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食品行業
被原材料
弄得特別鬧心
廠家在為生產和成本發愁
頭頂又高懸環保和安監兩把利劍
食品企業、批發商、終端代理商
各個苦不堪言
漲價的盡頭在哪里,完全看不到
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力漲價
在全國雪片般的漲價通知中
你能讀懂什么?
貨價猛漲,孫悟空買貨被氣瘋!
對于食品人來說
漲價是2017年的“主旋律”
2017年,是經銷商的洗牌年
對于廠家來說
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甚至直接被淘汰掉
漲 價! 缺 貨! 關 停!
政府督查環保暴風越吹越大
食品圈的漲價潮也愈演愈烈
斷水、斷電、缺貨、停產
環保部大手這么一揮
全國企業大面積“兩斷三清”
機器停了、工廠關了、生意越來越糟
安監總局大手也這么一揮
環保重壓之下,風暴所到之處
工人停工失業,家庭生計堪憂
企業主壓力倍增,但你們一定要堅持住
經銷商是廠家的客戶,明明客戶是上帝,但是很多經銷商從未享受過上帝待遇。別說上帝了,就是普通朋友也說不過去,純粹是廠家賺錢的工具,不開心不順心立即換掉、強制壓貨,很多業務還會威脅經銷商、敲詐經銷商、欺騙經銷商。
近年來,很多大品牌經銷商突然甩手不干,案例越來越多。廠家整天希望通過壓貨可以擠出銷量,事實上消費整體低迷的情況下,這種擠壓、竄貨,正成為經銷商虧損的源頭。
賺不到錢,誰跟你干?對經銷商頤指氣使,老子不玩了!
很多廠家漲價,不會和經銷商商量,更不會經得經銷商的同意。一紙通知,希望理解,帶來不便,望您見諒。
如龍海市某食品有限公司發布的調價函中指出,“由于近期受原料材料價格瘋漲,超出我們采購成本上限30%,紙箱供價暴漲50%,包膜供價上漲20%等等,我司一直以來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保持原價不動,已經堅持近一個月虧損狀態,盼望原材料恢復,意想不到所有材料持續增長,大大超出所能承受范圍之內,我司已不堪重負,很難維持正常經營。”
蘇州某食品有限公司在調價函中稱,“因今年原料、包輔材價格大幅上漲,給公司生產帶來很大的困難......經公司領導研究決定從2017年9月15日起對公司所有產品進行價格上調,肉制品系列上調10個點,其余產品上調5個點......”
慈溪市某飲料食品有限公司在通知函中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漲,我公司經過慎重考慮,決定于2017年9月10日對公司蛋糕品項(2.5KG/件)在原價格基礎上每件上調2元,餅干上調1塊/件,威化上調1塊/件,尖角脆上調1塊/件。”
水漲船高,截至現在已經有不少食品企業發出調價通知函,漲價幅度都在1-2元不等。
漲價后,經銷商面臨的可能會是銷量下滑,終端客情交流困難。很多渠道有可能被迫撤下來。不過漲價慢慢會有辦法解決,也會慢慢恢復市場。只是這種毫無征兆的通知,根本上彰顯了廠家對待經銷商的態度。
一個個案例凸顯,由此可見,中國快消品營銷心態多么畸形。不是以銷售為中心,而是以生產為中心。不以客戶為中心,而以廠家為中心。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產品嚴重飽和,紅海廝殺,不以市場為重心的銷售模式,必然會徹底死掉,必然會被更合理的模式替代。
打敗廠家的不是對手,而是自己。
目前來看,私人訂制、引導性消費,正成為新消費主流。電商、微商等引導消費成為線下實體店最大的競爭對手。
百度為什么強大?百度的李彥宏經常會請自己的客戶座談,請客戶給自己提建議,提思路。作為快消品廠家,請問:除了每年一度的訂貨會,年貨會,什么時候你會把經銷商奉為座上賓?什么時候會把經銷商當成客戶,而不是銷售工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