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觀看了臺灣學者周泳杉先生的《新世紀健康飲食》17集講座視頻,感慨良多。原來,我們長期以來習慣成自然的一些做法,竟然存在著天大的荒唐和不可思議!
周泳杉先生畢業于陽明大學生化研究所,曾任美商亞洲瓦里安科技公司營銷經理。近年來,常于馬來西亞、臺灣、大陸等各地演講生涯規劃、傳統文化與管理科學、新世紀健康飲食等相關課程。這些從飲食談起的講座,采用大量科學家、醫生等學者提供的研究成果,說明人類的飲食習慣不僅與自身的健康息息相關,而且與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所賴以生長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從飲食談起,不僅因為它與每個人須臾難離,還因為人們長期形成的思維定勢,特別是自以為正確、實則大錯特錯的陋習,恰恰是當今許多社會問題的主要源頭,其觀點之新穎,證據之充分,確實振聾發聵,值得一看。
周泳杉17集《新世紀健康飲食》講座的網上視頻截圖(無法粘貼,從略)
講座中,周先生首先從現狀談起,引用了中國國家衛生部統計的數據—— 1957年慢性病死亡占死亡的23%,而到2000年,這個比例為75.2%,即不到50年,慢性病的死亡比例上升了52.2個百分點。這里所說的慢性病,主要指癌癥、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癥、骨質疏松癥、結石病以及自體免疫性疾病等。WHO(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公布,全球死于營養過剩的人數首次超過營養不良。就北京來說,1999年與1955年比,罹患癌癥的比例竟然上升了5.2倍。協和醫院曾經就北京市罹患大腸癌比例的狀況做過統計,發現在上世紀70年代, 每10萬人當中少于10個; 80年代增加到20個,已增1倍;到90年代,增加到24個;而到了2000年增加到60個。
綜觀周先生所闡述的觀點,主要有三個:一是動物性膳食(含肉、蛋、奶的食用,學稱動物性蛋白和脂肪的攝取,下同)及一些食品是人類多種慢性疾病的誘發原因,也是慢性病及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人體正常情況下應是弱堿性(pH7.35-7.45),而所有動物性食品以及碳酸飲料、可樂、酒類、各類甜點、白糖等卻使人的體質呈酸性,而酸性體質是各種慢性病的溫床。同時,動物性膳食影響正常的鉀鈉比。他引用醫學知識告訴人們,正常的細胞里鉀與鈉的比值應大于10,否則便容易癌化。動物性食品一般僅為3至5,考慮到烹調用鹽及含鹽調料等因素,實際鉀鈉比往往還不到1;而植物類素食鉀鈉比卻較高,往往大于200,甚至高達400。另外,動物性膳食使恒久性積累污染加劇,它可通過食物璉使污染物效能不斷積累放大甚至會放大到原值萬倍以上。二是動物性膳食是耕地資源緊缺、糧食品質下降、土地荒漠化、溫室效應等當今社會問題直接或間接的加成因素。食用動物飼養,不僅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和糧食(近1/3的土地用于此),而且為追求產量而大量使用的化肥、農藥,進一步產生了諸多問題。有資料表明,由于過度放牧,呼倫貝爾二萬平方公里草原已經沙漠化,這一地區沙塵暴日益猖厥。類似情況在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南美等地區甚至更加惡劣。另外,禽畜也是溫室效應的促進因素。一頭牛每年制造的二氧化碳是4000公斤,豬450公斤,羊400公斤,而人卻是300公斤。由于溫室效應,27.9%的國土荒漠化,其中18.1%沙土化,年損失至少540億元;至于冰山溶化、海冰溶解引起陸冰溶化(影響洋流,從而使溫度調節失靈)、海平面上升等等問題更是不一而足。三是人類所需要的一切營養均可在植物性膳食(素食)中獲得,故應限止并最終取消肉、蛋、奶的食用。講座從科學角度論證,植物性蛋白更適合人的消化,并符合人體所有營養的需要。美國坎貝爾教授在「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中指出,蔬菜吃得愈多,肉吃得愈少,健康狀態愈好。講座還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丹麥由于糧食禁運(故再無力飼養動物)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挪威由于被德國占領,兩個國家的人民均被迫素食,而死亡率卻大幅度下降的事實,令人信服地論證了素食的合理性。當談到蔬菜的農藥殘留時,講座例舉了大量的研究證據指出,肉食者、蛋奶素食者與蔬菜素食者殘留比居然是15比5.5比1。此外,講座還順便指出,能夠抑制癌癥的維生素C,恰恰也在蔬菜、水果等植物性膳食里。
講座中精湛的觀點、研究結果形成的證據及結論疊彩紛呈,這里筆者空有盡量展示的想法,然而因能力、篇幅有限,只能是掛一漏萬,難窺全豹。為此建議讀者親觀視頻,直接聆聽。筆者還將視頻、講座文字稿網址(也可直接以題目搜索之)及每集節要附后,以供瀏覽參考。
素食者、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沒有什么能比素食,更能改善人的健康和增加人在地球上生存的機會了。”長期以來,我們總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目標,但是否想過,諸多“滿足”中是否存在著盲目性?人與自然和諧的本質是什么?如飲食方面,難道只需一味順從、滿足而不需要引導、變革么?盡管許多飲食習慣已給人類帶來惡性循環甚至致命的困擾,但要改變這些習慣卻依然很難。然而,我們可以這樣設問,難道它比生命的健康、基本生存條件的維持以及后代的福祉還重要嗎?這樣的設問如果選擇吸煙與吸毒作比較的話,或許更能讓人深省:吸毒不僅為公眾所唾棄,也為法律所不容;但從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利角度看,吸煙之于吸毒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當大家都知道動物性膳食弊遠大于利,且完全可由素食取代時,倘若誰人出于惰性或無知,繼續“只為脖子以上負責,不為脖子以下負責”(周泳杉語),更不為生存環境負責,或者為滿足“舌眼鼻之欲”(口腹之欲嚴格地說不準確),而不惜“過把癮就死”,甚至發誓“那怕我死后洪水滔天”者,對這些人們又該做如何評論呢?看完這部視頻,相信大家不僅可以做出圓滿回答,而且能從更高境界上,對自己今后的飲食行為作出理智的抉擇。
附錄1:周泳杉《新世紀健康飲食》講座網址
(//v.youku.com/v_show/id_XMTQyMTE3MzU2.html)
《新世紀健康飲食》講座文稿全文 下載網址
http://wenku.baidu.com/view/b
200905青島 周泳杉再次做《新世紀健康飲食》演講視頻網址
http://video.baidu.com/v?word=%D6%DC%D3%BE%C9%BC%A1%B6%D0%C2%CA%C0%BC%CD%BD%A1%BF%B5%D2%FB%CA%B3%A1%B7200905%C7%E0%B5%BA+&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附錄2:《新世紀健康飲食》視頻各集節要
第一集
開場白/臺灣癌癥死亡率/醫療的進步 ≠ 壽命延長 ≠ 幸福增加/醫療失誤是美國第三大死亡原因/醫生罷工,死亡率下降/醫療進步 ≠治療進步
第二集
病與癥之探討(癌是病還是癥)/ 名醫扁鵲三兄弟故事之啟示/ 美國健康基金會主席公布之統計資料(營養過剩與癌癥之關系)/ 世界衛生組織WHO之統計資料(死于營養過剩的人數 > 營養不良)/ 美國國家癌癥醫院的建議(低脂肪飲食對癌癥的影響)/ 柯林×坎貝爾教授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第三集
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動物性蛋白質比飽和脂肪酸及膳食中的膽固醇對血膽固醇的影響更大/ 大腸癌與飲食的關系/ 乳腺癌與飲食的關系
第四集
骨質疏松癥/ BMD骨質密度檢測之探討(BMD與骨折、肥胖、乳腺癌之關系)/
自體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偏差,攻擊自身細胞)如:關節炎、I型糖尿病
第五集
第I型糖尿病與牛奶的關系/膽固醇、高血壓與心臟病之關系;吸煙與肺癌之關系;牛奶與第I型糖尿病之關系/ 基因與第I型糖尿病之關系/ 牛奶與兒童I型糖尿病關系之統計報告/ 牛奶與多發性硬化癥統計/ 脂肪與攝護腺癌統計肥胖/ BMI指數(體重公斤/身高米)平方,20-25正常/ 2007臺北市國一學生肥胖比例、脂肪肝比例
第六集
肥胖/如何安全減肥/ 肥胖與熱量的關系/第II型糖尿病不同療法比較/ 心臟病
第七集
心臟病不同療法比較/ 飲食與膽固醇的關系/ 腎結石與飲食的關系/ 膽結石與飲食的關系/ 體質酸鹼性之探討/ 酸鹼度對血液輸氧量及消化酶之影響
第八集
體質酸堿性/飲食對體質酸堿性之影響/酸性體質的征兆/鉀與鈉的探討(鉀與癌細胞)/味精的影響/白糖的影響/糖、人工香精、人工色素、防腐劑對兒童運動、不良行為、學習能力的影響及對成年人神經系統的影響
第九集
白米、白面(米就是糟粕的粕)/ 白面所損失的營養/ 牛奶所含蛋白質之問題/ 母奶可以取代嗎?(營養成份比較)/ 植物性蛋白與動物性蛋白分析
第十集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物之二:加工肉品及燒烤食品 /燒烤食品與肺癌之關系 /烹調方式與女性肺癌之關系 /臺灣的大學生飲食習慣調查 /“癌”字所含“病從口入”的意義 /對蛋白質的錯誤觀念 /蛋白質與黃面毒素對肝癌的影響
第十一集
致癌物與促癌物 /丹麥與挪威的素食實驗 /肉食與素食的營養成份比較 /鈣與磷(鈣質的吸收決定在磷) /鐵質 /蛋白質 /植物所含維他命C及抗氧化劑對健康的好處
第十二集
從人體特征分析適合人類的食物/素食者與肉食者體力比較 / 兒童適合吃素嗎?老人適合吃素嗎?有名的素食人士
第十三集
家畜糞便對水源的污染;飲食習慣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飼養家畜所耗用的水資源、農藥、化肥;生產化肥與有機肥的效益分析: 1)就業 2)消耗的電 3)產生的污染
第十四集
肉食 → 家畜養殖對河流、海洋的污染,飲用水的干枯 /家畜飼養所消耗的谷物、雨林 /吃雞蛋所消耗的谷物 /家畜飼養帶來的表土流失、沙土化、荒漠化、泥雨、沙塵暴、經濟損失、二氧化碳
第十五集
家畜飼養對溫室效應的影響(二氧化碳、甲烷) /南極拉森B號冰架、原估2年融化,而卻在35天內融化 /海冰融解所帶來的惡性循環(影響生態、海洋、氣候、生物棲息地) /洋冰融解帶動陸冰融解,陸冰融解 → 全球水位上升 /2007年7月發生在大陸的極端氣候 /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糧價
第十六集
英國科學家艾倫×卡佛特計算出肉食對地球資源的消耗 /飼養乳牛、肉雞、豬、肉牛所損失之蛋白質 /吃魚對健康與海洋環境之影響;魚所含的POPS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又稱環境荷爾蒙) /拖網捕魚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山埃捕魚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炸藥捕魚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延后龜釣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 圍網捕魚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誤捕漁獲的浪費情形 /養殖漁業消耗的能源與污染
第十七集
養殖的魚所含POPS /依食物鏈,談肉食的毒素累積 /蛋雞的一生 /可以排毒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