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中國有兩個帝王陵墓很受世人矚目,一個是秦始皇陵,一個是乾陵,后者是武則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寢,而千年以來,若要問蒼茫大地上哪塊墳墓最為知名,那估計就是非秦始皇陵莫屬了。秦始皇帝一統六國,建立了千秋偉業,生前坐擁中華大好河山,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就連死后,秦始皇的皇陵都充滿著神秘氣息。就在秦始皇陵現場探測出一神秘建筑,是世上少有的,而且,這也是今人至今都不敢挖秦始皇陵的原因之一吧。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總共歷時39年,現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距離市區四十幾公里的郊外驪山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極完善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層巒疊嶂,山林蔥郁;北臨渭水,逶迤曲轉,銀蛇橫臥。高大的陵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秦始皇陵筑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征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許多奇怪的事情困擾的挖掘工人,秦始皇墓為什么不挖?中國凡是發現古墓后,除了保護外還會挖掘文物,而秦始皇墓為什么不挖?其中隱藏著什么秘密?讓我們來看看秦始皇死后的陵墓里都藏有哪些秘密吧。
點擊加載圖片
整個皇陵分為秦始皇陵地宮和秦始皇陵兵馬俑區。地宮到底有多大,里面有什么,至今無人可知。以現在中國的科技水平、探勘技術來講,打開地宮大門也是不可能的。秦始皇地宮,可謂千百年以來中國的一個秘密,一個神秘而壯闊的墓地,凝結了中國千年來的智慧,墓室約一個足球場大,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按照現在的認識來看,地宮是模擬的當時始皇帝鎖認知的山川湖海,以及一部分秦王自己的起居宮殿。地宮之下檢測到汞含量異常超標,這也與文史記載中的“始皇遂以水銀、黃土模擬山河大海”不謀而合。想知道地宮里面的秘密,怕是還要等百年以后了。
點擊加載圖片
而兵馬俑呢,則是作為秦國國力的象征,是一種陰兵,就是帶到陰間去的兵。嬴政活著的時候是王,死后他也要在陰間當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到西安近距離的看過兵馬俑,說真的,當時真有一股森森的寒氣透過來,仿佛那不是陶土制成的,而是真的千百年前活人血肉塑成的一般。兵馬俑最初是有色彩的,只不過在從地底挖出來后,表面受到氧化,油層脫落導致的現在大家看到的兵馬俑都是陶土原色的。可是,依舊能夠看到這座皇陵之下的壯觀景象。
點擊加載圖片
秦始皇陵以其宏偉的規模、大量價值連城的陪葬品而聞名遐邇,歷史的記載使許多人為之蠢蠢欲動,那么,秦始皇墓為什么不挖?這第一呀,是因為盜墓者技術不行根本就無處下手。莽莽驪山,盜洞打在哪?如果盜洞打錯,找不到墓室是小,有可能在地宮中窒息而死連自己的性命都搭上。第二,秦始皇陵防御機制很完善。地宮內有太多暗弩機關,這些機關一旦觸發就會讓盜墓賊登時斃命,更不用說傳說中那化骨溶肌的水銀大海了。考古學家通過科學手段探測到,秦始皇陵墓位于夯土下方最深處有一個巨大的倒三角金字塔,秦始皇棺木就在最低端,一旦開挖,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整個建筑物坍塌,直接砸向秦始皇棺木,導致墓室毀于一旦。第三,秦陵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怎能輕易挖得?秦陵在1987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真的要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不同意還是個事兒呢。
所以,至今,秦始皇陵的更多秘密還深埋在厚土之下,希望有一天它能揭開神秘的面紗,為公眾所熟知。當然這種種的猜測只能止步于此,直至我們發掘秦始皇陵,揭開這位皇帝的棺槨之時,才能得到解答。以上“秦始皇墓為什么不挖”這些謎團只是秦陵地宮眾多謎團之冰山一角。我們對地宮的眾多了解還只是建立于猜想和勘測,相信這一系列的謎團和疑云將會在未來揭開。
點擊加載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