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生姜羊肉湯,常用的食療方,早在漢朝,醫圣張仲景就在《金匱要略》開出了這張方。
金匱要略方
88、當歸生姜羊肉湯 3味
當歸三兩,生姜五兩,羊肉一斤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術一兩。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金匱要略10 腹滿寒疝宿食
18、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
金匱要略21 婦人產后病
4、產后腹中?痛,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提到羊肉,會有不少人覺得在冬天吃才有滋補作用。大熱天,可以吃這么溫熱的東西嗎?
夏至,我們的內臟已經寒到了極點,從夏至開始到三伏天,腹瀉門診經常人滿為患,稍不注意就上吐下瀉。
在三伏的時候其實要吃溫的東西。只要不內熱,不是黃膩的舌苔,基本上沒有問題。
《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天適量吃羊肉,可溫熱身體,祛除寒氣。
夏季人們愛吃些生冷寒涼食物,容易把寒氣積存在體內,讓脾胃受寒,腸道受損。貪戀寒涼只是滿足一時的爽快,和養生毫無關系。
當歸生姜羊肉湯
以羊肉為君藥,取其氣味熱甘,能夠溫脾緩中,能讓陽氣從陰中出來,陽氣出來之后不是自己就走了,而是帶著陰氣一起,使陰氣不受傷害。
當羊肉把陽氣帶出來之后,如果有寒凝,這時就需要當歸、生姜的辛溫之性,以散陰中的寒邪。
這樣的搭配,具有很好的溫煦效果,湯味也鮮美,當歸生姜完美遮蓋了羊肉的膻味。
彭子益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論此方言:“當歸溫補肝血,生姜溫陽散寒,羊肉溫補肝陽,滋補木中生氣,以助升達。加生姜以行其寒滯,故諸病皆愈。”
最宜喝的兩個時間段:
1、冬至前后,尤其三九天。此時陰寒重,陽氣初生,需培植正氣。
2、夏天的三伏天。此時陽氣外泄,積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經以及各關節處,最易被趕出來。
【做法】
主料: 羊肉:250克,當歸10克,姜15克
1、羊肉切塊,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小時,盡可能地沖洗掉血水,然后燒開水燙一下,撈出。
2.當歸、生姜切片,將生姜下鍋內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鏟起與當歸放入砂鍋開始煲。
3.大火燒開轉小火煲1.5-2小時,熱氣騰騰的當歸羊肉湯就好了
【注意】
用以養生時,可在煲湯的時候加一點熟地,當歸的藥性燥,加入熟地可以平衡湯的燥性。
體內有熱,或陰虛火旺的人,不適宜此湯,孕期也應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