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為什么老一輩人出去旅行,普遍很累?尤其是帶爸媽出門,他們什么都想看又體力不支,跟家里人出去旅行時,在哪些細節上感受到代溝或者觀念差異?
文/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為什么帶父母出門旅游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彌合理想化需要與現實中情況之間的鴻溝。
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花錢出來旅游最好能夠處處值回票價,如果能夠少花錢多享受,那簡直就是最讓人心滿意足的事。作為子女,我們當然想要讓父母玩得開心滿意,于是便會不自覺地迎合他們的價值觀,希望能把行程安排得如他們所愿。
但這時,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就出來了。父母希望能夠把大小景點一網打盡,但他們的體力卻無法支撐強度如此之大的活動;他們想要花少的錢享受好的服務,但畢竟一分錢一分貨,產生落差時自然就會產生不滿與抱怨。
如果他們能夠自己承擔行為的責任與后果那也就罷了,但偏偏很多父母只負責提出需求,卻要求子女來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時子女如果想要讓父母滿意,就只能疲于奔命地應付各種麻煩,甚至還得欺上瞞下。照顧父母情緒,負責保障他們的感受,為他們處理各種麻煩,這些都是非常消耗人心力的事情,所以難怪孩子們帶父母出游時會大呼心累了。
其實,想要不那么心累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關鍵就是:盡量把實際情況告訴父母,這樣既可以讓他們不要有太過不切實際的期待,同時又能夠更好地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任。
必要的照顧當然可以讓旅行更溫情,為幸福錦上添花,但過分照顧,接手了對方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反而會使對方滋長依賴與惰性,覺得我們理所應當要為他們的情緒及行動負責。長期來看,這樣的關系遲早會有失衡并滋生痛苦的一天。
因此,各負其責,莫貪一時之快,無論對哪一種人際關系來說都是至理名言。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咨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系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復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詢,咨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志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