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陶叔
發布 | 陶然紀(ID:taoranji2022)

01
“日本是一個強的帝國主義國家,它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在東方是一等的。” “中國依然是一個弱國,我們在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各方面都顯得不如敵人。”
“日本的戰爭是退步的和野蠻的,最大地激起它國內的階級對立、日本民族和中國民族的對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對立。” “中國的戰爭是進步的和正義的,能喚起全國的團結,激起敵國人民的同情,爭取世界多數國家的援助。”
“日本是小國,地小、物少、人少、兵少。” “中國是大國,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日本雖能得到國際法西斯國家的援助,但同時,卻又不能不遇到一個超過其國際援助力量的國際反對力量。” “由于中國戰爭的進步性、正義性而產生出來的國際廣大援助。”


“現時敵我強弱的程度懸殊太大,敵之缺點一時還沒有也不能發展到足以減殺其強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我之優點一時也沒有且不能發展到足以補充其弱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所以平衡不能出現,而出現的是不平衡。” “敵強我弱,敵是優勢而我是劣勢,這種情況,雖因我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的努力而有所變化,但是還沒有產生基本的變化。所以,在戰爭的一定階段上,敵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勝利,我則將遭到一定程度的失敗。”

02
“第一階段之末尾,由于敵之兵力不足和我之堅強抵抗,敵人將不得不決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戰略進攻終點,到達此終點以后,即停止其戰略進攻,轉入保守占領地的階段。 此階段內,敵之企圖是保守占領地,以組織偽政府的欺騙辦法據之為己有,而從中國人民身上盡量搜括東西。”

03
當前的勝負并非最終的勝負,真正的勝負要由雙方在趨勢維度中力量補充的結果而定。
增強自己,力量從哪里補充,就要提前進行布局,形成最牢固的組織,保證源源不斷。
削弱敵人,不單純依靠戰場上的拼殺,更要打擊對方可能的力量補充來源,加快其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