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BAZAAR Jewelry國際設計師精品展僅有4天啦!今年我們將這場精品展帶回了它的出生地——有著“北京之巔”之稱的全北京最高建筑國貿大酒店。我們還為它換上了全新的主題——高級Fun! 1500平米的會場會被我們布置成一個“珠寶的樂園”,旋轉木馬、波波池、冰淇淋機……所有和童趣、快樂有關的元素在這里都能找到!一邊逛展欣賞美美的珠寶一邊Have Fun,還有比這更新鮮的珠寶展嗎?
今天芭珠姐為你介紹的這位主角是熙琳古董珠寶的創始人,她將值得收藏的古董珠寶帶入了公眾視野,快來一起看看她收藏吧!
1910年代愛德華時期天然野生珍珠古董胸針
材質:鉑金、鉆石、天然野生珍珠
1910年代,歐洲上流社會以穿戴法國18世紀宮廷豪華風格珠寶為榮,其典型的設計是以花朵搭配絲帶、蝴蝶結圖案,制成如花冠般的造型而成。繁復蕾絲緹邊風格,展現宮廷式的華麗細致。取材均為最稀少、珍貴的寶石和金屬。這枚胸針是愛德華時期最經典的設計,華麗、繁復、富有宮廷氣息,又透露著美好、優雅。
1920年代裝飾藝術時期古董鉆石項鏈
材質:鉑金、鉆石(6顆主鉆分別為1克拉)
19世紀20年代興起的裝飾藝術風格,將簡單的幾何圖形疊加,富有現代美學的對稱,與之前繁復復古的風格相比,Art Deco顯得更為冷靜,具有現代性。這套Art Deco時期鉆石項鏈,采用那個時代典型的手工沖壓方式制作,線條流暢銳利。鉆石是當時先進的老式明亮切工,設計既具有裝飾藝術典型的幾何線條,又保留了優雅的好品味,是一套Art Deco的精品。
1950年代新古典時期Cameo古董套裝
材質:18K黃金、天然野生珍珠、瑪瑙
英國德文郡公爵受邀參加1856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加冕典禮,委托他侄子的妻子格朗西爾伯爵夫人穿戴了一套用88塊浮雕制成的珠寶,它由七件首飾組成,包括手鐲、披肩、發卡、小冠冕、胸針、項鏈和大王冠。Cameo珠寶帶來的文化底蘊和工藝,震懾了俄國宮廷,也讓浮雕珠寶在歐洲風靡了30年。這套非常難得成整套的浮雕Cameo,人物造型源于當時流行的經典紳士和淑女形象,雕工精細高超,代表了當時浮雕工藝的最高水準。非常難得。
19世紀末期年代美好年代時期古董天然無燒紅寶石胸針
材質:鉑金、鉆石、主石為緬甸抹谷天然無燒紅寶石5克拉
19世紀由法國宮廷興起的美好年代BelleEpoque,是歐洲社會史上的一段“黃金時期”。那一時期的手工藝人開始沿襲古老繁復的工藝,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古老風格,制作一大批追憶16、17世紀法國皇室輝煌時期的珠寶、家具、建筑、工藝作品,在藝術中緬懷帝國過去的榮光。這枚胸針造型華麗,為美好年代典型風格,紅寶石經GRS鑒定,為緬甸抹谷產區天然無燒紅寶。極為稀有、珍貴。
Boucheron寶詩龍1940年代古董流蘇項鏈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了歐洲珠寶的皇室風格。寶石供應緊張,金銀也成了戰爭貨幣,所以那個時期的珠寶多采用小顆粒的鉆石和紅藍寶石,設計極具女性化特征,削圓了裝飾藝術的棱角,柔和了其大膽的用色,后期多受現代主義影響。寶詩龍是法國皇室定制珠寶品牌,是首個在巴黎方登廣場開店的珠寶品牌之一。40年代是該品牌的黃金時期,這枚流蘇項鏈黃金工藝精美,設計極具女性化,是40年代珠寶的典型代表作。
喜歡這些珠寶嗎?
快來BAZAAR Jewelry國際設計師精品展
B3展位熙琳古董珠寶
尋找它們吧!
熙琳古董珠寶是國內最早開啟歐洲古董珠寶文化推廣的專業機構之一。公司買手團隊由古董珠寶收藏者、鑒定師及歐洲文化研究學者組成。熙琳與法國皇家古董協會、鑒定委員會、古董商協會及各大拍賣行等長期合作,致力于研究、發掘、收藏優秀的古典珠寶作品。熙琳古董珠寶店坐落于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常年以文化沙龍、藝術品鑒等形式,定期與會員分享歐洲文化歷史及生活藝術點滴?!鞍倌觎o好,臻愛傳承”,珠寶藝術是人類藝術史中邊緣又美好的組成部分,凝聚人們對美與愛之追求的珠寶作品,閃耀著人類文明之光。透過一件收藏,百年之隔,萬里之外的我們,不經意觸碰到另一個古老文明的根脈,多奇妙!
珠寶背后的“魔法師”
卓佳娜
熙琳古董珠寶創始人,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創始人。巴黎國立音樂學院鋼琴及文化管理雙碩士。早年旅居法國,結緣古董珠寶收藏,于2006年創立熙琳品牌,以專業和藝術的視角,將值得收藏的古董珠寶作品帶入公眾視野。于2014年在《頭等客》雜志開辦國內首家古董珠寶專欄。
在“BAZAAR Jewelry國際設計師精品展”期間,我們將邀請到業界最具話語權的精英們,包括杰出珠寶設計師、知名品牌管理者、主流傳媒高層等作為嘉賓,在“國際設計師精品展”期間舉行座談會。而卓佳娜女士就將作為嘉賓之一參與到“投資與收藏新趨勢”的論壇中去。
即使你沒搶到論壇席位也別灰心,論壇當天我們會在“一直播”上持續直播!關注芭莎珠寶官方微博或是一直播賬號,就不會錯過精彩內容啦!
對熙琳古董珠寶感興趣嗎?
我們誠摯的邀請你
和高級珠寶來一場親密接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