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x:相對長度單位。像素px是相對于顯示器屏幕分辨率而言的。
2、em:相對長度單位。相對于當前對象內文本的字體尺寸。如當前對行內文本的字體尺寸未被人為設置,則相對于瀏覽器的默認字體尺寸。
看下面例子:
HTML:
<body>body<div class="div1">div1 <div class="div2">div2 <div class="div3">div3</div> </div></div></body>
CSS:
div{ font-size:1.5em;}
計算關系是這樣的:
body的font-size是繼承自跟元素html,html的尺寸是瀏覽器默認尺寸14px;div1的font-size=1.5*14px = 21px;div2的font-size=1.5*21px = 31.5px;div3的font-size=1.5*31.5px = 47.25px;
如果手動設置div2的font-size為40px,div3的font-size應該為1.5*40px = 60px。
3、rem:相對長度單位。r’是“root”的縮寫,相對于根元素<html>
的字體大小。
例如還是上面的html代碼,添加如下樣式:
.div3{ font-size:1.5rem;}
此時div3的font-size = 1.5*14px = 1.5*html的font-size
4、vh and vw:相對于視口的高度和寬度,而不是父元素的(CSS百分比是相對于包含它的最近的父元素的高度和寬度)。
1vh 等于1/100的視口高度,1vw 等于1/100的視口寬度。
比如:瀏覽器高度900px,寬度為750px, 1 vh = 900px/100 = 9 px,1vw = 750px/100 = 7.5 px。
很容易實現與同屏幕等高的框:.slide { height: 100vh;}
設置一個和屏幕同寬的標題,h1{font-size:100vw},那標題的字體大小就會自動根據瀏覽器的寬度進行縮放,以達到字體和viewport大小同步的效果。
5、vmin and vmax:關于視口高度和寬度兩者的最小值或者最大值。
比如,瀏覽器的寬度設置為1200px,高度設置為800px, 1vmax = 1200/100px = 12px, 1vmin = 800/100px = 8px。如果寬度設置為600px,高度設置為1080px, 1vmin就等于6px, 1vmax則未10.8px。
有一個元素,你需要讓它始終在屏幕上可見:
.box { height: 100vmin; width: 100vmin;}
如果你要讓這個元素始終鋪滿整個視口的可見區域:
.box { height: 100vmax; width: 100vmax;}
參考:http://j.news.163.com/docs/99/2014111814/ABBB78BG00964K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