就跑到廁所去假裝洗手。
她在廁所應該是擦完眼淚才出來,心事重重的。
我說沒關系的,你不用擔心長大離媽媽遠,你要是嫁得很遠,媽媽也會陪著你去生活。
她聽后又非常高興了。
我媽很反對我跟我女兒談這么成人的話題,她覺得是禁忌,一直給我使眼色。我也沒覺得有什么。如果她在我小時候能這么跟我講一些人生道理,我能少走很多彎路,可惜并沒有,什么都是靠我自己摸索的。
沒有比父母更好的引路人,可是很多人不會做。我不想回避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又不是你不談就不會面對的。
我女兒才七八歲的年紀,懵懵懂懂,正好說這些,等到了十幾歲青春叛逆期了,你說什么她也聽不進去了。生活中滲透的一些思想,會慢慢入到她的心里去。
說句實話,我內心深處確實有點抵觸女兒遠嫁。因為看了太多姑娘遠嫁的悲催故事。遠嫁這條路,好多人開始以為是條鋪滿奶和蜜的路,真走起來,才發現那是一條荊棘路。
當然凡事適可而止,現在另一種情況也很嚴重,就是家長對孩子的管控太多,我希望自己可以調整好。不過多干預,給她空間。
這一個暑假,我跟我女兒談了好幾次找對象問題。基本上以她爸爸為核心,結合身邊的人事進行點評。告訴她什么樣的男人是好的,什么男人是壞的。比如一個男人很懶很懶,就不能要,一個男人很自私,也不能要,一個男人很愛撒謊,也不能要......
順帶著把他爸爸這個男人改造了一下,爸爸也參與了很多建設。
前幾天看了梁啟超的一個稿子。梁啟超是中國歷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也是大革命家,但他更是一個成功的教育家。
他們家一門三院士,被譽為中國第一精英家庭。他有9個孩子,這9個孩子,個個都是杰出的人才。
孩子們的優秀,跟他這個爸爸有直接的關系。
梁啟超一輩子都對兒女們十分溫柔,一直參與兒女教育,從學業到婚姻,都給予指導。
誰也不會想到如此深刻的思想家,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是這么可愛的。看他和兒女們的一些日常,都覺得有點肉麻。
他給孩子們的稱呼都是“大寶貝兒”、“baby思順”、“老白鼻思禮”這樣的詞語,給群體的稱呼常常是“大孩子們”,“小孩子們”,“大小孩子們”,非常親昵,一點也不嚴厲。
孩子們出國,他給孩子寫信,語氣都是軟得要化了的樣子。
“寶貝,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對著月亮想你們,也在這里唱起來,你們聽見沒有?”
這樣的溫情教育,最后培養的孩子都很出息,擇偶的時候也都比較冷靜睿智,沒有那種狗血的感情出現。
武志紅說,中國的男人容易出巨嬰,大多和母親主要擔負教育孩子責任有關,父親這個職責常常是缺失的。父愛缺失的家庭最容易出問題。
所以男人們,別天天找借口在外面忙碌了,家里的那個小東西更需要你灌溉。你把ta灌溉好了,你的后半生才能穩穩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