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了維持生活改善家庭條件,許多農民都是“身懷絕技”,隨著時光逝去,許多的技術和絕活都隨著社會變化而逐漸失傳,說到在農村的技術活,腦子里就有滿滿的回憶,打鐵工,鋁鍋換底,修鞋,木工等等,許多已經被高科技取代了,而農村木工這項技術活,隨著人們越來越追求快捷,和被一些家具廠的到來,從事這項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少, 但農村木工來到家里做的價錢便宜,質量有保障,在農村依然還有市場。
在農村和木工們一起暢聊時,也會經常聽到他們口中說到“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口頭禪,后來細細的詢問后才得知,這些都是在做工時對這些家具講究的尺寸,用這樣的方式說出來,在傳藝時能更好的牢記下心里,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是因為當時人們都對未來寄托美好的愿望,而這些的含義和數字都代表吉祥。而做的許多家具除了用木匠尺外,這些口訣也早已融化成血液流淌在身體里。
“門不離五”,之前在農村做門都是木門,而這些門的尺寸都離不開五,在農村這代表“五福臨門”。“床不離七”,之前在農村木匠量東西尺寸時,用的都是木匠尺,在丈量是都會在末尾留上七,“床不離七”的諧音是“床不離妻”,不僅是尺寸,在床的結構上也離不開七,穿樘是七根,床頭靠背也是七根,還有一種寓意是有了這多個七,就不用擔心找不到媳婦了。
“棺不離八”,在過去棺材無論誰去世,無論高低都是八尺的棺材,而八和發音不進,也預示著升官發財“桌不離九”,在農村一般吃飯的桌子都是簡易的方桌和八仙桌之類的,無論什么樣式的,最后尺寸的尾數必帶九,而九和酒為諧音,其含義是桌上沒酒的話難留住客人,更代表熱情大方。
除此之外農村在做家具時還有著許許多多的講究和說法,做耙要用棗木,做棒槌要用桃木等等,這些口訣和一些寓意不僅能透露出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愿望,也是一種知識技巧的傳承。不過當下也沒那么多講究了,幾米成幾米大床,各種防盜門,無論講究與否,最主要的是能舒適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