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欲望故事+22條軍規,好萊塢淪為全球最大傳銷基地



盡管《西點軍校22條軍規》系列叢書被證明是偽書,但這并不影響他“興奮劑”般存在的價值,李安大導演還把他拍成了電影——《第22條軍規》,很多父母更是把它送給孩子當枕邊書,期望兒女們好好做人,懂得擔當。



據說,西點軍校有“22條軍規”:1.無條件執行;2.工作無借口;3.細節決定成??;4.以上司為榜樣;5.榮譽原則;6.受人歡迎;7.善于合作;8.團隊精神;9.只有第一;10.敢于冒險;11.火一般的精神;12.不斷提升自己;13.勇敢者的游戲;14.全力以赴;15.盡職盡責;6.沒有不可能;17.永不放棄;18.敬業為魂;19.為自己奮斗;20.理念至上;21.自動自發;22.立即行動。

 

麻哥翻閱了大量史籍資料,刪繁就簡,累到手疼,總結出“好萊塢的22條軍規”——也許,對中國影人有點作用。


好萊塢軍規
01
滿滿的正能量


這條軍規所以放在第一條,除了描述一個大家都明白的真相,更是向看官老爺們自證麻哥是一個根正苗紅中國人,絕不會被洗腦、和平演變,乃至走向全盤西化的邪路思密達。

 

有些人以為,美國人漫不經心,自由自在,從不搞思想教育運動,是一個不講思想教育的民族。那就大錯特錯了,只是他們的手法更高明,更菊花,更帶有欺騙性而已。


好萊塢竭力打造各類英雄人物。如《第一滴血》、《虎膽龍威》、《007》、《真實的謊言》、《2012》、《蝙蝠俠》等,以生動的故事情節描繪了活躍在其間的英雄人物,在弱者危險、民族危機時,勇敢地站出來,歷盡艱險,受盡委曲,在最后關頭反敗為勝,懲惡揚善,拯救社會。



滿滿的正能量啊。甜甜的美國夢啊。它把美國編織成一個滿是機會的天堂,只要不懈的努力就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只有依靠自我奮斗而獲成功的人,才會贏得社會的尊敬。


其實,好萊塢就是美式文化的傳銷基地,欲望故事、明星制度、高投入和獨立制片等都是其商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客、掮客和金融大鱷都是廝混在其間的“反動派”。


好萊塢軍規
02
掙錢才是硬道理


美國人不僅把電影當成文宣,更是把它視為經濟支柱。電影政策寬松到只靠分級來進行管理。背后更有著強大的金融支撐,能夠把最先進的科技成果運用到電影制作上。各路精英也都紛紛加入進來,因為,它就是一座金礦。


如《阿凡達》,累計票房27.54億美元,一舉刷新了全球電影票房紀錄,而總的制片成本在5億美元左右。如《泰坦尼克號》,累計票房18.45億美元,制作成本只有2億美元。



 如此巨大的利潤,資本家當然愿意“鋌而走險”。而紛繁的產業鏈和大量的衍生品,更是讓版權商、制片商、經紀公司、保險公司、導編演等各類人群掙得盆滿缽滿。


好萊塢軍規
03
豐富產業鏈,打造衍生品


好萊塢電影收入來源1/4來自票房,1/4來自電視轉播,1/2來自其他衍生品領域。


如影評人周黎明所說,電影工業的真正價值不在于影片本身能產生多少利潤,多少票房,而在于它為企業與其他領域的合作提供多少機會。這些領域包括電視產品、主題公園、日用消費品、原聲帶CD、書籍、電腦游戲和互動娛樂,乃至情色行業,“電影只是為這個魔術般的王國提供了鑰匙而已”。


在美國,電影衍生品收入成績令人垂涎:《冰雪奇緣》中Elsa公主的裙子,賣了300萬條,收入4.5億美元;《星球大戰》三部曲票房收入18億美元,衍生品入賬卻超過45億美元;《獅子王》前期投資僅4500萬美元,收獲票房7.8億美元,衍生品收入高達20億美元。


好萊塢軍規
04
制作、發行、放映三權必須分立


制作、發行、放映是三個不能混雜的環節,國內很多有識之士喊“制播分離”,喊了許多年了,一直很難實現。在好萊塢,之前經過類似陣痛,之后這一制度終于確立下來。

 

比如迪士尼,它有片廠,有皮克索和試金石這樣的制作公司,更有一家鼎鼎有名的博偉公司,那是搞發行的。但,為什么要“發行”和“制作”分開各司其職呢?

 

理由很簡單,博偉可以發迪士尼的片子,也能發其他公司的片子,在法律財務上,它和迪士尼的片廠是獨立的。事實上,迪士尼片廠一直賠錢,但博偉利潤卻非常高。就是因為博偉品牌獨立,發行了別人的片子,所以,有極高的利潤。



至于與“放映”的分離,那就更重要了。美國有反壟斷法案,第一個開罰的,就是米高梅。當時的米高梅,有自己的院線、片廠和發行公司。制作、發行、播出,一連串糖葫蘆拉下來,問題就大了!米高梅的影院,只播米高梅的片子,用盡辦法排擠別的院線,到最后,大家都賺不到錢,只有它一家獨大,所以,美國法院強制“制播分離”,要米高梅拆分為三,不能同一個董事會,同一群股東,變成同一群勢大力大到無法控制的怪物。

 

國內的制播分離政策,一直不能順利推行,其實也是本位主義作祟,在此情況下,民營公司的制作活力就永遠不能改善。


好萊塢軍規
05
這里制片人說了算


好萊塢實行“制片人主導制”,制片人在電影中決策力高于導演,他甚至可以解聘導演。所謂“完全導演”即是制片人兼導演。

 

好萊塢的制片人有足夠的藝術水準、眼光和判斷力,他們可以挑選題材,找編劇寫劇本,聘來合適的導演,找來投資方,確定合適的演職人員,組成劇組,把影片拍完后,最后還要負責影片的銷售。制片人要對整部影片的質量和市場負責。

 

《亂世佳人》的制片人在拍攝過程中就更換了三任導演,甚至只是因為服裝道具等小細節。雖然這樣過分忽視導演的作用有“越位”之嫌,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好萊塢制片人的強勢地位。



而他們的背后更有強勢的機構。

 

PGA(制片人工會)把電影制作過程分為四個階段:醞釀策劃、前期籌備、實際拍攝、后期與營銷,分別占35%、20%、20%、25%的比例,一個制片人只有深度參與了不低于50%的工作,才有資格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提名。如果他只參與兩個階段工作,而不包含第一個階段,那他鐵定達不到50%。這也體現了好萊塢電影制作對選題策劃階段的重視。

 

PGA仲裁程序有一個總的精神是保障真正制片人的權益,抵制愈演愈烈的與制片無關人員掛名制片人的現象,比如和制作程序無關的投資人和發行人等。


好萊塢軍規
06
鐵打的片廠流水的明星


好萊塢一線影業公司包括華納兄弟、米高梅、派拉蒙、哥倫比亞、環球、聯美、20世紀??怂埂⒌鲜磕?,二線的制片廠有二三十家,三線的制片廠不下千家。他們形成了好萊塢軍團的核心團隊。


在好萊塢大制片公司中,董事會構成主要包括:1、董事長 —— 掌管公司業務、財政及政策,一般控制著公司的部分股票;2、董事—— 每年監制40-60部影片,每年分取公司的部分利潤;3、A級影片制片人—— 每人負責監制20-30部成本巨大的A級影片;4、B級影片制片人——監制成本較低的影片;5、制片人或副制片人,每年攝制1-6部影片。制片人一般只拿薪金。


美術指導與攝影指導配合導演,構成核心的藝術創作團隊;執行制片人、制片主任服務于制片人,構成主要的管理團隊。這是好萊塢大部分電影在制作所采用的項目架構。如此說來,名導演、大編劇、大明星、大攝影師,就從這種工業化運作中收納進來,他們不過是這些公司手中的棋子而已。


好萊塢軍規
07
奧斯卡呵護懂規則的人


奧斯卡的評選機制很奇葩,不同于歐洲電影的三大獎,它更像是一個企業的嘉年華,或者從業者的狂歡。


它由涵蓋影藝學院學生、電影從業者、藝術家、律師、銀行家等5000多人組成,一人一票,見者有份。你不能說它完全公平,但也不能說它是“黑幕”,它有一套制度,去保證它的運行。這不像是一個藝術獎,更像是一個圈子獎,如果是特別好、能服眾的電影,是應該能得獎的;如果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它更保護那些懂得游戲規則的人。




好萊塢軍規
08
工會真是實權派


好萊塢從業人員有六十萬之眾,工種的分類往細了說有上百種,幾乎每一個工種都能找到對應的工會保障工人的權益。

 

首先,制片人擁有專門的工會,即美國制片人工會(PGA),該工會每年頒發PGA獎。

 

導演們也擁有導演工會(DGA),每年頒發DGA獎。

 

演員的工會比較多,如我們最熟悉的電影演員工會(SAG),此外還有美國電視和廣播藝術家聯盟(AFTRA),和以劇場演員為主的Equity,很多演員分別屬于兩個以上的工會。SAG和AFTRA很多年來都有合并的呼聲,但因為體系設置差別很大,一直沒有合并成功。SAG每年頒發獎項。

 



編劇,他們有美國編劇工會(WGA),分東部(WGAe)和西部(WGAw)兩個分會。每年頒發WGA獎。

 

編劇工會和演員工會是好萊塢最難搞的兩個線上工會,經常玩罷工什么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爭取會員權益了。


好萊塢軍規
09
別嗶嗶,用一句話說清楚你的電影


著名的巴里迪勒還在美國廣播公司負責節目開發時,為了讓觀眾在看過30秒的電視廣告后,就能對一部低成本電影的故事產生興趣,他要求所有的項目都要能在一句話中表達清楚,這就是“高概念電影”的雛形。這個立足于市場競爭的角度來審視電影制作的理念,使得派拉蒙很快就成為劇本開發方面的強手。




之后,這一奇葩原則就在好萊塢制片廠商間通用。如果用一句話來說清楚“哈利波特”系列,那么將是:


第1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從前有一個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搶了伏地魔最想要的石頭。


第2部《哈利波特與密室》:從前有一個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毀了伏地魔珍藏多年的日記。


第3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從前有一個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趕走了攝魂怪,救出了他的教父。


第4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從前有一個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到墓地里把(被)伏地魔揍了一頓。


第5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從前有一個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叫了一幫人去和伏地魔打群架。


第6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從前有一個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去偷伏地魔的東西,結果把一個老頭害死了。


第7部《哈利波特與死圣》:從前有一個男孩叫哈利·波特,有好幾天,他偷了伏地魔的好多東西,結果,有一天,他死了,又活回來,搶了伏地魔的魔杖,把伏地魔殺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形式,目的在于制片人要快速知道你所要做什么樣的電影。


好萊塢軍規
10
選片嚴格到P數


如果你是電影投標方,當你用“一句話”描述完你的電影之后,制片公司如果感興趣的話,就會對你的劇本進行嚴格的遴選。


據說,華納兄弟有八個“老頭”,負責片子的遴選。


第一個老頭只看劇本的長度,一般商業片在130-140分鐘,他們會用一個特定軟件讓你謄錄上劇本,恰好一分鐘一頁,這個老頭就專門數頁數,頁數一定在130-140之間,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這樣就打落一大批劇本。


第二個“老頭”則數男主女主場次,由于都是一線大明星,男女主角要在75場以上,太多了故事人物不飽滿,太少了明星不愿來。


第三個“老頭”就數事件,有起因、有發展、有高潮、有結束這是一個事件,整個劇本要有40-60個事件,多了太繁復,少了不清晰。


之后,再交給下一個老頭,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分類、分級……一個一個傳導下去,他們要考慮的問題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這些內容:這部電影的商業價值何在?它的目標觀眾是誰?是否改編自小說,有沒有固定的粉絲群?是否能夠融入制片廠的全球分銷體系?能否在合作電視臺、DVD合作方得到支持?影片的類型和發行時間?影片有無植入廣告的可能?影片有無沖擊獎項的可能?在18個月內,有多少同樣類型的影片正在籌備?投資回報率能否至少達到2.5倍?


等到最后一個老頭看完的時候,他有權利決定拍不拍。然后再請導演,請演員,走保險、貸款、預售、拍攝等程序等等。


當然,各個制片公司的制度有不同,不過總體相差不大,相當復雜,不一而足。


好萊塢軍規
11
別想倚老賣老


除了對劇本遴選嚴格,好萊塢對導演和演員的遴選也相當嚴苛,甚至殘酷。每個公司都有一二三線導演和演員的數據庫,誰拍過什么電影,誰演過什么角色,效果如何,一清二楚。


考察之前的業績,他們只看前三年的,和單周上座率等指標。如你十年前很牛逼,拍了個十億級的電影,沒用。演員也是一樣,這就導致很多一線老演員都不如哈利波特中那些年輕的小演員。


沒辦法,這就是規矩。


好萊塢軍規
12
沒有融合,只有灌輸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行情見漲,2015年電影票房440.69億,年增長率48.7%,2016年上半年電影票房增長50%。照此增長速度,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將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因此就有人“大頭癥”又患起來,所得出的錯誤結論有兩個。


第一,中國將成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但其實還差得遠呢。

 

第二,中國市場會改變好萊塢的一些原則——這完全是無聊的臆測。就好像郭德綱不會邀請聽眾教他怎么說相聲一樣,好萊塢只是把中國、印度這些新興市場當成提款機而已,怎么可能因你的存在而改變它的規則呢。



也許,有人會說,《獨立日2》、《驚天魔盜團2》里面中國元素不是越來越多了么?其實,不止是這兩部電影,最近播放的大片中都有類似情況出現。但絕大多數中國面孔都不過是醬油角色,要想影響他們的主流價值觀,那是門也沒有的。


好萊塢軍規
13
留一半銀子做宣發


好萊塢電影是工業化大生產,壓縮制作成本是一條鐵律。好萊塢B級片之王羅杰科曼一輩子導了50多部影片,制作了300多部影片,其中280多部是賺錢的。這在好萊塢史上罕見。

 

他低成本的秘密武器是快和重復使用。拍完《烏鴉》,他覺得場景不錯,兩天一夜時間,又在原背景里拍攝了《恐怖古堡》。在一部影片里,一個演員扮演不同的人死了三次,而且還三次扮演出席自己葬禮的客人。演員擔心:觀眾會不會認出來?科曼說:你站在最后一排,誰會認出你就是死了的那個人。

 


那么,制作成本省下來的錢放到哪里去呢?肯定不是放到制片人的腰包里了。主要用于后期的營銷和宣發。一般情況下,宣傳費用要占總成本的一半。


宣傳是商業電影的重中之重。首先講求節奏,在好萊塢,什么時候貼正式預告、什么時候接受媒體訪問、什么時候開放病毒網站都是很有講究的。其次用活媒體,什么時候用,怎么用,分得很清楚;有高層次的主流媒體,比如說兩個times——《紐約時報》和《洛杉磯時報》;又分成八卦媒體, TMC什么的。都是有體系有計劃的做。


好萊塢軍規
14
大片撐起帳篷,好劇提升品味


還是在那個迪勒手中,派拉蒙的劇本開發和營銷預算大幅度提升,但是電影的制作支出則被控制得極度嚴格。所有大制作電影都會繞道英國,通過復雜的避稅手段降低投資風險。


為了在風險和發展之間謀求平衡,迪勒將《星際迷航》、《奪寶奇兵》等大制作電影稱為“帳篷桿”,在它們支起的利潤帳篷下,給《象人》、《普通人》、《赤色分子》等這些可以鞏固派拉蒙聲望但利潤欠佳的電影提供便利。

 



大導演也是這樣的,有些大導演一段時間都有拍“文藝片”的習慣,而一些大制作撐起績效的帳篷,而文藝片卻為他們贏得了聲望。


好萊塢軍規
15
倒推法杜絕拖延癥


好萊塢電影是高度商業化和流程化的產品,從故事創意開始,制片人的每一項決定都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劇本的打磨要迎合觀眾喜好,角色設定要有賣點,假如是動畫片,還要在角色設定之初就考慮到周邊產品的開發。


而檔期鎖定的重要性,在于從開拍起就給導演和劇組資金方面的壓力,強制他們必須在某個節點把任務完成,因為所有后續營銷計劃都要圍繞公映日展開。

 

如果把導演“陸川”放在好萊塢的體系里,拖戲,超支,這兩條的后果就是沒戲拍,才華再高也不能浪費錢。《失戀33天》的一系列宣傳有點好萊塢“日期倒推法”的意思,提前兩三個月傳播病毒視頻,進入十一月則主打光棍節招牌,節奏把握很好,可以說成功把檔期優勢發揮到最大。




好萊塢軍規
16
不買電影保險,你將寸步難行


自從保險進入電影市場后,好萊塢就依靠保險業來幫助他們進行風險控制及平衡各方利益。慢慢的它成為好萊塢的掌控者之一。


上面說過,好萊塢電影業發展蓬勃,一個重要因素是他們擁有全面有效的電影融資架構。參與電影融資的銀行,會要求履約的保險公司參與協助評估貸款申請、監察制作進度和確保制作項目不會偏離原定的預算制作費用,這種履約保證安排使銀行獲得保障,避免因影片制作延誤或其他事故導致損失。

 

中美合拍片《庭院里的女人》,中方就感受到了這種制度的好處。美方先把一部影片賣給大公司,拿到他們出具的“不可撤回信用證”,到銀行貸款,由保險公司派人監控拍片進程,經費是否超預算,任何一處改動都必須征得現場制片的同意。影片按合同完成后,就能拿到錢。國內電影投資方不監控拍片進程,只管最后拿成品去銷售。



中國常有人自己投錢拍片,結果搞得傾家蕩產、血本無歸。這在好萊塢是不可能的。

 

不但保險公司全程監控,一些時候,電影保險公司還承擔著支付寶的作用,以保障投資方的資金安全。


好萊塢軍規
17
一線明星只演戲,三四線明星才拍廣告


在美國,你不會看到湯姆·克魯斯和梅麗爾·斯特里普拍的任何一個廣告,因為他們是一線電影明星,他們公司有時候也做廣告,但不在本土播,在日本、中國也許可以播點他們的廣告。



在美國本土,很清楚的說,這一層級的人,接受訪問,那一定是CNN或者《紐約時報》,然后他不做廣告,也不出席任何品牌活動,但是片酬很高,就是一門心思好好拍電影,宣傳的時候就用了這幾個媒體,然后會去和媒體講,奧斯卡和金熊獎他肯定要出席,沒他電影他也去,盛裝出席。


在美國本土拍播廣告的,大部分是廣告從業者,或者三四線明星,或者體育明星什么的。


好萊塢軍規
18
預售 完片擔保原則


當綠燈委員會給劇本開綠燈之后,有兩項機制充分保證了投資人的利益,那就是電影預售和完片擔保制度。

 

預售制度是指在影片開拍前,向全球的分銷商、DVD合作方、電視臺等進行事先銷售,并從各方獲得一部分的定金來支援拍攝。

 

完片擔保則是在好萊塢有專門的公司(上面提到的保險公司)為這些付出定金的公司、投資者負責,充當電影的擔保公司,在影片超支、擱淺、放棄的時候,向投資人進行賠償。而這也使得好萊塢的影片投拍過程更加嚴謹,因為擔保公司也會對電影項目進行預審,確保劇本、拍攝日程、預算的合理性;在拍攝過程之中,也會監督制片方的各項支出。


好萊塢軍規
19
同行互貶是不可想象的


同行互貶在好萊塢是不可想象的事,一方面他們有法律明確規范競爭秩序,另一方面西方人的思維定勢也強調公平競爭、獨立自主。抱別人大腿會被業內強烈鄙視,因為這說明你對自己的產品缺乏自信。如果連出品方都沒有自信,叫消費者怎么信任你?


2014年迪斯尼和華納的大戰值得一說。這兩家公司第二年都有漫畫英雄電影上映,迪斯尼發《復仇者》,華納發《蝙蝠俠》。兩部電影雖然檔期不同,但存在票房競爭。由于類型存在同質性,人們難免對這它們進行比較,粉絲群體的各種口水戰從年初鬧到年尾一直沒有消停過,社交網站和主流娛樂媒體也幫著煽風點火。



很難說這里面沒有公關的運作。但有一點很明確,媒體和粉絲再怎么喧囂,兩部電影的制片方絕不會跳出來互放冷箭。雙方的競爭始終是良性的,互不干涉的。兩家公司的頭腦們也沒有任何公開的撕逼活動,要博關注就得使出渾身解數,給對手潑臟水并不能顯示自己的高貴,憑真刀真槍干掉種子選手才更值得驕傲,也更能贏得業內尊敬。


好萊塢軍規
20
影評人,請適時發言


有一個事件,曾經引起關注:大衛芬奇新片《龍紋身女孩》在2014年12月21日上映,片方在11月28日組織紐約影評圈人士提前觀影,按照慣例雙方簽訂協議,影評人直到電影上映前一周的12月13日才可以在媒體上發表評論。但《紐約客》的影評人David Denby12月初在雜志上提前發表了觀后感,讓制片方大怒,甚至禁止他以后再參與任何相關觀影活動。


 


片方讓影評人提前觀影,看完后想說什么是他們的自由,但影評人必須配合片方的宣傳節奏,在禁言期過了以后才能發話。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為電影造勢,尤其對那些缺乏市場關注度的文藝片來說,資深影評人的推薦非常重要,因為這些人大多為有重要影響力的報刊雜志供稿,自己本身就是專欄作家,博得他們的好感就等于博得媒體版面。

 

但對普通商業片來講,拍得好,影評早出晚出對票房沒有影響;如果拍砸了,越早漏出來負面信息對制片方的市場推廣活動打擊越大。


禁言制度雖然也有不同意見。但“龍紋身事件”讓紐約影評圈地震的真正原因主要在于David Denby違背契約精神,沒有誠信,壞了規矩。這在西方社會是觸及道德底線的事。此人的行為已經對整個紐約影評圈的聲譽造成傷害,大部分業內人士對此也相當不滿。


好萊塢軍規
21
“特效 新技術”最管用


電影是一門試聽的藝術,如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于2009年12月16日以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北美上映。最后以全球累計27.54億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全球影史票房紀錄,也毫無懸念的獲得第67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獎。



其實,《阿凡達》的故事情節并不十分殊勝,之所以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基本上還是得益于特技和效果。這樣的例子在好萊塢比比皆是。


好萊塢軍規
22
版權和契約精神,誰不遵守群起攻之


尊重、平等、守信的契約精神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誰不遵守,必將群起而攻之。這也影響著美國文化產業化進程。而在好萊塢體現得更充分。


如演員與制片公司的協定。拍攝期間,演員的各種工作環節都被硬性規定在合同中,如不履行,你或將失掉工作,甚至名譽掃地,所以必須按照制片方的指導,以“認真的、有藝術感的方式”進行演出。此外,還要求演員必須預留出一定的“自由時間”,以配合影片的配音工作;當制片方決定為影片補拍一些鏡頭時,演員必須指定的一個或數個日期報到;演員必須按照安排,參加影片的后期宣傳……




如此說來,我們和好萊塢的差距,不只是電影工業而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好萊塢“25歲以下最熱門演員”出爐
書中黃金屋:25年10部最成功小說改編電影
每當JK羅琳缺錢了就打開哈利波特這個提款機
神秘的魔法
【課堂】編劇到底能掙多少錢?
傳承力量|兄弟反目,華納兄弟成為最名不副實的“兄弟公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仙居县| 汽车| 辉县市| 怀远县| 沁源县| 济阳县| 武山县| 莎车县| 故城县| 舞钢市| 中西区| 方正县| 平塘县| 安平县| 蒙自县| 东海县| 嘉黎县| 北辰区| 太和县| 武安市| 百色市| 定边县| 深州市| 沭阳县| 辰溪县| 丁青县| 安康市| 定边县| 筠连县| 礼泉县| 安龙县| 读书| 行唐县| 普洱| 房山区| 门源| 日喀则市| 万荣县| 嘉义市|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