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jiān)忍不拔之志。
2.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3.人不可以茍富貴,亦不可以徒貧賤。
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5.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
6.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7.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8.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jì)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
9.有名而無實(shí),則其名不行;有實(shí)而無名,則其實(shí)不長(zhǎng)。
10.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寬。
11.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
12.合則留,不合則去。
13.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14.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15.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
16.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17.發(fā)纖秾于簡(jiǎn)古,寄至味于澹泊。
18.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dāng)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
19.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
20.博現(xiàn)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21.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責(zé)實(shí)。
22.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病?/font>
23.事不目見耳聞,臆斷其有無,可乎?
24.求物之妙,如系風(fēng)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者乎!
25.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