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歷史文學天文地理偉人軍事時政生活收藏圖片網絡教程音畫娛樂素材【歷史】古代史(漢朝皇帝像)
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革命史戰爭史和平史黨 史紀念館上古帝王圖夏商周帝王圖秦朝皇帝像漢朝皇帝像隋朝皇帝像唐朝皇帝像宋朝皇帝像元朝皇帝像明朝皇帝像清朝皇帝像近代與現代漢武帝 劉徹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字通,是漢朝的第7位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恒的孫子、漢惠帝劉盈的侄孫子(劉盈為漢高祖劉邦的兒子),漢高祖的重孫子。其母王娡,在劉徹立太子同時被立為皇后。劉徹公元前157年生于長安,4歲時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公元前87年劉徹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葬于茂陵,謚號“孝武”,廟號世宗。
漢景帝 劉啟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終年48歲,謚號“孝景皇帝”。安葬于陽陵。按周代的《謚法解》,“ 清靜恭儉的漢景帝劉啟景”是美謚:“由義而濟(獲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慮(喜歡深思熟慮,善于充分謀劃)曰景”,“布義行剛(傳播仁義,品德堅強)曰景”。雖有諂媚溢美之意,但還是從幾個側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及其性格特征。
漢文帝 劉恒
漢文帝劉恒,漢族,漢朝第5位皇帝,漢高祖劉邦四子,惠帝劉盈弟,母薄姬,在位期間,繼續執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使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后世將這一時期與其子景帝執政的時期統稱為“文景之治”。
漢惠帝 劉盈
漢惠帝劉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漢第二位皇帝(前195年—前188年),他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嫡子(次子),母親呂雉,在位7年,死時年僅24歲。 謚號“孝惠”,葬于安陵。
漢高祖 劉邦
漢高祖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原名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人,漢族。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于沛(今江蘇沛縣)。后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后世多習用之),謚號為高皇帝(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稱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成為皇帝之前又稱沛公、漢中王。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發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