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案例】
徐某與鄭某某繼承糾紛案件
案號:一審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2010)石民初字第04558號
二審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2)一中民終字第03095號
案情簡介:1999年,徐某與鄭某各自離異后以夫妻名義同居。2001年,徐某購房。2005年,雙方辦理結婚登記。2009年,徐某去世。一直隨徐某生活的許某、一直與鄭某生活但判歸鄭某前夫撫養的鄭某兒子鄒某,均主張對徐某名下房產及存款、公積金等財產的遺產分割。
法院認為:①《婚姻法》第8條規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弊罡呷嗣穹ㄔ骸蛾P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規定:“男女雙方根據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span>本案中,徐某與鄭某于 2005年登記結婚,結婚登記檔案中雙方所作申請結婚登記聲明明確表示雙方申請進行結婚登記,故雙方婚姻效力應從雙方登記結婚之日起算,而不應進行婚姻效力的追溯。據此,本案涉訴房產系徐某婚前所購買,系徐某個人財產。此外,存款、基金、住房公積金、家具、社保退費、年終獎金等財產均為徐某與鄭某夫妻共同財產,在進行遺產分割時,應先留出鄭某一半,剩余部分為徐某遺產。②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其中子女包括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案中,徐某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配偶鄭某與女兒許某。根據查明事實,鄭某與其前夫離婚時已明確約定婚生子鄒某由男方直接撫養,女方每月給付孩子撫養費260元,至鄒某獨立生活時止,之后雙方未通過法律途徑變更過撫養關系,故應認定鄒某與徐某間未形成撫養關系,不能作為徐某第一順序繼承人。③遺產分割應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效用??紤]到鄭某居住情況,訴爭房產以判歸鄭某為宜,鄭某向許某支付相應房屋折價款。本案審理過程中,鄭某與許某對房產內雞翅紅木家具等財產已協商一致認可價值為9萬元,且同意涉訴房產歸誰所有,則房產內財產即歸誰所有,所有人給付對方相應財產折價款,此協商結果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法院對此不持異議。判決確認案涉遺產歸鄭某所有,鄭某按房屋一半折價款、其他財產按1/4折價款給付許某。
筆者認為:“補辦結婚登記”是具有特定含義的法律術語,符合法定結婚實質要件的男女雙方需要在結婚登記機關履行特定的補辦結婚登記手續填寫《申請補辦結婚登記聲明書》,才能被認定為補辦結婚登記。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會發生溯及既往力的效力,即婚姻關系的效力從男女雙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補辦結婚登記有別于申請結婚登記(即我們日常常說的辦理結婚登記)及補領結婚證的行為。
人民法院在審理“先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后領取結婚證”的離婚案件中,不能輕易認定原被告為補辦結婚登記,需審查男女雙方是否在婚姻登記機關履行了特定的補辦結婚登記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