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陳傳席:中國書畫對世界藝術的重大影響 | 說藝

齊白石畫蝦


中國畫是“寫”出來的,以線條為主,用毛筆,像寫字一樣一筆一筆寫出來,十分隨意,最忌刻畫。西方傳統油畫以面為主,是“畫”出來的,用筆十分謹慎,不能隨意。西方繪畫從塞尚開始,已開始解放筆觸,有一點點隨意,有一點點寫的意思。到了凡高,他早年畫的油畫也是傳統的西方油畫,以面為主,刻畫而出,但他后來成名的畫,全是“寫”出來的。凡高開西方“寫畫”之風,是受中國畫影響。馬蒂斯出名的畫也是“寫”出來的,畢加索、莫奈也是以“寫”為主。

 

中國畫家“寫畫”以抒發個人感情、表現個人主觀情緒為主。形象只是表示個人情緒、表現筆墨情趣的載體。西方傳統繪畫,則是以表現客觀對象的真實為主,主觀的情緒微乎其微。但塞尚、凡高、馬蒂斯、畢加索等已經重視個人情趣的抒寫了。畢加索甚至說:“我從不畫真實的東西,我只畫我想象的東西。”畢加索講的這話,在中國一千六百年前就有很多人講過。六朝時王微就說:“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太虛之體”就是虛的、幻的、非真實的,只存在于畫家的頭腦中。他還說:“豈獨運諸指掌,亦以明神降之,此畫之情也。”(《敘畫》)與他同時代的宗炳也說“萬趣融其神思”,“暢神而已,神之所暢,孰有先焉”(《畫山水序》),都說畫的是精神。當然也都用寫的方法。

 

西方畫家,包括文藝復興的那些大師們一生都在畫客觀對象,不突出個人精神的抒發。到了塞尚、凡高、馬蒂斯、莫奈、畢加索才改變了這種狀況。畢加索、馬蒂斯、凡高、莫奈、塞尚等人是西方近現代最關鍵、最重要的畫家,若缺了他們,西方美術史,甚至世界美術史將有大片空白。但這幾個人都是直接或間接學習了中國藝術而成功的。且看史實。

 

畢加索《自畫像》(1901)


畢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 早期的油畫,基本上和歐洲傳統繪畫一樣。他自己說他在少年時臨摹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和當時的大師們的作品完全一樣。一樣就沒有發展了。他1901 年畫的《橫躺的裸女》(Jeanne [Reclining nude]),仍然是歐洲傳統式油畫,用面表現而不用線表現。還有他的《自畫像》(Self Potrait,1901)也是以面表現的。我們還可以列出很多事實。但他后來臨摹了中國畫,有五大冊,每冊三十多幅至四十多幅不等。當然他用毛筆畫,不可能是地道的中國畫傳統線條,大抵都和他1956 年在法國尼斯贈送給張大千的《西班牙牧神像》中的線條相類。有些線條也暗合于中國傳統的提按、方圓、輕重之變化,有的線條也有圓潤感,但這都不是自覺的。

 

有的人物畫是用水墨畫的,也頗有點韻味。后來,他又用毛筆學齊白石的畫,畫了二十本。他學齊白石的畫學得并不像,但他學了中國畫后,便改面為線,他的畫變為主要用線來造型了。有的是用線勾好后,表現質感的部分也用面,但他的“面”也是中國化的,似中國畫的寫意筆法,不是傳統歐洲油畫式。他1907年創作的《阿維農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被公認為第一幅立體主義繪畫,其畫法主要是用線,尤其是《阿維農少女》的那幅油畫草稿更明顯是用線造型的。愈到后來,他愈重視線的造型。有時用粗線,有時用細線。他的《帶齊特琴或吉他的女人》(Ma Jolie [Women with aZither or Guitar],1911)、《拿曼陀林的少女》(Girl with Mandolin,1910)、《夢》(Le Rêve,1932)、《三個音樂家》(Three Musicians,1921)、《走鋼絲的雜技演員》(Acrobat,1930)、《三個舞者》(Three Dancers,1925)、《鏡前少女》(Girl before a Mirror,1932)、《坐在庭院中的女人》(Seated Woman in a Garden,1938)、《戴藍紅色帽子坐著的女人》(Seated Woman with Blue and Red Hat,1939)、《生之喜悅》(La Joie de Vivre,1946)等,后期幾乎所有的畫都是用線造型。他1923 年畫的《戀人》(The Lovers),實際上就是用油畫畫中國畫,線條也好像是用細毛筆勾寫似的,實際上是用小油畫筆勾的。1937年他創作的著名的《格爾尼卡》(Guernica)也全用細線造型,這是傳統歐洲畫中所沒有的。畢加索學中國畫用的是毛筆,他送給張大千的那幅《西班牙牧神像》,也明顯是用軟毛筆畫的,線條圓潤,有粗細的變化。但他用油畫筆畫油畫時,線條便無變化了。因為油畫筆的鬃毛刷很硬,缺乏彈性,畫不出粗細的變化,只能畫出直線條。所以,他后期形成個人特殊風格的畫幾乎都是用直的、圓的或各種幾何形的線條為主畫出來的。其畫屬于立體派也好,現代派也好,但畫法明顯受中國畫的影響。形成他繪畫風格的部分來自中國畫,若沒有中國畫的啟發,便沒有畢加索后期的成功。畢加索也十分感謝中國畫對他的啟發,他對中國畫的評價很高,遠遠高于歐洲畫。

 

張大千在1956 年回贈畢加索一幅畫,上畫兩株竹子,前濃后淡。據張大千的敘說,他見畢加索用毛筆學中國畫,但不知用筆之法,便畫竹子告訴畢加索應該怎樣用筆。如果張大千的畫對畢加索有影響,那么這影響仍然是來自中國的傳統,因為張大千是研究中國傳統的畫家。

 

張大千在1956年畫竹回贈畢加索


畢加索還說過,“我最不懂的,是你們中國人為什么跑到巴黎來學藝術”,“在這個世界上,談到藝術,第一是你們中國人的藝術;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藝術又是源自你們中國;第三是非洲人的藝術。除此之外,白種人根本無藝術,也不懂藝術”。

 

看來,畢加索對藝術史也頗有見地,他說“日本的藝術又是源自你們中國”是非常正確的,這比很多美術史研究家的看法高明得多。日本藝術對世界產生影響的是“浮世繪”,全用長線條造型。日本人說是學習中國唐代的繪畫,其實主要是學習中國明代的陳洪綬。早期“浮世繪”中的人物造型多來自陳洪綬的人物畫,畫法更是來自陳洪綬。在日本“浮世繪”盛行時期,陳洪綬的木刻畫《水滸葉子》被日本人反復刻版、翻印、臨摹,風靡一時。毛奇齡在《陳洪綬別傳》中記載,有人用竹筒裝了兩幅陳洪綬的畫到日本,“貽日本主,主大喜,重予宴,酬以囊珠,以傳模筆也”。日本主(當時掌權的天皇)得到陳洪綬的兩幅畫,竟重重地酬謝了一口袋寶珠。實際上,這兩幅畫仍然是別人臨摹的作品,即“傳模筆也”。可見陳洪綬畫的影響。當然,他們同時也學習了中國唐宋傳統和其他一些優秀的中國畫家的作品。總之是“源自中國”。因而,凡學“浮世繪”者實際也是受了中國畫的影響,不過是中國畫的再傳“弟子”而已。西方人早期用面表現物象的油畫乃是來自古希臘,后期用線表現物象的油畫來自“浮世繪”和中國的寫意畫,歸根結底是來自中國。所以,畢加索說“白人根本沒有藝術”,也是十分正確的。白人沒有原創的藝術,這也是普通美術史研究家所不知,更不敢道的。畢加索還說:“中國畫真神奇……連中國的字,都是藝術。”崇尚西方畫和現代派的人提起畢加索,無不五體投地,他的每一句話都比圣旨還重要。那么畢加索如此崇尚中國畫,論之為世界上第一等藝術,他們怎么又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了呢?難道一些根本不懂藝術的畫商能高于畢加索嗎?

 

畢加索還說過:“如果在中國,我不當畫家,我一定當書法家。”可見他對中國藝術的理解。畢加索未必能看懂中國的書法,但天才人物的感覺是很準確的。


選自中華書局新書《中國藝術如何影響世界——從莫奈到畢加索》


閱讀鏈接:

長按并識別上方二維碼可查看圖書詳情及快速購買




中國藝術如何影響世界——從莫奈到畢加索

陳傳席著

2017年8月出版

16開 平裝  

書號:978-7-101-12521-4

定價:58元


編輯推薦


★重估中國藝術在世界的獨特價值


《中國藝術如何影響世界》是學者陳傳席近幾年來受西方大學及藝術研究機構之邀,前往歐美講演中國書法、繪畫、文學的內容整理合集。其中“中國書畫在世界藝術中的實際地位”一文為全書重點,作者從美術史的角度,將西方近現代著名畫家的藝術創作變化與中國(日本)繪畫藝術做橫向對照,并引用畫家自己的論述,證明了在西方近現代繪畫風格的形成和藝術創新上的突破中,中國藝術的影響不可或缺。


★豐富材料詳解作品啟迪全新視角


《中國藝術如何影響世界》通過舉例包括莫奈、畢加索、凡高、馬蒂斯等西方近現代繪畫大師的作品,與中國傳統書畫作品一一進行具體對比,從而論證中國書畫藝術對西方的影響及其在世界的地位。每一例子皆有細致的配圖講解,其中包括許多之前學界未加注意的材料,啟迪讀者用全新的視角欣賞并理解中西經典繪畫藝術。


★另辟蹊徑梳理美術史比較中西文化


《中國藝術如何影響世界》重新梳理了世界美術史,在已有的藝術史研究基礎上有所創新。作者由表及里,讓讀者除了獲得有關畫作本身的知識與觀點外,同時也對中西藝術形式背后的文化差異有所理解領悟。


內容提要


《中國藝術如何影響世界》從美術史的角度,將西方近現代著名畫家的藝術創作變化與中國(日本)繪畫藝術做橫向對照,并引用畫家自己的論述,證明了在西方近現代繪畫風格的形成和藝術創新上的突破中,中國藝術不可或缺的影響。


作者介紹


陳傳席,學者。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兼任中國佛教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中宣部評閱員、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著有:《六朝畫論研究》《中國山水畫史》《中國繪畫美學史》《中國繪畫理論史》等。


目錄


自序 / 1


上卷 中國書畫在世界藝術中的地位 / 1


引言 3

一、 中國書畫對世界藝術的重大影響 5

二、 中國畫論一直居世界畫論之先 74

三、 “目視”“神遇”—中西繪畫的區別 83

四、 由自信到自卑的原因 94

五、 終結、發展 103


下卷 雜論 / 113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論中西繪畫的交流 115

徐悲鴻和林風眠藝術主張之異同和影響——兼談“中西分璧”“中西合瓦” 120

單層文化和雙層文化 136

筆墨當隨古代 139

從“物種進化”到“變種進化”——談20 世紀中國山水畫發展的趨勢 147

“ 識心見性”“于相而離相”——禪宗思想對中國藝術的重大影響 162

文與畫的內在關系 173

奪意,異形 178

敢于肯定 182

畫才和畫情,才能和才華 186

判斷力、藝術創作與藝術史研究 191

藝術發展于約束,滅亡于自由 197


后記 205


內文版式





(統籌:啟正;編輯:平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畢加索:白種人根本不懂藝術,若論藝術,我只服中國人
從中西方繪畫比較中,看“中國畫的詩情畫意”高貴
新華聲:西方繪畫為什么沒有學習中國畫
京開獨創的炫彩花鳥畫,自成一派,令人矚目
【酷論】為什么中國人知道畢加索外國人不知齊白石?
畢加索繪畫藝術(212p)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岳西县| 三江| 内丘县| 桂东县| 新郑市| 宕昌县| 扎兰屯市| 张家界市| 唐山市| 新营市| 阿鲁科尔沁旗| 监利县| 治多县| 柏乡县| 图们市| 红原县| 大同市| 子洲县| 金昌市| 图木舒克市| 白朗县| 施秉县| 堆龙德庆县| 梓潼县| 清远市| 来凤县| 修武县| 吉安市| 新乡市| 全南县| 和静县| 富民县| 蓝山县| 天津市| 安西县| 仁寿县| 鄂尔多斯市| 永济市| 民乐县| 临海市|