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的藍釉瓷拍賣市場情況來看,雍正藍釉瓷無疑是最大贏家。盡管乾隆藍釉瓷的上拍總量更多,但高價成交者多是雍正藍釉瓷。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為例,在2011年秋季拍賣會上推出的三件雍正藍釉瓷器:清雍正·霽藍釉撇口觀音瓶、清雍正·霽藍釉橄欖瓶和清雍正·天藍釉六楞葫蘆瓶分別以602萬港元、1634萬港元和458萬港元高價成交。另外,北京保利2014年春季拍賣會上也曾亮相過一件“清雍正·霽藍釉梅瓶”,當時估價為100—150萬元,最終以253萬元成交。此瓶曾在香港蘇富比2009年秋季拍賣會上亮相過,當時以146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28.6萬元)成交。時隔四年半,再度亮相拍場,增值了近一倍。
孔雀藍釉瓷器現在市場價格
相對后兩者,孔雀藍單色釉的制作方法比較簡單,特別是早期精美程度不嚴格的陶類制品可以直接在坯上施孔雀藍釉一次性燒成。對后來制作精美、要求嚴格的官窯瓷則要先高溫燒制素胎,然后罩低溫孔雀藍釉二次入窯方能成器??赡苡袝r感覺發色單調,制作者還會使用暗刻花紋、釉面施金彩等方法進行點綴性裝飾。可能是明初御廠瓷業制作分工尚不細密,至今,景德鎮珠山遺址出土情況顯示洪武、永樂兩朝沒有制作孔雀藍釉器。宣德時期制瓷發展迅猛,孔雀藍釉器制作取得很大進展,特別是統治者對御廠瓷的嚴格要求促使其單色釉、釉下青花制品精益求精。這些發展情況都在此時的三足爐、高足碗、盤、碗等造型多樣的傳世品中得到體現。
明宣德 孔雀藍釉盤------------600-800萬-----------1238萬-------2004-04-25----香港蘇富比
明成化 孔雀藍釉海獸紋蓋--------38-38萬------------580萬-------2013-12-01----北京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