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助理有話說:
年輕刑辯律師可以從哪些細節提升自我?
文:劉榮(嘉定法院刑庭 法官助理)
作為一名年輕的法官助理,我常常跟一些年紀相仿的刑辯律師打交道。他們當中有的已經業務熟練、專業過硬,能獨當一面,有的還在起步和探索階段。年輕刑辯律師的成長過程中,專業素養的提升、案件來源的擴展、辯論的技巧的錘煉重要性無需多言,但有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也同樣值得關注。
筆者總結了近幾年在工作中發現的年輕刑辯律師可以注意和提升的細節之處,供各位參考。
庭 審 之 前
1. 委托手續和文書
律師事務所的刑事案件委托書、律所函有專門格式,不能與民事案件的混用;填寫時要注意案由、委托事項用詞準確。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刑事辯護與附帶民事訴訟代理應分別出具委托書、律所函,載明委托事項。
律師事務所函上應當寫明律師的電話號碼和郵寄地址,方便法官、書記員及時聯系與送達文書。
向法院提交委托手續時,應附律師證復印件、委托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律師證不但要復印有照片的頁面,還要復印司法局備案的頁面。
2. 閱卷
閱卷要全面,零散的材料與裝訂成冊的卷宗同樣重要。目前律師閱卷方式不盡相同,大多以拍照或者掃描為主,全部拍下來回去再仔細閱看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對于司法機關已經電子化的卷宗,需注意核對與實體卷宗數量是否一致。
律師對公訴機關的證據有異議的,尤其是認為有非法證據需要排除的,應盡早向法官提出。如果等到庭審質證過程中再提出非法證據排除,可能會降低訴訟效率,增加辦案時間。
律師閱卷后,要注意對卷宗內容保密。特別是報案人、被害人、證人等的身份信息、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要嚴格保密。
如果律師近期開庭安排較多,可以將已經收到通知的開庭安排告知書記員,以免案件排期與自己其他案件相沖突。
3. 提交文書和證據
律師可以在庭前提交書面的辯護意見。適用速裁程序、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如律師對指控的事實、罪名、法定量刑情節有異議,建議盡早與法官溝通。此類異議推延到法庭辯論中提出,會導致庭審無法繼續,案件轉為普通程序審理,既不利于訴訟效率,也提高了自己的辦案成本,給被告人和家屬帶來心理上的不安。
律師提交的文書應有簡明扼要的標題,字體、字號、行距適當。文書最好打印在標準的A4紙上,超過2頁的可以編頁碼。文書落款要有手寫的簽字和時間。
按照適用訴訟程序不同,法院需將公訴機關提交的證據材料在開庭前至少三日/十日前給律師閱看。律師有證據向法院提交的,應按照不同法院要求提前提交,以方便法院通知公訴人核實證據。
提交證據材料應分門別類,材料較多的情況下可以制作證據目錄。如果需要當庭播放錄音、錄像等,可以提前聯系書記員,避免在庭審中因為需要調試設備而休庭。
如果律師準備在庭審中發表關于被告人一貫表現良好、家境困難等方面的意見,可以提前向法院提交被告人所在社區、單位或者學校出具的書面證明。
4. 其他
律師會見被告人時,建議告知其開庭的程序和注意事項。如果被告人家屬要旁聽庭審的,要告知其有關注意事項,提前核實家屬是否具有證人身份等不能旁聽事由。
對于被告人或者被告人家屬愿意向被害人進行退賠的,建議在開庭之前支付賠償款或者達成賠償協議、取得諒解,以體現被告人認罪、悔罪的態度,提高案件效率。
對于可能進行社區矯正的被告人,司法機關需委托被告人住所地的司法行政機關進行審前調查。律師可以幫助被告人了解有關審前調查和社區矯正的規定,積極配合司法行政機關的調查。
庭 審 之 中
1. 遵守法庭紀律
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所有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均應遵守法庭紀律,維護庭審秩序。律師在庭審中臨時需要發表意見的,應舉手向法庭示意,待審判長(員)準許后才能發言,切勿隨意打斷其他人發表意見。
法庭核實送達起訴書副本等材料的時間,如果忘記可回復“以在法院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時間為準”。
不要對被告人、證人進行誘導式發問,但可以就被告人、證人已經陳述的事實進行確認性發問。
向自己當事人之外的人發問時,應先表明身份。
2. 辯護觀點明確
發表辯護意見時,應先亮明主要觀點,是無罪辯護還是罪輕辯護,無罪辯護的話,是認為證據不足、事實不清、程序違法還是對罪名有異議或者其他情況。辯護意見應當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邏輯嚴謹。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要注意區分“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和“不區分主從犯,但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相對較小”。
庭 審 之 后
被告人要上訴的,律師可以幫助被告人書寫上訴狀,但上訴狀最后落款應當有被告人手寫簽字并捺印。
上訴狀可以由被告人本人提交,也可以由律師提交;可以向一審法院提交,可以直接向二審法院提交;可以當面提交,也可以郵寄。
如果律師向二審法院提交了上訴狀,或者通過郵寄手段提交了上訴狀,建議在上訴期屆滿之前告知一審法院,以便法院盡快將案件材料移送至二審法院。
最后,律師完全沒有必要害怕給法官“添麻煩”。只要律師提出的觀點和訴求于法有據,法官就會認真考慮。作為一名年輕的法官助理,真誠希望與各位年輕律師一道成長,共同為建設法治中國貢獻力量。
編輯 │ 汪菲
關注 │ 庭前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