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嘗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
歐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歐陽修說:'自蘇子美死后,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漠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
蘇軾、歐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可以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是事實如何,讓我們客觀的來認識一下。
蔡襄(1012~1067),字君謨,漢族,興化軍仙游縣(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楓亭鎮青澤亭)人 。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家。
書法史上“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以及蔡襄。然而關于“宋四家”還有另一種說法,即關于蘇黃米蔡中的“蔡”并非蔡襄,而是蔡京,只因為蔡京的政治名聲不太好,所以將蔡京改為蔡襄。
而蔡襄的書法在宋代到底地位如何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宋四家”中其他三位,蘇黃米是強過蔡襄的,這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創新,都具備了自己特有的面目。反過來看蔡襄,泥古多,而創新少,并未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也是蔡襄年齡最長,而在“宋四家”排名居末的道理。蔡京強過蔡襄原因也是出于此。講到這里,我們可以順便提一句,任何藝術形式,沒有繼承始終是無本之木,而沒有創新,不能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也只能說是泥古不化。在這里我們要說明一點,蔡襄的書法成就是極高的,絕非當代任何書家所能比擬的。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蔡襄的經典作品。
蔡襄《扈從貼》
蔡襄《澄心堂紙帖》
蔡襄《蒙惠帖》
蔡襄《大研帖》
蔡襄《山堂詩帖》
蔡襄《暑熱帖》
蔡襄《京居帖》
蔡襄《腳氣帖》
蔡襄《陶生帖》
蔡襄《謝郎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