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輝名樸,字國輝。齋號長樂軒,1940年出生,江蘇蘇州人。1960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附屬中學,同年分配至浙江工藝美術研究所。1979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1981年畢業后留校任教,受聘蘇州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浙江分會理事,國連環畫研究會理事。長于人物畫。劉國輝的古裝人物畫有著寬泛的繼承性,用筆抑揚有致、柔中藏剛、圓中具方;用墨融潤蒼腴兼濟,輕淡婉約并運;造型簡括精準,神采靈動郁勃、處處體現出傳統繪畫的精妙魅力。
劉國輝絲毫不忽視中國畫筆墨相對獨立的審美價值,并且有著相當強的筆墨功夫,他出身的新浙派正是在嚴格的造型與精美的筆墨這似乎矛盾的兩者間取得了平衡。劉國輝在筆墨與造型之間努力深化造型意識,力矯新老文人畫重筆輕象重神輕形的弊病,為此而堅持寫生,進一步發揮素描中關于結構、體積、透視的知識技能。同時他明確地看到了在水墨寫實人物畫中的三個層次。一是筆墨要為造型服務,而不是以筆墨局限造型,二是中國面的造型要符合筆墨的表現規律,不符合的西式造型應該舍棄,三是需根據描繪對象的豐富和感悟的新穎,相應地發展前人所無的筆墨,使“筆墨當隨時代”。他是這樣認識的,更是這樣實踐的,從而把握了結構緊而用筆松的要領,在探索新世界中實現了造型感與書寫味的統一,在控制中有瀟灑,在飛動中有嚴謹。純就筆墨而論他也不僅繼承了新浙派取之于花鳥畫的勾勒點厾相結合的方法,而且發展并綜合了南線北皴為一的且勾且皴且擦的拖泥帶水法。
他畫蘇東坡、唐寅、文征明、徐渭、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張大千、林和靖、朱屺瞻等一代又一代藝術大家肖像。這些人物到了劉國輝的筆下,便成了劉國輝的人物。“我今欲借先生劍,地黑天昏一吐光”劉國輝語。
他也畫女性人體、古代仕女。輕淡如煙又栩栩如生,超凡脫俗又純潔美麗,遠遠超過歷代傳留下來的文人墨戲之作。劉國輝畫出了人物的音容風采,也展現出了自己的獨特才華,越來越受到海內外的關注和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