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職場打拼,領導是決定我們能否升職加薪的最關鍵因素,所以跟領導打好關系,也是一門學問。
所以,在領導跟前,平常跟領導匯報溝通工作的過程中,怎么說,說什么,哪些不能說就很重要了。
那么,如何規(guī)避一些不必要的說話陷阱,不要說哪些話呢?
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喜歡用“好像”、“大概”、“這個”、“嗯...”語氣詞
很多人說話都有一個慣性,喜歡帶一切不確定的口有禪:
比如“好像”、“大概是”......
這些語氣詞,看起來不怎么樣,但是是最要命的。
我剛畢業(yè)時在一家設計公司設計的時候,我們領導讓我準備一個3分鐘的PPT,在部門內部匯報我們小組的工作成果。
畢竟剛入職,想給領導留一個好的印象,為了完美的完成這個PPT,我?guī)缀鹾馁M了自己所有的精力。
加班加點,只為把每一個細節(jié)都弄到位。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匯報那天時,我很流利的把準備好的PPT內容只能說了出來,很多人都為我鼓掌,我很開心,感到很自豪。
正當我準備走下臺時,領導讓我講述我們執(zhí)行這個項目時遇到的問題,以及具體的執(zhí)行過程。
沒想到領導會來這一出,當時有點緊張,領導一問,我腦袋全懵了。
很多的細節(jié)我都描述的含混,“這個”,“那個”等等的口頭禪全都冒了出來。
領導聽到我的回答,當時臉色就和難看,不到一半就讓我停了。
后來領導單獨把我喊道辦公室,告訴我:“很多時候即使你很緊張,或者你對提問的那些東西并不了解,但你的回答一定要用肯定的回答,不要用“好像”、“大概”、“這個那個”等話語。”
這會讓別人感覺你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沒有自信,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別人憑什么相信你。
這句話讓我醍醐灌頂,這一刻讓我學到了什么是肯定自己。
2、越級上報、遇事不反饋
身處職場,最忌諱的就是遇事不匯報,自己做決定。更可怕的是,你還越級上報。
才從南京回來的第一年,新入職的一家公司有一位姑娘叫小婧。
有一次領導在其他部門開會,當時有一個地方的通訊電纜出了問題,導致用戶打電話過來投訴我們。
小婧聯(lián)系不上領導,就給上級的領導打了個電話請示了情況,然后自己決定,聯(lián)系了她熟悉的施工隊去現(xiàn)場趕緊搶修。
可是沒想到,領導開完會后,聽到了小婧的這些舉措,不僅沒有表揚小婧,反而在公司開會的時候狠狠的批評了一頓。
小婧是想自己解決問題是真,但是越級匯報卻觸犯了職場規(guī)則大忌,這種行為在職場是要受到打壓的。
不管遇到什么問題,第一時間,我們應該先聯(lián)系領導,越級上報,會讓領導你是不是有二心,是不是想通過巴結上面的領導好取代自己?
這種情況,領導打壓你很正常。
職場第二大忌是不反饋,領導會覺得自己的權利被架空,心里會很不開心。
何況,有再高級別的領導問詢起工作進度來,領導也需要知道很多的細節(jié)以便更好的向自己的領導匯報。
所以面對很多重要的工作,千萬不要自己偷偷辦好了好向領導請功。
其實這樣是大錯特錯的。
3、為失誤找借口,不敢承擔責任
是人就會有犯錯的時候,但是從一個人犯錯,就能看出一個人的職場素養(yǎng)。
小劉是一家公司的財會,有一次在做工資表時,她給一個請病假的員工定了個全薪,忘了扣除他請假那些天的工資。
事后,小劉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于是她找到那名員工,告訴他下月要把多給的錢扣除,那名員工也同意了。
雖然那名員工同意下個月補扣,但是這件事必須向老板匯報。
小劉知道,如果老板知道這件事后一定會非常生氣。
她想,這混亂的局面都是自己造成的,要是讓老板知道了,自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于是她想了一個不用承擔責任的辦法。
小劉找了一個機會,對老板說由于人事部門的疏忽,沒有扣除一個員工請假該扣除的工資。她還指責部門的同事粗心,也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
后來,老板專門找人調查了真相,雖然問題不是特別嚴重。
但是小劉推卸責任的態(tài)度令老板很不滿意,老板把小劉叫進辦公室,意味深長的對她說:
“雖然事情沒有造成很大的印象,但是我對你的工作態(tài)度非常失望,你應該為自己的錯誤負責,而不應該推脫責任。”
沒過多久,小劉因為無法面對其他人,辭職了。
確實,如果遇到問題不敢承擔責任,這種人在職場是走不長久的。
4、寫在最后
我們身在職場,不要因為自己不好的說話,以及做事的習慣,影響我們的職場發(fā)展。
一切都是思維的問題,要想改變自己,請先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