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發心語(U15):內容定位及媒體規劃(2022年3月21日)
#Underway#無限風光#
(所涉合作伙伴或者客戶,名字已經用字母替換)
作者:趙光發
時間:2022年3月21日
一、 前奏——關于認知
1、 策劃與閱讀量
策劃固然重要,但只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內容不行一切白搭,也就是所有的運營公司如果不以內容為切入點,所有的策劃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可長久。
2、 作者與閱讀量
作者雖然不能決定最終的閱讀量,因為最終的階段時間的閱讀量有諸多影響因素,但是作者要對閱讀量負最主要的責任,這就是閱讀量的水之源,木之本,可以采取增量(增值,也可以理解為額外收益的分潤)獎勵的措施。文末需要明確作者姓名及研究的一專三能,打造作者個人IP,不要害怕有了知名度離開跳槽,成為科技媒體的黃埔軍校也是一個美事,特別是吸引其他頂尖媒體的躍躍欲試。當然需謹慎思考這個問題??纯囱芯繖C構的研究員,都有聯系方式(報告可以寫聯系方式郵箱,文章不能寫聯系方式)。
3、 轉發與閱讀量
為什么轉發,無非就是三個原因,其一:產生共鳴(共勉),與自我是同類,以此分享告訴公眾,我就是這種人,我也是如此解決方案;其二:炫耀心態(裝B),以此標榜自我的檔位,各種發布會,獲獎,表彰,評優等皆屬此類;其三:夢幻天使(癩皮狗),我就要變成這種人。(對應也是三個層面,高中低,口述)
了解轉發動機,再來看轉發與閱讀量,當然 ,內容偏負面,但很享受,一般不轉發,但獨享,如情色愉悅,風流艷史,爾虞我詐,全靠自我粉絲,對于內容正式,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等則轉發較多,自我粉絲消化較少。
如何讓文章具有天然的被轉發基因,這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問題,而且不能影響文章的格調與主題。(后續在內容篇上重點闡述)
4、 運營與閱讀量
運營雖然不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運營最最關鍵一定要有節點與關鍵點的數據,以及不同的內容的評價,換句話說,吃過豬肉,見過豬跑,也見過殺豬,雖然沒有動手過,但是一定要將這種感覺轉述給殺豬人,這就是數據。
文章首發后,第1個小時的閱讀量,達到500所用的時間,對于不同題材的發布時間有什么偏好,這就是要關注的點。
對于閱讀量的關鍵時間點的間隔,就是這張表(如可以監測,完成這些原始數據)。
維度 1小時閱讀量 24小時閱讀量 30天閱讀量 500所需時間 1000所需時間 2000所需時間 5000所需時間 10000所需時間 20000所需時間 50000所需時間
數量
5、 定位與軟件網
在自媒體上的定位,也就是自媒體的介紹,建議在20個字以內,一定要自己明白是干什么,挑最重要的,或者最能挑撥心弦的,或者最有懸念的。在介紹時,HBYJ院獨立研究需要什么樣的介紹,更有公信力,真正的高手是獨狼,與群獅戰斗時,發現這些獨狼原來是一個組織的,而不是暴露的顯示外部關系,個人建議在HBYJ院輸出獨立的觀點(即使觀點不獨立,讓人看起來就是獨立,也就是即使有嫌疑,但是就是不承認有關聯,就是永遠聲明獨立性)。
6、 自知與傳媒性
將自己認為的知識或者信息傳播他人,就在其傳媒性,如何做到有效傳媒(傳播),決定于三個要素,其一,自己認為有意義的被傳播對象也認為有意義;其二,傳播的形式及口吻能夠被被傳播對象接受(認同);其三,傳播者有渠道(途徑或者方法)通達被傳播者。基于這三個,我們要思考什么是有意義的內容,基于我們的客戶和用戶;他們希望我們用什么口吻或者在什么角色可進行交流;有哪些自媒體可以觸及。這就要求在不同的媒體上,同樣的內容可能表達形式不一樣,sohu相對學術性,需要有完善的文章架構體系,常見的“三段論”或者“起承轉合”的運用;今日頭條強調垂直專業,每次就一個細分問題或者賽道進行看似專業的解答,特別是系統如果認為你很專業,將獲得天量的流量;微信公眾號基于大眾媒體,基本是私域流量的發酵;微博已經失去意義,純粹一個起哄者,但是熱搜會反過來影響其他媒體,成為話題的二次發酵;網易號基本沒有多少性格,音樂的話題或者一些專屬話題可能有不同的反響;不一而足,研究總結媒體個性,將發布題材進行匹配。
7、 規則與自主性
宗旨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提出文章的標題規則,內容規則,明確主題,符合特色,在這些大的宏觀下,作者發揮自己的自主性,進行創作。而不是將文章擺在群里,請求領導做選擇題,表面是對領導尊重,其實質是挖坑,如果文章出問題,只要一句話,這是某領導的選擇;如果沒有出問題,覺得這是文章寫得好;這將導致作者的思維惰性,長此以往,后果非常嚴重,失去生機,戾氣十足,而且效率極端低下。
在定好規則后,根據規則進行題目命名,文章前導讀,文章中概要提示語,文章后的個人介紹及專業重點。
如果有深度調查或者其他類似文章,在皆為可以留下懸念及線索,便于讀者按圖索驥,建立多次鏈接閱讀。
周 月度 季度 年度
內容 批量審核下一周 明確內容主體 定好主題銜接 符合年度主題
標題 酌情修訂 明確下一個月標題 做好標題群與深度調研匹配 符合年度風格
文前導讀 發稿前48小時過稿,周末稿提前準備 每月進行調整 與總主題一致
文中架構 成文前出下周提綱
文末呼應 與文前形成對應
二、 特色——關于題目
1、 題材與系列化
只有將題材系列化,方可將問題與研究推向深入,方可有令人過目難忘的成果出現,將一個問題說透勝似多個問題的莫須有。可以基于RJ網2022年的重要工作首先定位在九個細分市場,就地取材,就借用,如下表:
細分市場(題材) 背書企業 十大趨勢細化(觀點)
中國低代碼領域 葡萄城 見配圖
中國數字化采購領域 商越科技 見配圖
中國智能制造領域 鼎捷 見配圖
中國財務中臺領域 華科誠信 見配圖
中國電子簽名領域 E簽寶 見配圖
中國企業直播領域 微吼 見配圖
中國信創云領域 華云數據 見配圖
中國營銷數據分析領域 GrowingIO 見配圖
中國SAAS領域 用友 見配圖
2、 命名與結構化
結構化的命名對于品牌宣傳推廣有識別度,作為一種區別于大眾媒體的科技媒體,需要達到三種目標,第一,科技媒體的科技專業高度,與其他的大眾媒體最大區別;第二,擁有自己研究院的媒體,也就是說擁有自己的獨立產業觀點;第三,啟發式與懸疑式的引發大眾興趣參與深入探索的架構。如最近調整的三篇,其中1、2、3分別代表第一第二第三所代表的范疇,將與后續內容形成對應關系。
《國內外企服巨頭1,差距拉大2,如何奮起直追?3》
《騰訊云1名落孫山2,Snowflake1一馬當先2,魔力象限,何去何從3?》
《“蟑螂”1成為分布式數據庫新標桿2,問道谷歌1,點石成金3?》
3、 夸張與偶然性
并非說夸張題目不能用,但是不能濫用,如“突發,……“、”沒有之一……“,經常性的這種如狼來了的題目,久而久之將痛失粉絲,在重大問題上或者獨一無二的節日或者公司的轉折上可以發出,但是只是一種偶然,切不可用小聰明來代替題目命名。
4、 字數與便捷性
由于手機,平板,電腦的顯示問題,手機能夠顯示題目包括標點符號,以搜狐為例,顯示原創時,手機最多可以顯示24個字(包括標點符號);平板能夠顯示29個字(包括標點符號),電腦則不受限制,大概可以32個字左右(根據屏幕調整有所不一樣),一般建議以手機便捷為基準,包括標點符號一般不要超過24個,正常也不要少于18字個(包括標點),這只是美學角度來說,排列太慢,有緊迫感,不利于打開,排列太少,有一種缺乏安全感。
華為手機顯示
華為平板顯示
聯想電腦顯示
5、 英文與可識別
由于是中文稿件,不適宜在文中出現超過四個字的英文,如IBM可以用英文,而google則用谷歌更好,如果是更長的一些公司名字,則用懸念顯示,如海外花落誰家,長英文不適合轉發,與人復述時可能將名字讀錯,就貽笑大方,不如不轉。
《騰訊云1名落孫山2,Snowflake1一馬當先2,魔力象限,何去何從3?》
可能更好的是《騰訊云名落孫山,黑馬花落誰家,魔力象限何去何從?》。
6、 標志與視覺力
必要時刻,特別是軟件網在業務定位上已經非常明確,或者在階段時間內明確,可以用【】或者|或者·或者<>等來代表一級類別,如本人的每天微信所發晚上歸集發出用的就是,如下:
【靜思民智-0608】止語修身(66):桃花盛開(2022年3月19日)
有主題【靜思民智-0608】,有分類:止語修身,有序號:(66),有時間:(2022年3月19日),特意弱化個人姓名。
可以用【ZZGC】來作為標題的前綴或者后綴。
7、 加持與大咖級
大咖級人物,如RJW網的高層的文章,直接采用,這種就是基于大咖為標簽,建立大咖的垂直報道。
姓名:標題
XXX:中國知識管理軟件現狀與趨勢
三、 核心——關于內容
1、 頭圖與大格局
頭圖一定不能選擇其他媒體的版權,也就是說,不要在文章顯示頭圖來源其他媒體或機構。一定要經過設計量身定做,成為文章大格局的外部顯示,正如在談判前背景亮出來,就知道哪一方有居家先天優勢。
2、 導讀與引薦人
導讀可以理解為引薦人,如進入海外高校需要有對應的人寫介紹信,或者在重要場合發言前介紹嘉賓的話術,總而言之,看完短短的導讀一般不超過150字,就有興趣往下讀,讀者看不懂時,又會返回看導讀,這就達到目的了。
導讀的作者建議署名:HBYJ院,作者在文下另外備注。
概括式導讀 可以理解為摘要,簡明扼要,提出問題,提出方法,達到效果
懸疑式導讀 提出現狀的兩難境地,提出背景,如何解答,請看下文
闡述式導讀 基于作者的某一不同尋常的解決辦法,進行特別提出,引起關注
反問式導讀 提出正常的解決邏輯,然后筆鋒一轉,提出作者并非如此……
背書式導讀 濃筆重彩介紹作者的豐功偉績,讓人立刻又一睹風采的沖動……
3、 首段與大勢者
為了蹭熱點,名人效應,首段可以以重大事件為開始,或者關于此行業(產業)的調查報告為引子,也可以是科技領域的巨頭在XX場合的一些觀點入戲,總而言之是大勢者,分別為:大事件,大人物,大數據(指統計的宏觀數據),大手筆(最近重大投資或者行業兼并重組)等為開頭作為文章的規格背書。
4、 正文與邏輯線
建立文中的自我邏輯線,建議為3-4個,這些邏輯結論與文章內容如影隨同,但是這些邏輯線邏輯嚴謹,具有推理性,形成文章框架。邏輯線建議用中國式的文字表達,即對仗或者字數均等,讀來有韻律感,便于文章傳播。
5、 段尾與再相會
段位除了署上作者姓名以及作者研究的一專三能,以及風格及特色,還可以輸出懸念,如對于這項調查,我還在繼續,正如章回體小說,預知后事如何,請看下文分解。
6、 階層與整體性
不同階層對于內容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之前的“前奏——關于認知“之”轉發與閱讀量“提起轉發的三個層面。及”特色——關于題目”之命名與結構化也有關聯。這些內容既可以體現在題目,也可以體現在內容,做到完美統一。
對于第一層面(高),需要用經濟學(產業或者管理)理論來闡述文中所出現現象,一般來說,產業現象都有相應的經濟理論來支撐,可以簡單應用,加以理解即可。
對于第二層面(中),需要舉出政府層面或者大企業層面常見的套路解決辦法,一般來說,都是有成功的案例的,進行相應的改裝,或者置換其中要素,不能活生生的抄。
對于第三層面(低),需要將所描述的事實用一個中國成語故事來比喻,通俗易懂,更加利于學識較低的傳播,如明朝那些事的說法。
7、 加持與大咖級
大咖級人物,如RJ網的高層的文章,直接采用,這種就是基于大咖為標簽,建立大咖的垂直報道。
四、 關鍵——關于規劃
1、 年度與大戰略
年度計劃是基于公司戰略、愿景、使命而開展的,根據:
科技媒體·企業演化科學·企服咨詢綜合體
媒體的年度計劃體現
A、科技媒體(行業產業觀察及發展動向)
B、企業演化科學(HBYJ院基于企服的產業分析研究及未來趨勢的前瞻)
C、企服咨詢綜合體(基于媒體的敏銳嗅覺和企服的研究,開展個性化解決化方案)
2、 月度與主題性
……
3、 日常與規范化
……
4、 記者與成長性
……
5、 前置與籌劃性
……
6、 適者與淘汰制
……
7、 激勵與增效性
……
【聲明】除有特別標注外,本文(及/或插圖、配樂、攝影及攝像作品)之著作權由趙光發所有。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任何刊物、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發表或發布。
[Statement] Except when specified, all rights of this article (including illustrations, soundtracks, photography and video works, etc) are reserved by the authors, Zhao Guangfa. No journal, media, website or individual is allowed to reproduce, link, repost or in any other forms publish the work without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