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小長假,難免進食油膩。
光是長胖還算輕,不少人還會出現(xiàn)“消化不良”的癥狀。
中醫(yī)認為,消化不良多因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jié),過食瓜果生冷之物;或喂養(yǎng)不當,營養(yǎng)吸收障礙;或因感受外邪,損傷脾胃,以致運化失職而引發(fā)。
對此,健康幫下面教給大家用好這4個“健胃穴”,理氣消食,保護腸胃。
1.所屬經(jīng)脈
足太陰脾經(jīng)
2. 主調(diào)
促進消化,健脾化食,祛除濕氣,消脹利氣。
3. 位置
在足內(nèi)側(cè)緣,當?shù)?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4.手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公孫穴100次。
1.所屬經(jīng)脈
足陽明胃經(jīng)
2. 主調(diào)
調(diào)節(jié)腸胃,控制食欲,增強機體免疫力、補中益氣、祛風化濕
3. 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cè),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4.手法:用指腹反復按摩此穴,100次。也可用叩痧代替。
1.所屬經(jīng)脈
手陽明大腸經(jīng)
2. 主調(diào)
胃熱會使食欲增大,按摩曲池穴可以調(diào)理腸胃,抑制過熱,促進大腸蠕動
3. 位置
在肘橫紋外側(cè)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4.手法:用指揉法,將拇指指腹點按于曲池穴上,其余四指抓住肘關(guān)節(jié)固定,按揉力度以酸痛可耐受為宜,每次按揉10~15分鐘,每日可多按幾次。也可用叩痧代替。
1.所屬經(jīng)脈
任脈
2. 主調(diào)
緩解腹脹、腹瀉;對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等有效。
3. 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4.手法:用指揉法,將拇指指腹點按于中脘穴上,按揉力度以酸痛感可耐受為宜,每次按揉10~15分鐘,每日可多按數(shù)次。也可用叩痧代替。
健康幫提醒您:保護好腸胃,保持好身材,還是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
腸胃問題原因多!
打嗝、脹氣、便秘、慢性腸胃炎?
大便排不出,排不盡?
大便不成形、粘黏、干結(jié)?
更多常見消化問題調(diào)理,請登錄健康幫APP,搜索“消化問題”,跟著老師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