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石竦峙伴禾山,守望嘉陵歲歲年。水繞江城城傍水,灣留皓月月明灣。高樓廣廈齊云起,茂木青疇映日天。世外桃源何處是,南岐翠霧可耕田 。(唐炳科《雙石鋪》)新上日志《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的陜西省寶雞市鳳縣風光》一笑堂采編(珍藏版)
鳳縣古稱“鳳州”,始建于秦朝。地處陜西省寶雞市西南。因地連陜甘,又處入川孔道,北依秦嶺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棧道貫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北依主峰,南接紫柏山。全縣最高峰透馬駒山海拔2739米。河流屬長江水系,縣東秦嶺梁代王山為嘉陵江發源地。礦藏有鉛、鋅、金、銅、鉬、鐵、煤、白云石、石英石等。周代所建的故道,漢時修建的褒斜道,南北朝時修建的回車道,元代修建的連云棧道均從鳳縣通過。寶(雞)成(都)鐵路東西過境,316國道和212省道為縣內主干公路。
鳳縣西有華夏始祖伏羲之地天水,西南有隴南地區,東南是富庶漢中,北連西岐關中之地,是華夏祖先最古老的聚居區。
鳳縣夏處雍、梁二州交叉地區。商末屬岐封地。周并梁州于雍州,為隴右近畿之地。春秋時為氐、羌族聚居地區。
鳳縣是羌族的故里。
鳳縣民俗風情
鳳縣民歌:鳳縣地處黃河文化與巴蜀文化的交匯處,又與隴南毗鄰,因此民歌地域性鮮明,東部、有西府曲子味,南部,有漢中巴山山歌味;西北部,有隴南民歌花兒味,有的甚至與廣西民歌相近。這些風格不同的曲調組成鳳縣民歌的獨特風韻。
鳳縣社火:
筏子舞系鳳縣發掘的古老民間舞種,流行于張家窯村一帶。因表演時,演員腳踩一方形筏子,形若綠水浮筏而得名。
板凳龍:系鳳縣發掘的民間舞種,流行于河口鎮一帶。道具系一條中間鋸斷的板凳,一端扎龍頭一端扎龍尾,中間可以自由擺動。演員作武士妝,兩人執龍首;一人執龍尾,一人執彩球前導,在激烈的鑼鼓聲中騰翻跳躍。
鳳縣社火還有馬(牛)社火、四老爺騎扛子、跑驢、龍舞、獅舞、高蹺、車社火、床社火、背社火等等。
鳳縣古棧道遺址:故道遺址:大散關南坡有故道路基數段,隱于荒草中。連云棧道:此道多為沿山碥道。鳳州南越鳳嶺至三岔村一帶,遺跡很多。心紅峽摩崖石刻,為明、清時雕鑿。刻文為“翠峰排秀”、“千流飛雪”、“萬疊堆青”、“云棧第一佳處”、“長虹飲澗”等。陳倉道遺址:連云寺村頭有清乾隆年間石碑一通。上刻“對面古陳倉道”。長坪村的偏崖子有棧道孔53個。為方、圓二種。平(木)江(口)棧道遺跡;此道起于斜水,入鳳境平木鎮,經坪坎達留壩江口,沿路棧道遺跡很多。
鳳縣石塔:黃牛鋪五里廟舍利石塔。清同治十年(1871年)建。唐藏鄉楊家莊景禪寺舍利石塔,清代建。雙石鋪鄉十里店村邊山石塔。覺靈寶塔等。
石窟造像:鳳縣果老洞石窟:唐朝修建,宋、明、清相繼開鑿,現遺6個石窟,窟中造像已毀,現存“洞天云窟”、“石窟煙霞”。消災寺石窟:建于明代,現遺3窟、佛爺灣石窟造像、天臺山石像、石雕佛像。
鳳縣風物景點
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陜西省寶雞市西南部,秦嶺南麓鳳縣境內,距寶雞市90公里,距鳳縣縣城41公里,距寶漢公路31公里。公園面積5235公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738.7米,最低海拔1580米,森林覆蓋率達98.6%,擁有廣闊的自然森林植被景觀。
公園有西河廟、高山石林、蓮花山三大景區,50多個景點。公園內森林植物1800多種,野生動物280多種,七八月平均氣溫22.7℃。因公園所在地唐藏鎮相傳是唐僧師徒取經經過此地,境內的廟兒蜿蜒向西直達秦嶺梁頂為“通經西天”之意,故公園由此得名。
寶雞消災寺景區
消災寺,始建于西漢,興盛于隋唐,地處古城鳳州,距鳳縣縣城10公里。北依豆積山,南臨嘉陵江,消災寺景區儒釋道三教聚一山,是消災祈福之靈地。古剎消災寺鑲嵌絕壁之上,歷經千年滄桑,懸崖石窟道教上仙“通玄先生”張果老曾隱居修煉于此,更因唐玄宗避禍安史之亂在此祈福消災得以靈驗而聲名遠播。景區內古柏挺拔蒼翠,飛瀑如虹,綠蔭掩映的“十二圓覺菩薩”莊嚴肅穆,流傳千年的“鐵棋仙跡”、“蕭寺晨鐘”、“猴石傳說”、“將軍石”、民間傳承千載的“上九會”遠離世俗塵擾,讓人遐想連篇。
東有靈山大佛,西有賜福觀音。占地100余畝的賜福廣場音樂噴泉升降旋轉賜福觀音,國內唯一十二生肖觀音、二十四大悲手等佛教人文景觀氣勢恢弘、蔚為壯觀;江南水鄉仿古一條街、空中巴士消災寺直升機場、尋夢桃源南岐湖水上游樂中心和鳳州古城共同締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宗教人文景區,嘉陵江、安河、南岐湖三水匯一區,構成了一幅和諧繁榮的盛世畫卷。
沿鳳縣華雙公路草店村半邊洞西行,不久便進入一條狹窄的山谷,這就是有名的靈官峽。靈官峽是嘉陵江上游第一道峽谷,也是寶成鐵路穿越秦嶺的險段之一。
早在1954年修建寶成鐵路時,作家杜鵬程來此采訪,寫下有名的通訊《夜走靈官峽》,經人民日報發表后,此地便聞名遐邇。靈官峽的走向可分兩條:一條是從峽口向西,經過關底下村二組,蜿延曲折至兩當橋,向東北沿紅崖河延伸,至關底下村一組下邊的石拱橋而出峽,全長10余公里。本段全在風縣境內。另一條是跨過兩當橋向西南延伸,直至琵琶崖,全長也10多公里。本段全在兩當縣境內。
靈官峽集險、秀于一身:險,就暑沿路不斷有絕崖峭壁,高愈千仞,石崖對峙,江水從中流過,最窄處僅十余米。抬頭看天,只有一帶之寬。鐵路穿山而行,隧首尾相銜,最窄處僅一橋之隔。火車剛出此洞,又進彼洞,只見車身蠕動,不見車之首尾,實為峽中一絕妙景觀。秀,就是一年四季。各有迷人風景:春天山花遍野,江水如藍;夏天滿山綠蔭,涼爽宜人:秋天遍山紅葉,勝過春花;冬天青松傲霜,水落石出,確實是旅行游玩的絕好場所。
鳳椒
大紅袍花椒是鳳縣的名優土特產品,粒大、色艷、味濃、肉厚、外鮮紅、內淡黃,果柄有小瓣,形似雙耳,是與其它產地花椒最大不同之處。既是優質的調味品,又是重要的中藥,用于佐料,使肉菜鮮美,且又去腥、殺菌功能。用于中藥,有溫中散寒、止痛等功效。鳳縣栽植花椒歷史悠久,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鳳椒卓越的內在品質,被專家贊譽為“花椒之王”,是鳳縣的名特產品。鳳椒又名“大紅袍”其色鮮紅、粒大、肉厚、有雙耳、麻味悠久、清香濃郁,素有“香飄十里”之美譽。如今全縣花椒存留達到32000萬株以上,年產花椒1100噸。
鳳縣蘋果
鳳縣氣候適宜蘋果生長,果品質量好。是省級優質果品基地。是鳳縣優勢產業之一,蘋果品種繁多,有紅富士、新紅星、秦冠等品種,其中新紅星、紅富士獲省優稱號。鳳縣是蘋果適生區,獨特的自然條件優勢決定了蘋果的優秀品質,這里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環境無污染,所產蘋果果面清潔、蠟質厚、著色鮮艷、硬度大、含糖量高、耐貯藏、貨架期長。當前縣上已建成以鳳州、平木、唐藏、雙石鋪為中心的蘋果生產基地,可年產蘋果4萬噸。
鳳縣中藥材
鳳縣所產黨參,獅子盤頭,蘆下密集橫紋。皮松肉緊,質地柔潤,有彈性而易折,斷面黃白相間,其味清香甜。鳳縣藥材十分豐富,有野生藥材410種,既有麝香、牛黃、熊膽等珍稀動物藥材,又有黨參、貝母、杜仲、天麻、西洋參等價值較高的植物藥材。鳳黨是鳳縣四大名優特產之一,屬西路黨參之中的佼佼者,系滋補精品,幾百年前就遠銷東南亞一帶。如今,鳳縣已建成以鳳黨、秦艽、柴胡等為主的中藥材基地1萬畝。2004年鳳縣藥材留存面積達到4.94萬畝。
鳳縣食用菌
鳳縣食用菌是利用當地豐富的原材料和適宜的氣候條件發展起來的一個新型的短平快產業。全縣每年產各種上櫟類、灌木、剪枝、植物秸稈、玉米芯等原料近萬噸,具備長年生產種菌類的可能。所產食用菌以其色鮮味美、香氣濃郁、回味悠長、營養價值高、綠色無污染而備受消費者青睞,現有開發出黑木耳、金針菇、反季節香菇、靈芝、茶薪菇、天麻、杏孢菇、雞腿菇、灰樹花、百鱗菇、猴頭等20余個品種,年產量達800噸以上。[16]
鳳縣馬勺臉譜
80年代初民間藝人將秦腔、社火臉譜繪制于木頭馬勺之上,鳳縣的民間藝術品——馬勺臉譜,曾在北京、杭州、廣州、西安、法國巴黎、美國俄亥俄州展出,并在中國首屆藝術節“畫中戲”展覽,有24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鳳縣風物景點
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陜西省寶雞市西南部,秦嶺南麓鳳縣境內,距寶雞市90公里,距鳳縣縣城41公里,距寶漢公路31公里。公園面積5235公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738.7米,最低海拔1580米,森林覆蓋率達98.6%,擁有廣闊的自然森林植被景觀。
公園有西河廟、高山石林、蓮花山三大景區,50多個景點。公園內森林植物1800多種,野生動物280多種,七八月平均氣溫22.7℃。因公園所在地唐藏鎮相傳是唐僧師徒取經經過此地,境內的廟兒蜿蜒向西直達秦嶺梁頂為“通經西天”之意,故公園由此得名。
鳳縣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